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萍
摘 要:農業生產水平以及農民生活水平,直接關系到國家發展水平,只有積極地推進基層農技推廣工作,才能夠更好地助力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本文從農技推廣與農業增效、農民增效著手,分析了現階段基層農技推廣工作的現狀,總結了農技推廣助力增效增收的有效策略,以供參考借鑒。
關鍵詞:農技推廣;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現狀;有效策略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成為當下的一股清流,推動著農業的重大改革向前推移,建設好社會主義新農村就要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而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又離不開生產技術,因此,基層農技推廣的有效實施,能夠有效推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農業現代化的實現貢獻一份力量。
一、農技推廣與增效增收概述
農技推廣是農業推廣工作的基礎,上世紀初才走向正規化。目前,世界上有大約150個國家已經建立相應的推廣組織。農技推廣主要分類有以政府農業部為基礎的農技推廣體系、以大學為基礎的農技推廣體系、附屬性的農業推廣體系、非政府性質的推廣體系、私人農業推廣體系、其他形式。我國農技推廣工作的開展主要以政府農業部為基礎的農機推廣體系為根本,縣鄉兩級的農業技術推廣部門為主體,其主要職能是執法和行政管理,是法律法規所授權或是行政機關所委托的;純公益性的工作;帶有中介性的工作;經營性服務。
增效增收就是農業要增效、農民要增收。根據我國發展的特色,農業的增收解決了我國眾多人口的溫飽問題,農民的增收解決了我國經濟問題,農業與農民都是社會發展的主要力量,只有將其增效增收,才能夠真正的提高人們生活水平,實現小康社會,也使得這兩方面關注度居高不下,更是研究者經常談論的話題。在剛剛召開的十二屆五次會議中,“三農”問題成為熱議的話題,會上不僅提出了要繼續攝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改革,還提出了繼續推進農業提質增效、農民收入持續增長,可想對其重視有多大。
二、基層農技推廣工作的現狀
1.基層農技推廣團隊能力不足
就目前我國基層農技推廣的實踐來看,雖有建立專門的農技推廣團隊,但普遍能力不足,綜合素質低,在數量上也達不到要求,更有部分工作者缺少對工作的熱情。團隊綜合素質低主要表現在,雖然對技術具有豐富的經驗,但普遍年齡都偏高,與時代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差異,尤其對現代科技的認識不清,思想觀念相對落后;數量不足主要表現在缺乏更高學歷的專業人才,尤其是計算機專業的人才缺失,導致了其不能很好地與信息化接軌;工作熱情的缺失主要表現在創新方面,不僅僅是工作者自身的原因,還在于單位管理機制,都使得技術推廣方法創新不到位,不易于農民接受。
2.農技推廣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在農技推廣過程中,對推廣方式不根據本地農業發展特點進行創新,而是生搬硬套,其效果不明顯,反倒浪費了大量的人力和資源。由于農民本身的文化水平較為有限,在了解以及應用技術時,經常會出現各種問題,相關工作人員沒有進行及時的指導,不僅影響了農技推廣的作用發揮,還讓農民產生排斥心理,對其失去信心,這種農技推廣方式不能足夠引起農民的興趣,也導致了推廣技術的失敗。
3.政策不完善與資金無保障
農技推廣不僅要有強大的資金支持,還需要政策作為其工作的堅強后盾。基層農技推廣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項目,雖然政府在不斷出臺一些惠民政策,但在農業技術迅速發展的今天,還稍顯不完善,在資金上雖然給予了很大的投入,但隨著推廣的不斷深入,資金的需求量不斷增加,使得資金無法得到長期的保障,更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技推廣工作的開展。
三、農技推廣助力增效增收的有效策略
從上面分析我們不難發現,基層農技推廣不僅在管理體制上存在著明顯的不足,在實際工作開展中更缺乏有效的創新,使得現階段基層農技的推廣,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更別說助推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了。要想實現更好的助推,本文總結以下有效策略:
1.完善相關政策,提供資金保障
政府要根據當前社會發展的特點,完善農技推廣的相關政策,使基層技術工作人員在推廣時有一定的基礎,保障工作順利的開展。資金方面,除了政府應提供強大的資金保障,基層農技推廣部門應利用相關資源進行資金的籌措,對中央資金進行積極的爭取,為順利推廣提供有利條件。
2.創新農技推廣方式,激發農民熱情
創新農技推廣方式,首先,從工作人員開始,積極引進高學歷專業性人才,加大現有工作人員的培訓力度,加強團隊建設,提高農技推廣團隊的綜合素質與專業技能,擯棄落后的思想觀念,認清當前形勢,為實現農業的現代化建設做出貢獻;其次,從管理機制上,實行有效的激勵機制,對崗位以及編制進行一定的調整,明確行使權力,落實責任擔當,充分調動工作人員開展工作的積極性,不斷創新技術推廣方式;第三,讓公益性職能與服務同步進行,讓基層農技推廣落實到各家個戶,普及技術知識與技巧,加強工作人員與農民之間的互動,樹立典型,以點帶面,營造良好的基層農技推廣環境,激發農民的熱情以及對技術的認可。
3.分片包干,量化具體工作
將分片包干落實到基層農技推廣中,依據各地特點,合理配備相關的農技推廣員,對所在分片區域負責,建立片區的科技示范戶,使其發揮帶頭作用,要有針對性的開展工作。在分片包干的基礎上,對具體工作進行量化,讓每快地、每位農戶都有指定的農技推廣員,實現農技推廣人員的全覆蓋。
四、結語
農業與農民是人們普遍關注的問題,他們對社會的發展具有巨大的作用,他們的生產水平以及生活水平,直接關系到國家發展水平,在我國特有的經濟環境下,只有積極地推進基層農技推廣工作,才能更好地助力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才能夠積極促進我國經濟不斷向前發展。
參考文獻:
[1]高志雄. 以試驗站為依托的大學農業科技推廣模式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3.
[2]劉春芳,王濟民,周慧,梁辛. 新形勢下中國農業科技推廣問題與對策[J]. 經濟研究導刊,2009,06:36-37.
[3]姚爾群,周益輝,胡芳. 市場經濟下慈溪市基層農技推廣面臨的問題及發展對策[J]. 上海農業科技,2015,02: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