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中秀
【摘要】新課程理念強調的是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主體的感知、知識的主觀建構,重視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作業的布置與設計作為教學過程中重要的一個環節,是學科教學的延續和補充,是促使學生認知、能力、情感全面協調發展的重要途徑,是教師用來檢查教學效果,指導學生的教學手段之一。筆者進行了以下幾個方面的探究:
【關鍵詞】英語教學 培養 能力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2-0006-01
一、先傳授知識,后布置作業題
教師在對知識點進行詳細的講解以后,為了使學生更好地鞏固新學的知識,隨后布置作業題。因為這時學生大腦中已經接受了大量的“信息”,這些零亂分散的“信息”要得到系統的整理和鞏固。如在講解完have(has)been to/have(has)gone to /have(has)been in 后便可出現這樣幾個作業題:①Where ____you ___?Im looking for you.② My father _____just _____the post office .③The Greens ______the USA for a week.根據所學的知識,學生經過仔細推敲之后,便能給出標準答案。這種新授結束后,讓學生做與教學重點相關的書面作業,符合學生的心理規律,有利于教師重點地復習某一個知識點,學生通過對習題中語法點的相同與不同之處進行仔細分析和比較之后,提高分辨能力,同時也加深了對語言內涵的理解。這樣的作業可以解決許多學生的一個抱怨——放學回家后遇到作業上的困難。沒有人能提供幫助,學生對學習充滿了信心,對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更是如此。
二、精彩的有聲作業
1.口頭作業內容口頭作業的內容多是背育或朗讀當天所學的單詞、詞組及課文。大量的新單詞在傳授給學生的過程中,從被接收到被掌握還有一個認識過程,哲學上把這個過程分為概念、判斷和推理三個階段。英語單詞是認識的初級階段,只有熟練掌握基礎,才能在更高層次上認識和掌握。
2.巧妙地布置聽說作業
能聽懂,會表達是我們學習英語的最原始、最基本的目的。把聽和說結合起來的作業,利于加深印象,強化記憶,能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和興趣。因此,我堅持利用影像、錄音、錄像等各種手段,精心設計聽說作業,以實現從聽懂到會說的飛躍。
3.創設情境地聽說
學英語是用于交際的,如果只是死記硬背單詞詞組,一方面太枯燥無聊,會使學生產生懼怕背誦的心理;另一方面,只能應付考試,不能開口說的英語在一定程度上會阻礙學生將來的發展。
三、實踐型作業
實踐型作業貼近學生的生活,他們能夠運用所學的語言進行真實的交際,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溝通了同學之間的感情,提高了學生人際交往的能力。常見的實踐型作業形式有:表演對話或短劇、動手制作、調查報告、觀察記錄等。例如,在學完“Are we endangered?”后,讓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討論“如何為環保做貢獻”,并且制作以環保為主題的手抄報或海報。
四、語法作業
前面我曾經提到學生們對于做作業的兩種消極的態度。有的同學認為做的題目不一定會考到,認為做與不做一個樣;有的同學對于過多的作業有心理負擔。在英語的學習,語法的學習更是讓同學們望之興嘆。往往老師一個語法項目講解完,會配套分發至少5-6套試題。做完了試題就是沒完沒了的講解。我個人認為,語法的抽象性讓部分學生對其有畏懼感,大量的不經過仔細篩選的語法題,更是讓學生身心俱疲。要想學生學得輕松,教師不僅要認真鉆研教材、教法,還要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掌握情況,精心設計作業。為此我的做法是:設計的作業中的每一題避免盲目性、隨意性,確保一題對應一個教學目標、一項對準一個訓練重點,真正從細處控制作業的量,避免“題?!睉鹦g。例如我們在初三學年里學的重點語法項目---定語從句。在充分地講解完定從的所有的規則和用法,我為同學們準備了一份包含了定語從句所有規則的100道題,我不要求同學們做1000道定從的題目,只要求同學們把老師精心準備的100題,在理解、記憶定語從句語法規則的前提下,認認真真的完成并通過這100道題,總結定語從句的規則(找出先行詞——還原到從句當中看是否充當成分——判斷用什么樣的關系詞)。
例如習題:A left luggage office is a place ________ bags can be left for a short time,especially at a railway station.A.that B.which C.there D.where 在這句話中,a place作為先行詞,還原到從句中,需要自行添加介詞bags can be left in the place 在從句中做地點狀語,因此,用表地點的關系副詞where。同學們在按照這一規則完成作業的同時,逐漸理解并學會運用定語從句。
五、試卷作業
單元小測驗是幫助學生總結與鞏固知識的一個重要手段,教師的經驗再豐富,有時也不能包羅萬象,甚至忽略學生容易犯的錯誤。新課程倡導的其中一個理念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主體作用,所以,適當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出試卷能培養學生的自主性,提高學習效率。當然,教師應先告訴學生考試所需時間、考試內容和范圍,最后由老師挑出最佳試卷來進行考試。學生自己出考題是從他們自己的角度把握教材,他們自己掌握學習的主動權。
六、結束語
在社會生活日益信息化的今天,教室已不再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唯一場所,書本也不再是唯一的知識來源。在布置作業時,有意引導學生隨時留意觀察周圍生活,將與英語有關的資料、信息一點一滴地收集起來,形成自己的“百寶箱”。經過一段時間后,請學生將“成果”拿到班內進行交流評比。學生漸漸成了生活中的有心人,所收集的英語信息可謂種類繁多、五花八門。通過這個活動,學生為能發現并學到這么多身邊的英語而高興,同時也發現生活中處處有英語,學習英語很重要,從而更堅定了學好英語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