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劍+朱慶玲
【摘要】思想政治課堂教學是高校教學的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高校人才培養的質量,決定著高校辦學水平,培養政治合格、學識過硬的可靠的社會主義建設者,這是大學人才培養的使命。但目前作為高校學生思想道德培養的主陣地的思想政治課堂教學,卻存在著許多令人擔憂的問題,教學的有效性,不得不令人警醒。作為任課教師的我們有責任也有必要展開深入的研究,并采取有效措施,使用新的方法與手段重塑新目標,傳遞正能量,守好大學生思想教育主陣地,實現人才培養質量的穩步提升。
【關鍵詞】思想政治 課堂教學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2-0013-01
恩格斯說“一個民族要想站在科學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正確的思想指引一刻也不能少。我國的高等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人才質量標準第一位的應該是政治合格的建設者,不是事業的掘墓人,培養具有社會主義國家公民意識,可靠是人才的第一個要素。隨著改革開放與對外交流的擴大、程度的加深,一些新的思想和意識直接影響、改變著青年一代的思想發展方向與奮斗目標,西方文化入侵已經成為現實,高校思想政治課堂教學壓力山大。
一、是價值多元,課堂有變
當下,教學中凡提到涉及到傳遞正能量,社會主義紅色文化等信息時,學生說“空中飛來幾個字全都不是事”。曾經的英雄人物、事件,在網絡文化混亂、不良輿論文化滲透下出現了偏差,劉胡蘭、王二小……等已不再是英雄,“他們都情況不好”,我們不禁要問“一個連自己國家歷史都可以隨意被他人更改的民族,還有希望嗎?”,幾個所謂網絡大咖、小丑就能引領“高素質”的學生們走入人生迷途,高等教育居然連幾個網絡流螢都不如?在談到英雄人物時總有人報以哄笑、蔑視、更有嘲諷或惡意攻擊者,對自己文化不認同,對網絡謠言偏聽輕信,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關注。
二、是傳統教學優勢不占
部分學生認為在課程安排中,思政課程安排多,任務重,嚴重占用學習專業的時間,而思政教育對學生本人又沒有太大的用處,學不學關系不大,僅僅只是課堂上應付一下就行,無須太多的擔心。加之,教師大多采用傳統的講授法,舊的課堂教學模式,政治課是冷冰冰的,沒有價值和意義的“養心課”,部分同學平時不用功,考試前到處找筆記,突擊一下就可以萬事大吉,考試一過全部還給老師。政治課程失去了理論武裝、實踐檢驗的創造性課程本質。
三、是課堂出現新問題
當下,由于通訊發達,智能手機的大面積使用,課堂成了手機的重災區。有人曾經做過調查:課堂中,學生使用手機的約占學生數的30%左右,個別班甚至更多,真正靜心聽講的學生不到20%,其余也有學生在聊天、看其他書目、睡覺、曠課等。學生認為自己可以在互聯網上找到更好的答案,無需太多的講解,但問題是多少學生查過。教師是課堂的主導者,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關系已經出現了新的變化。
以上情況的出現,不單純是學生或老師的問題而是一個系統的社會問題在高校的具體表現,作為教師應該與時俱進,作為學校應重拾失去的價值教育引導核心體系的構建,作為學生更應與時俱進,傳承傳統文化、學習新知、傳遞正能量,引領新文化,構筑學習新生態。
一是教師要提高素養,豐潤課堂
教學是一門科學,是一種魅力,更是一門藝術。教學的魅力,就是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凝煉升華出來的一種獨特的、很能吸引學生的一種獨一無二的教學力量,是一種神一樣的感召力。教師課堂教學魅力的獲得,依賴于教師對自身人格魅力的塑造,對語言魅力的運用,對形象魅力的探索以及對教學魅力的創造。教師只有有意識的提高個人專業素養,有意識地運用教學魅力,才能夠更有利于學生美好人格的塑造,有利于學生智力的開發,有利于課堂氣氛的活躍,有利于師生關系的溝通和諧,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最終能全面有效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我們沒有選擇,我們只有不斷完善自己、豐富自己,重拾教師在學生中知識傳承者的“威信”,讓課堂真正成為師生交流的舞臺。
二是杜絕形式主義,回歸本真
2016年12月7-8日,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全面回答了高校思政教育的核心問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高校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他指出“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教學就應真正回望本真,我們培養的人才就是社會主義事業的可靠接班人。調查顯示,學生不喜歡思想政治課,不僅是教材陳舊、教學方式不靈活,更多的是形式死板,只會用考試來給學生的思想道德打分等問題。還有課程被擠占,老師應付了事等,課堂教學問題多而雜亂,重構課堂常態,回歸本位,我們必須有所行動。
三是教學內容應與時俱進
思想政治課程本身具有歷史的傳承功能,同時也擁有著與時俱進的前瞻性特點。應關心關注學生的興奮點,但也要有敏銳的政治眼光指導學生學習舊知,補充新知。積極融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注重強調以創新發展理念激發學習活力;以協調發展優化課堂教學結構;以綠色發展理念引領教育時尚;以開放發展拓展教育資源;以共享發展促進教育公平。補充“和諧社會的構建、經濟制度、分配原則、社會養老、供給側改革、一帶一路戰略、環保新政、三德培養”等新知識,力促課堂教學內容“精、足、新、實用、管用”,能解釋、解決現實的問題,更好服務學生。
四是樹立自信,守好陣地
江澤民同志說過:“旗幟問題至關重要,旗幟就是方向,旗幟就是形象”。我們要旗幟鮮明的、自信的、大張旗鼓的宣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引導并形成強大的宣傳文化主流,明白無誤的向學生發出警示,居安思危、未雨綢繆。讓學生清楚明白的認識到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從來就沒有忘記和放棄過對社會主義中國的扼殺,我們危機四伏、暗流涌動;認識到祖國強大,但敵人正滲透,腐蝕著我們,再制造新的“東亞病夫”,美國“十條戒令”行事手冊,就是例證。列寧說過:“沒有革命的理論,就沒有革命的行動。”我們要敢于對不良思想及言論大膽說不,對學生思想中被污染的價值觀念要及時進行清除,講我們自己的核心價值要堂堂正正,理直氣壯,要傳遞正能量,鑄造新的精神長城。
高校學生思想政治課堂是實現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我們要牢抓不放,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高校育人目標的實現,不負時代的重托。
參考文獻:
[1]王欣.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我見.[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