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新 時莉
摘要:高職教育屬于高等教育的一重要部分,其教育財政投入也是公共財政在教育投入方面的一項專門化的資金投入,根據投入產出理論,財政投入的前提是對產出的效益進行評價和考核,本文結合高職院校現行財務評價情況及評價指標選取的原則,進而總結出一套較完整的績效評價指標體系。
關鍵詞:高職院校 經費投入 績效評價
課題名稱:鎮江市職業教育經費績效評價機制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課題編號:YJ2016013。
目前,我國高職院校辦學績效逐漸引發關注。各地方政府陸續開展高校績效評價改革,促進政府部門合理配置高等教育資源,以滿足社會對高校問責的要求。針對高職院校,本文就績效評價指標選取的原則及方法進行了詳細解說。
一、高職院校現行財務評價情況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我國高職院校的財務教育經費支出評價體系也隨之發生了改變,從以往的簡單的評價,到后期的綜合指標評價,再到現在的統一、規范的指標評價體系建設階段,其在科學性及合理性方面都有了明顯的提高。總體來說,我國現階段高職院校教育經費財務評價已覆蓋多個方面,但相對缺乏的就是如何對這些的評價指標對高校的辦學進行反饋體現。同時,在績效評價方面上,各個高校都沒有全面的統一的考核及檢測方法,更多的是根據自身學校情況選擇合適的指標,致使教育部門不能進行比較分析,另外,高職院校的教育經費的投入與產出,不能只看財務及經濟方面所出現的效果,其投入后對社會發展及文化方面的產生的影響也是一重要評價因素。因此,對當前的高職院校財務評價還有很多需要探討的問題。
二、高職院校教育經費投入與績效評價指標選取的原則
評價指標體系是整個評價體系的主要部分,它對評價的內容進行了嚴格規范,其體系設計的恰當與否跟評價工作的質量及績效評價的指導作用有直接關系。為實現高效率的高職院校教育經費投入績效評價指標建設,在建立過程中,要遵循以下原則。
(一)可比性
評價指標可行性是高職院校教育經費投入績效評價的根本,如可比性不具備,那其績效就無法評價。可比性原則體現主要評價在兩方面,一是選擇必須以評價對象所共有的基本屬性為基礎;二是各項指標的口徑和方法也應該具有動態可比性,使指標能夠進行多方面比較,以實現評價的科學有效性。
(二)系統性
該評價體系是一個系統的工程,它不僅對包含一個方面的評價,其是全方面的,如人才培養、社會服務、文化傳承等。在方法論來說,系統分析有助于合理有序的探討事物的結構、功能。所以在設計評價指標體系時,應盡可能全面、系統,綜合評價高職院校教育經費投入的績效。
(三)動態完善
社會是不斷發展的,對于高職院校教育經費投入的績效評價也是一個長期、動態發展的過程,在不斷研究發展中,其評價指標或許還不全面,但在后期過程中,還要不斷改善該體系,以得到更加的評價效果。
三、績效評價體系的主要評價指標
(一)定量指標
在績效評價過程中可以用量化數據體現出的一系列數據稱為量化指標,在其下設有一級指標,然后在一級下分別設十個二級指標,其中一級指標含5方面,分別為教育投入指標、教育產出效益指標、資金的利用效率指標、綜合實力指標、發展潛力指標等,對各個數據進行綜合評估。
(二)定性指標
在評價過程中不能用數據體現的隱性指標稱為定性評價指標,但也在高職院校教育經費投入與產出中占有重要位置,是對定量評價的一個補充說明,其指標評價從以下幾方面考慮:領導班子基本素質、教職員工基本素質、基本管理水平、社會貢獻能力、事業發展戰略等,其主要通過問卷、調研、座談等形式對各項指標進行評價判定,并附相應的分值。
四、高職院校教育經費投入與績效評價方法
(一)定量指標評價辦法
定量指標中評價數據主要是通過本院校財務部門的會計報表得出的。為使得數據更具有合理性,必須要對各個一級指標中所占比例的大小就行合理規劃。在一級指標比例明確的情況下,再對后面所對應的二級指標進行規劃,同時,對各二級指標所對應的附分原則及分段標準需進一步的確定。在以上指標都明確的情況下,參評人員要根據財務給出的數據,分別記錄各指標下的數據,最終采用加權平均的方法計算出綜合評估值。在各指標確定時,要參考到各個院校不同經濟情況以及專業設置的類型等方面,再擬定一定的分值。其中基準分數可以根據以往教育行政部門統計的全國或全省的數據進行設定,把平均數值作為衡量基礎,然后得出評估的基準值。評價組織在評價過程中可以將該區域內同等院校的平均分值作為一定的參考,這樣就可以得到各高職院校的競爭力。
(二)定性指標評價方法
在領導班子基本素質、教職員工基本素質、基本管理水平、社會貢獻能力、事業發展戰略等5個定性指標中。有一些指標是根據評價者的直觀感覺來評價的,沒有一定的數據,因此為確保其具有一定的科學性,減少一定的評價偏差影響整體結果,其參評人員至少要保證在10人以上,并且要非常熟識高校的運行和管理,要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各評議指標的權重比例,同時,定性指標宜采用專家評議計分法進行評估,先通過調研、問卷、考察、座談、查閱資料等方法了解總體情況,然后再根據評分專家的分數情況,統計出出各指標的平均分,從而得出最終結果。
(三)綜合結果的評定
根據以上定價和定性兩種評價指標得出的分值,匯總出總的分數,作為作為績效 價的最后結果,結果的評定以定量評價為主要部分,以定性評價為輔助部分,比值通常設為7:3。
參考文獻:
[1]顏煉鋼.高職院校教育經費投入績效評價實證研究——基于浙江省47所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工作狀態數據分析[J].中國高教研究,2014
[2]王偉,馮樹清.高職院校教育經費投入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初探[J].廣州職業教育論壇,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