辜秋琴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兒童的早期英語教育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如何養成良好的英語習慣,提高兒童學英語的興趣,使兒童的英語學習具有可持續性,成為現今的一個熱門話題。本文將從英語兒歌的幾個特點闡述英語兒歌在教學中所具有的不可代替的作用。
【關鍵詞】英語兒歌 教學 作用 素質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2-0005-02
一、兒歌能引起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兒童生性好動,注意力不穩定,容易發生轉移。要避免受這種不良因素的影響,最好的辦法就是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興趣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動力。培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則是提高學習成績的重要一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對英語的持久興趣,使學生樂學、善學、會學,學而忘我,樂此不疲。怎樣才能使學生對英語保持持久、濃厚的學習興趣呢?我覺得利用好小學英語教材中得英語兒童歌曲不失為一個好辦法。聽音樂是人生最大的快樂。優美的音樂,歡快的節奏,既愉悅身心又陶冶情操,還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從兒童的心理特征來講,歡快的節奏刺激大腦并引起興奮,會再不知不覺中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擴大詞匯量,調節學生的學習情緒。因此,將唱歌這種形式運用到小學英語教學中去,能大大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二、兒歌能調節學習情緒,鞏固記憶
不少英語教師有一個頑固的看法,認為只有多讀多記,才能說,于是在字母、單詞、長句或者難句的教學中,常用Read after me的形式,要求小學生作機械的、枯燥無味的跟讀,結果學生成了“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根據心理學家的實驗和觀察,八到十歲的小學生能聚精會神地注意某一事物的穩定時間大約為15分鐘,若方法單一、呆板,有意注意的時間會更短。如果把這些難以辨認的單詞或句子放入熟悉的曲調中去唱,然后再教讀,教學效果就會明顯,而學習情緒也無意中得到調節。或者在教新內容約10分鐘左右,讓學生聽、唱所學內容有關的英語歌曲來調節一下情緒。
英語課首先要完成語言功能的訓練。唱英語歌曲或聽英語歌曲僅僅是幫助完成這一教學任務的輔助手段。不能只注意了小學生的興趣而忽視了語言的教學,以致將英語課變成了唱歌課。有使用英語歌曲的時候,要選擇適當的時機,發揮英語歌曲的正確作用,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既學習和實踐了語言的規律,又體會到學習的興趣,始終保持對語言學習的極大熱情。
在低年級教學中,我經常利用兒歌或歌曲進行知識鞏固和單詞強化,兒歌既押韻,又朗朗上口,還能幫助他們提高學習成績,作為詞匯記憶的載體,當然會備受喜愛。所以我也常把要記的容易混起來的單詞編成兒歌,學生記單詞難的問題就能迎刃而解了。例如,學習了八個顏色單詞后,我就編了兒歌Colour song:“Red紅,green綠,yellow黃,blue藍,各種顏色我都喜歡!白雪飄飄是white,Brown顏色是巧克力,orange橙子我也愛!”學生邊擊掌邊朗誦,沒幾遍就很容易地記住了這些單詞,而且經久不忘,在做練習題時出差錯的概率很小。
在兒歌和歌曲中,學生饒有興趣的朗誦或演唱,不知不覺中強化了教學重點和難點。同時課前的warming up活動中,學生通過唱唱演演,興趣徒增,更加積極的投入課堂學習。我經常將曾經學過的歌曲和兒歌進行改編,把難點單詞放進兒歌中,學生子啊兒歌中反復強化單詞,掌握單詞。
三、兒歌是吸引注意的前奏
注意是一切認識過程的開端。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曾經說過:“注意是一扇門,一切來自外部世界的剛剛進入人的心靈的東西都要從它那里通過。”可是當我們走進教室時,常常會遇到學生還在嬉戲吵鬧的場面,或時埋頭寫作業的情景。而且,上課開始后,學生的注意力可能還是停留在課前有趣的活動上,或者為上一堂課遺留的作業、問題所糾纏。因此。教師如何讓組織教學,設置一個新穎有趣的導入,引起學生的有意注意,把學生的注意力迅速轉移到所要教學的內容上來顯得尤為重要。
小學生的注意力持續時間短,在課堂上容易感到疲勞,此時,用兒歌來調節課堂氣氛也是非常適合的。歡快的節奏、有趣的內容、夸張的動作,能使學生緊張的神經得到放松,從而再度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沉悶的課堂就如同注入了新鮮的活水,“小魚們”又活躍了。
四、英語兒歌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音樂教育是一種特殊的美感教育。它將旋律、節奏和聲、聲調等音樂要素有機地組合在一起,將美好的情感付諸于聲音的表達中,以使人們產生強烈的情感體驗。而在兒童這個年齡段中,這種體驗尤其突出,同時它還能在無形中提高兒童的素質。
1.英語兒歌有助于培養兒童協作的意識與技能
兒童發育成長的過程是由自然人向社會人的轉化過程。開始,孩子有以自我為中心的傾向,正如皮亞杰所說:“兒童早期的社會行為處于自我中心和真正的社會化之間的中間地位,只有當他們從自我中心狀態解脫出來,具備了與同伴進行有效地協作的能力,社會化便進入一個新階段。”在這個轉化過程中,兒童的早期音樂教育可以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2.兒歌能訓練學生的聽、說、讀、寫四種語言技能
字母教學是英語基礎教學中得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一階段的教學,教師應給與足夠的重視,通過各種教學組織形式使這一階段的學習得以很好的落實。字母學習如果充滿樂趣,學得輕松,就為以后的英語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因此,在學習字母的階段,我們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資源,創設情境,讓學生和字母做游戲,交朋友。
不過大家可能以為英文歌曲只是可以用來教學生單詞而已,然而,它還訓練了學生四種語言技能。通過讓學生聽歌,聽押韻詩與歌謠,訓練了學生的“聽”,聽是說的前提,聽的準才能說得準,兒歌的規范化語言對兒童的語言具有規范意義,并且兒歌講究音韻和諧、節奏整齊,能更好地刺激聽覺,培養兒童早期的英語獨立能力,幫助他們提高語言的標準程度;通過唱歌,朗讀押韻詩或歌謠,學生練習了“說”;通過把歌詞,歌謠和押韻詩作為一小段短文讓學生閱讀,訓練了學生的“讀”;通過把歌詞,歌謠和押韻詩當作一種完形填空的練習,或者讓學生自己改寫歌詞等得練習活動,訓練了學生的“寫”。學習語言的人都知道,語言不運用就不會記牢,就好像一個落難到荒島的人一樣,由于長時間沒有人與他講話,他沒有運用語言的機會,最后他連話都不會講了。在平常的語言學習也一樣,如果我們不經常運用它,我們也就漸漸忘記了它。英語老師們常常抱怨英語課時少,課堂上運用英語的機會與時間是不足以讓學生記牢新語言知識的。因此,要求學生在課外也多運用英語。而英文歌曲讓學生把英文帶出教室,為語言知識在課外的運用創造了機會。經典的英文兒歌一直以來深受廣大兒童的喜愛,而正因為喜歡它們,學生們會在課后或在校外,經常不自覺地唱起來,而在唱得時候,它們也在不經意間運用了語言知識,“拾得”了語言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