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職英語是一門以培養高職學生綜合素質、提高學生職業在社會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為目的的重要課程。它的教學目標是使高職學生能夠在現代職場的激烈競爭中熟練運用英語中的聽、說本領。與此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能力,更好更快地掌握學習的方法和策略,在此基礎上提高學生的專業文化素養,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以此為學生將來的就業和英語專業素養提供更大的幫助和必要的基礎。
【關鍵詞】網絡教學 英語 高職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5-0131-02
引言
高教司曾在2007年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中明確地提出“新時代的教學模式應緊緊圍繞現代信息技術展開,尤其是以網絡技術為支撐,使英語教學朝著自由化發展,不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從而形成個性化、自助式的學習模式。”多媒體及網絡技術在現代高職英語教學中的廣泛應用,使得很多高校不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來構建和完善數字化多媒體網絡教學平臺,并且引進先進的科學技術,購買網絡教學平臺,使多媒體及網絡技術吸收傳統教學中的優點,摒棄其中死板、生硬的教學模式,使新時代的教學模式與傳統模式進行有機的融合,為高職學生創造更好教學模式。這種新型的網絡教學平臺構建的高職英語教學模式,在充分發揮兩種教學模式的優點的同時,充當了當前的英語教學的主流模式,深受英語教師和學生們的青睞。
一、高職英語多媒體及網絡教學的優勢
1.激發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
多媒體及網絡教學的普遍應用和有效推廣,使學者發現其中的內容的時代性非常強烈,它可以及時的更新知識儲量來滿足學界對此的要求。而且其手法也更加多樣,教師和學生可以在實際和網絡中穿插進行教學和學習,從而達到教師的教學氛圍活躍、輕松和學生學習狀態積極、自助的目的。在網絡教學中對于超級鏈接的應用,把英語學習中的文、圖、音和嗅覺信號結為一體,讓學生在學習中體會到動靜結合和可觸可感的學習模式,使學習者在腦中形成立體的學習內容,加深對于英語知識的理解,有效的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了課堂的學習效率。
2.改革教學模式,促使教師提高素養
由于多媒體及網絡教學中知識更新快,信息資源量大的特點,并且根據教學的需要,多媒體對現有多種資源進行了再次的組合和利用,使知識體系更加的完整和系統,實現了對教學中所需要知識的整理、組合。因此,通過這種方式,對以往的教學模式進行了改革,對傳統教學模式輸入了新鮮的血液,教師應不斷豐富自身的專業素養才能在今后的教學中更好的教書育人,進一步促進了教師文化素養的提高。
3.建構自主學習,培養學生自我學習能力
建構自主學習理論主張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在學習過程中起到指導和配合的作用,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主建立學習結構和體系,對知識進行重構和組合。多媒體及網絡教學通過“人機交互”的學習方式提倡自主學習,與建構自主學習理論的目的不謀而合。因此,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在多媒體及網絡教學的指導下,進行自主學習,使學習變得自主化、自由化,按照自己的學習特點進行有效的英語學習,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激發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精神。
二、多媒體及網絡高職英語教學注意的問題
雖然多媒體及網絡教學可以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但是每一種教學模式中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陷。因此我們在引用多媒體及網絡教學的同事,要注意并避免出現以下幾種錯誤的傾向:
1.課堂氣氛不如傳統的教學模式
由于多媒體及網絡教學多數是在網上進行教學,以網上探究和交流為主,所以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逐漸減少,課堂氣氛往往不如傳統教學模式。
2.教學過程中常常忽視教師的作用
多媒體及網絡教學的廣泛應用,逐漸淡化了教師在傳教過程的作用。并且,建構主義認為教師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知識起到引導的作用,學習很大程度上還是依靠學生個人。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忽視了自身的作用,認為自身高枕無憂了。因此,在應用多媒體教學的同時,也不應忽視教師的指導作用,忘記教師的責任。
3.否定傳統教學手段
對于傳統教學模式,我們不應一味地去指責和批評。我們應認識到其中的優點。如果我們把多媒體及網絡教學生搬硬套到現有的教學體系中,英語教學體系必然會發生巨大的變化。為發揮多媒體教學的最大潛能和優勢,教師應對多媒體及網絡教學進行嚴格的考核和審查。有些教師剛看到多媒體教學的好處就一味地應用到教學中去,全然不符合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這樣只會適得其反。因此,我們應把多媒體及網絡教學和傳統教學模式相結合,使教學達到更好的效果。
三、總結
多媒體及網絡教學是多種技術相融合的結果,把計算機、動畫、音頻、電視等功能融為一體。應用者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處理數據、文字、圖像等信息,也可以進行再次的處理和加工,為教學提供更好的資源和服務。多媒體網絡教學,達到了人力共享、信心共享,順應了時代的發展,滿足了人們對于知識的需求。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2]安曉燦,周龍.2010.創新高等職業教育英語課程內容體系—行業英語教學研究[J].中國外i-~(3):79-81
[3]馮小妮.混合式教學法培養高職學生寫作自我效能感的研究[J].學術研究,2012(5):56-58
作者簡介:
陳瑛(1981—),女,漢族,湖南長沙人,湖南師范大學碩士,湖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高職英語教學,中西方文化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