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城市建設發展過程中,排水基礎設施建設,以及雨水排水的相關管理是不可忽視的。尤其是在汛期到來之際,城市雨水排水工作必須要落實到位,如果排水不及時,排水不通暢,或者排水管理方面出現問題,那么雨水量不斷加大,將為城市帶來巨大的汛期隱患。為了保障城市居民生命財產安全,城市水務管理相關部門,以及工作人員必須要充分認識自身責任,結合城市實際情況,制定更加完善的雨水排水措施,并做好城市積水處理,在汛期來臨之際,做到萬無一失。
關鍵詞:汛期;排水;城市
引言
汛期以及雨水的來臨,會導致城市積水增加,威脅城市居民的生產與生活,為了能夠順利渡過汛期,以及雨水量增加的時期,城市必須要做好排水基礎設置建設以及積水清理工作。下面就對此進行具體分析。
1 汛期及雨水排水對城市的影響
1.1 給城市交通造成了巨大影響
城市建設的飛速發展,城市道路長度增加較快,特別是下臥式立交橋由于建造費用低,能夠快速安全的解決城市交通問題,被各地廣泛采用。由于暴雨的原因,下臥式立交橋積水造成的事故較多,如:2012年7月21日,暴雨侵襲北京,京港澳高速南崗洼路段積水,橋下的水泵站因為大雨被水淹沒而停止工作;高速路護坡的防水系統被外來水流沖開。
1.2 雨水長時間流動,對基礎設施造成重大影響
還是以7.21降雨為例,北京主要積水道路63處,路面塌方31處;3處在建地鐵基坑進水;軌道7號線明挖基坑雨水流入;5條運行地鐵線路的12個站口因漏雨或進水臨時封閉;降雨造成京原等鐵路線路臨時停運8條。
1.3 對居民正常生活造成重大影響
全市共轉移群眾56933人,其中房山區轉移20990人。發生2起泥石流災害;平房漏雨1105間次,樓房漏雨191棟,積水496處,地下室倒灌70處,共補苫加固房屋649間,疏通排水141處。水利、農業、林業等其他災害也較大。
2 城市汛期及雨水排水的相關措施
2.1 加強城市排水基礎設施建設
(1)推動城鎮雨水排水專業規劃編制。在不斷完善排水規劃系統的過程中,需要科學的進行設計,確保以服務發展為中心,讓最終的排水系統能夠更好地服務于生活。不斷完善系統規劃和設計方案,在對排水管網進行分析的過程中,既要考慮排水管雨水分流的情況,又要完成管道的鋪設和泵站的設施建設工作。針對雨水滯滲調蓄設施的安裝任務,需要相關部門提高重視,在不影響總體規劃方案的前提下,完善基礎設施的建設工作。合理的利用土地,確保建設排水設施時,讓排水管道的建設工作與道路重建工程保持一致,促使我國的排水設施建設與城市建設和諧、穩定、共同發展。
(2)優化城市排水體制。據可靠條例規定,新建城區在對于污水進行處理的過程中,可以采取雨污分流制的辦法,既能滿足城市環保的需求,又能節約成本。但是采取雨污分流制的辦法時,需要考慮以下幾點問題。第一,整個改造工程涉及用戶廣泛,實施工作難度大;第二,假如采取的城鎮污水改造辦法與道路改造步調不統一,勢必會增加資金的損耗,對居民造成嚴重的影響。同時,所采取的內部排水系統需要占據一定的面積,假如不將原有的道路改造擴寬,既無法確保管道的正常鋪設,也會影響正常路面的使用。綜上所述,在選擇排水體制的問題上,不可以單純的選擇分流制辦法,而應按照實際情況,結合當地的地形地貌,適當采用合流制截流體系,雖然需要立刻增加截流管道數目,但是為了滿足截流倍數的要求,并適用于水的排放,因此,在對排水體制進行選擇時,需要尤為慎重。
2.2 解決城市內澇積水問題
(1)雨水生態化處理,降低對環境污染的程度。對雨水進行合理的分流,從源頭上解決雨水污染問題,則可以更好地保護環境。隨著對雨水滲入調蓄系統應用的增多,許多比較有主見的城市管理部門,已經將這種體制應用于城市的規劃建設當中,確保雨水能夠及時被處理,降低雨水對生活環境的污染程度。隨著應用案例的不斷增多,有些城市已經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城鎮的道路兩側,挖掘一定深度的排水溝,確保雨水能夠及時地滲入地下,便可以在深入過程中分離污染物。在對雨水滲透管道進行選取時,不可以繼續使用傳統的雨水管道,而是采用新型材料,確保雨水在形成徑流時能夠更快速地滲入土壤,有效削減暴雨所形成的洪峰頻率和徑流量。為了保護城市環境,可以適當的增加城市綠化面積,利用天然植物吸收雨水,既可以固土防洪,又能有效的回收雨水,降低暴雨徑流量。目前我國許多城鎮已經應用了該辦法,并且獲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城市環境也有所改善。
(2)修訂規范相關參數及暴雨強度公式。為進一步滿足城市發展需求,可以將調研所獲得的數據進一步完善,按照暴雨強度公式進行計算,并合理地安排防范措施。我國的許多大型項目,由于其本身十分重要,因此,在對雨水進行組織排放和設計的過程中,往往為了實際需求放大重現期取值,以此收到良好的效果。
我國的諸多部門已經將雨量記錄得更加完善,因此,根據實際要求的需要,可以讓暴雨強度公式更加完善。我國許多城市已經完成的暴雨強度公式的修編任務,根據全新的公式進行計算,精度更高,并且針對性也更強。利用公式計算獲得的數據更為準確,提高了數據的可信度。根據全縣公式計算的結果,不斷完善城市雨水排放系統的計劃方案,確保城市更好地滿足可持續性發展需求。由此可見,完善暴雨強度公式,對于城市的規劃建設多么重要。
(3)加強對既有排水設施的改造維護及管理。為滿足城市排水需
求,我國許多城市已經建立了排水設施。這些排水設施應城市的建設發展需要,不斷擴充改造,提高了排水系統的能力,讓城市的環境變得更好。相關部門應加大對排水系統的監督、維護和管理工作,定期對重點管道進行養護和巡檢。及時清理維修排水設施,也是相關部門的職責所在。監督檢查部門一旦發現排水系統出現問題,應及時將信息反饋給維修部門,確保在最短時間內讓雨水排水系統滿足使用需求。
(4)堅持多方聯動,提升排水能力。許多城市的排水防澇工作一向是城市的重點問題,因此,城鎮需要具有一個專業化較高、社會能力較強的系統維護和問題處理團隊,提高城鎮排水系統的能動性。適當建立“行業聯合,協同作業”機制,積極發揮基層組織的力量,確保防汛設施正常運行。
(5)加強管網排水和河道排水的配合工作。許多城市的主要排水系統由市政排水管網和排水河道兩部分組成,兩者之間關系緊密且配合默契,共同確保城鎮防汛的安全。由此可見,城市在對河湖汛期雨洪危險進行預測時,需要充分考慮河道排水系統是否滿足使用需求。對于常見的十排水河道,一定要滿足“使用安全,兼顧景觀”的要求,既提高系統的實用性,又要確保該系統具有一定的美觀性。科學合理地對汛期水位進行預測,確保排水系統能夠控制水位上漲,滿足實際使用需求。市政部門和相關河道管理部門,需要加強對于城鎮污水排放的監管力度,由專業的防汛指揮部門及時發出預警信息,并迅速做啟閉閘門工作,盡量降低問題對實際經濟造成的損失。
3 結束語
汛期以及雨水降水,會對城市交通、居民生活生產帶來巨大影響,為了保障城市的正常運轉,為居民提供更加安全、和諧的生存環境,必須要做好城市排水管理以及基礎設施建設,本文首先對汛期、雨水對城市的影響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關的解決對策,希望能夠為我國城市的穩定發展提供一些建議和參考。
參考文獻
[1]郭飛,方玉妹.建筑雨水排水系統工程設計案例分析[J].給水排水,2008(01).
[2]廖祖慧.兩種雨水排水系統的適用范圍淺析[J].科技資訊,2008(30).
[3]劉鵬,郭汝艷.國家體育場屋面雨水排水系統初步設計簡介[J].給水排水,2004(08).
[4]王眾正,杜翠珍.關于綠色雨水排水系統的研究進展[J].科技與創新,2016(03).
作者簡介:趙勤(1961,4-),籍貫:山東省單縣,學歷:大專,研究方向:給水排水,單位:哈爾濱排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太平排水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