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學保
摘要:本文以通過項目教學來提高學生的知識素養、學習能力為目標,談談對提高中職機電有效性課堂教學的幾點看法。
關鍵詞:機電教學課堂氛圍教學方式構建有效性
在課堂教學中如何提高中等職業學校中職機電教學的有效性就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教學任務。所謂有效性是指學生通過課堂教學不僅要獲得必要的知識、掌握一定的技能,獲取好的學習方法,而且要獲得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培養學生自強、自立、自信的良好品行[1]。為此我對中等職業學校中職機電的課堂教學提出以下幾點看法。
一、注重課堂教學氛圍構建
目前中職教育的現狀是學生的基礎較差,學生結構和層次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造成中職各科課程教學難度增大,對機電教學而言,帶來更大的難度。如上課堂而皇之地睡覺,玩手機,聽音樂,對學習好壞無所謂,等等。這都是青少年學生中存在的任性、叛逆的性格以及由于知識底氣不足所表現出來的不自信但又自傲的性格。遇到這種情況,如果老師嚴肅地批評指責,甚至于發怒只能適得其反;只會加重學生對這門課程的厭惡,產生厭學的情緒,甚至是抵觸,進而嚴重影響教師的課堂教學。所以老師要對學生放低要求,輕松對待,心中只想著他們還是孩子,不是壞學生,以微笑和寬容來回應學生的小缺點,用恰如其分的提醒來糾正學生的不足,這些都是連接師生間交流的紐帶,學生對機電基礎知識的掌握更是良莠不齊,他們普遍對機電課的學習存在種種困難,因此中職學校機電教學工作應從改進教學方法,努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等多方面多角度提高學生的教學質量。因為課堂的主體是學生。學生只有在寬松、和諧、愉快的課堂教學氛圍中,才能大膽地暢所欲言,輕松學習。
二、注重學科間的聯系
中職機電學科屬于中職教育專業課基礎課程,根據新的課程改革原則:橫跨學科,構建模塊,服務專業,夠用為度,理實一體,改變評價。筆者根據我校中職的不同專業,將機電與電工基礎、電子技術課程進行整合,編寫校本教材,如對計算機、電子技術類專業的學生,著重突出電磁學知識,同時增加電子方面的基礎知識,如萬用表的使用,二極管、三極管識別,各種電阻的認識及讀數,邏輯電路的基本知識;對機電、數控專業的學生,則將機電與電工基礎課程中的電磁學知識進行整合,當然這種整合不是簡單的刪除機電中的電磁部分或以電工基礎取代機電中的電磁部分;電磁部分的基礎知識將直接影響專業基礎課的學習,也會影響專業課的學習??梢哉f,機電學對中職電類的整個教學質量都會起到一個比較深遠的影響。
三、利用資源,促進中職機電教學活動
隨著教學信息化的不斷進步,多媒體教學方式已經在各個學科中廣泛的應用開來。中職機電教學中經常會遇到很多抽象概念,常規的實驗是無法模擬出這一類的機電現象的,以往的教學中,只能夠依靠教師的表述來進行詮釋,所得到的效果差強人意。然而,多媒體方式在教學中很好的彌補了抽象概念講解上的難題,借助計算機進行逼真的形象模擬,將無形化的抽象概念,呈現在學生面前,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和應用。例如,對于一些復雜的電路分析問題,就可以通過多媒體演示來提高分析的形象性,展示出各電路的不同組成部分,甚至可以用動畫模擬的方式,模擬出缺少一個電路元器件的情景,加深學生對電路整體性的理解和體會。多媒體教學的介入,使復雜的問題簡單化,抽象的問題形象化,啟發學生的想像力,激發學生的靈感,使中職機電教學工作開啟了一個新的里程[2]。
中職階段的教育是面向實用性的,因此,對于課程教學也應當以更加直觀和更加生活化的教學資源為主體。為此,教師必須經常收集資料、補充自己的專業知識、了解最新科技動態,及時掌握科技方面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及崗位所需技能;鉆研教學藝術,深入學生調查研究分析,做到因材施教。
四、注重課堂教與學方式的選擇
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及要求,向學生提出許多問題,在問與答中展開教與學,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用已有的知識思考問題,理解、掌握和探求新知識。為此,教師要努力營造一種生動活潑的民主氣氛,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教師必須始終記住自己與學生的地位是平等的,與學生的活動是交互的,要讓學生憑自己的直覺與經驗去觀察,分析機電學習的一些規律,允許學生展開討論或爭論,可以獨立地發表意見,引導學生得出正確的結論,讓學生感到是作為教師的合作者學習的,以此提高學生自信心、責任感與主動性?;邮浇虒W法是一種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師生互動,以溝通和交流為主的教學模式[3]。它強調了教師對學生思維動向的主導,以及創設一個能使學生發揮主動性和合作性的環境。這種教學方法要求“教”與“學”兩個主體在行動、語言、情感、思維上互動,產生共鳴,相互促進,教學相長,從而構建激情、趣味、求異、互動的教學模式。
善以正確引導在課堂教學中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充分利用45分鐘,使其高質量、高效率完成一節可學習,我認為“善引”是關鍵。正所謂“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在授課過程中,要以“教師起主導作用、學生起主體作用”為主線,以教與學為重點,貫穿整個課堂??梢詫⑸钪械木唧w例子與所學知識結合起來,先提出學生感興趣的日常生活現象,讓學生自己去想去感悟,再逐漸引出所含的機電理論知識,讓學生認識到機電知識對于解決社會生活中問題的重要性,變被動接受和管理為積極主動參與。
總之,既要從學生自身的角度出發,培養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也要從教師的角度入手,督促教師科學、合理的安排教學內容,實現一個教學引導的過程,突破傳統的教學觀念,將學生擺在教學的主體地位。通過教師與學生的結合,才能夠實現共同學習,共同進步的教學目標,并激發學生學習機電的激情,以便于將個人的技能水平在未來的工作中更好的發揮出來。
參考文獻:
[1]陳戰略:《中職專業技能教學有效性有探討》實踐與探索2011.2.
[2]傅道春:《新課程中教師行為的變化》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3]袁振國:《教育新理念》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