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學
摘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要想實現自身的發展,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市場競爭力。為此,文章從人才戰略的角度進行分析,通過闡述調整人才資源管理功能和引進人力資源戰略,提出培養開發人力資源的戰略,以及使用人力資源的戰略,為企業提升市場競爭力提供參考。
關鍵詞:市場競爭力 人才戰略 企業管理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不斷推進,企業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對于企業來說,為了實現自身的生存與發展,需要培育自身的市場競爭力,以此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在企業發展過程中,通過實施人力資源、產業發展、市場發展、資本運營等戰略,可以增強市場競爭力。其中,人力資源是基礎,這是因為,只有人力資源才能對知識、技能等資源進行優化整合,從而強化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從這個意義上說,人力資源才是企業市場競爭力的根源所在。對此,企業需要實施人才戰略。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對于企業來說,實施人力資源戰略,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安排人開展事務性工作,而是從戰略層面的高度,對人力資源進行有效管理,在這種情況下,要求企業必須將人力資源戰略與企業戰略進行融合,也就是說,根據企業戰略的實際情況,制定實施人力資源戰略,從根本上確保兩者在方向上的一致性。企業在日常經營過程中,需要對人力資源的適應程度、承受能力等因素進行綜合分析,進而最大限度挖掘人力資源的價值。可見,企業制定、實施人力資源戰略,必須以企業發展戰略為核心。
一、調整人才資源管理功能
對于企業來說,在市場經濟環境下,制定、實施人才資源戰略,需要重新調整企業戰略定位。采用傳統的人才管理模式管理人才,難以提升人才資源管理水平,并且難以將人才資源管理與企業發展戰略管理聯系到一起,在一定程度上嚴重制約了人才資源戰略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尤其是大公司的人力資源部門,根本沒有重視人事管理業務,而是將這項業務移交給下屬公司,甚至直接外包。這是因為這些人資管理部門根本沒有意識到人才資源的重要性,普遍認為這些業務附加值低,進而導致人力資源部門偏離企業發展戰略。對于企業來說,通過對非核心業務進行剝離,對人力資源部門的人員進行精簡,專注于全局性的戰略問題,進一步做好監督、指導等工作,通過有效管理,真正發揮人力資源管理作用。
二、引進人力資源戰略
在市場經濟環境下,人才是企業持續發展的基礎。對于企業來說,為了實現自身的發展,需要不斷引進人才,通常情況下,企業主要是通過招聘的方式引進人才,這是因為企業本身不能生產人力資源。所以,企業引進人力資源戰略的科學性、合理性,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響企業的人力資源結構,以及員工素質的高低。
在人力資源引進方面,企業從戰略的角度進行綜合分析,一方面按照實際生產需要招聘人員,另一方面根據企業發展戰略,以及未來發展需要,對人力資源的市場供給情況進行預測,事先儲備所需人員,同時在儲備人才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問題:
(1)引進與開發并存,一方面充分發揮引進人才的作用,另一方面對原有人員進行充分開發。
(2)擴大招聘范圍,為了激發企業的活力,企業要有意識地采取措施,避免出現人員產出地過于集中,在招聘過程中,盡力擴大招聘范圍,讓來自不同地區、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集中在一起,不斷激發企業活力,同時有利于產生新思想、新文化。
(3)加強引進研發帶頭人,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研發人員受到企業的普遍關注,并且成為企業爭奪的焦點,對于企業來說,如果內部缺乏研發帶頭人,在這種情況下,很難開展研發工作。
(4)探索人才社會化模式,在市場經濟環境下,一些專門人才屬于稀缺資源,為了對這些資源進行充分利用,企業可以聘請這些專門人才以兼職的方式完成某些工作,或者將某些非核心人事業務外包給專業的社會機構,一方面發揮社會專業機構的特長,提高工作質量、工作效率,規避企業內部的扯皮行為;另一方面采用勞務關系取代勞動關系,從根本上減少企業用工數量,降低用工成本。
(5)企業要留住核心人才,在市場經濟中,人才具有很強的流動性,人才的流動一般是從一個企業流出,進而才有另一企業的流入,可以說人才流動屬于正常的社會現象。但是,對于企業來說,為了提升自身的市場競爭力,需要最大限度挽留核心人才,否則自己的人才流入競爭對手那里,無形中削弱了自身的市場競爭力。在引進人才的戰略中,留人是一種重要的輔助措施,對于企業來說,只有留住人才,才能讓人才給自己帶來利益,進一步推動企業持續發展。
三、培養開發人力資源的戰略
對于企業來說,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通過實施人力資源戰略,培育企業的市場競爭力,通常情況下,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正確認識職工培訓工作
對于企業來說,在市場經濟環境下,不能因為企業經營困難、資金短缺等原因,減少或削弱職工培訓工作。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能夠為企業創造更多的效益,而知識主要包括員工的技能知識、企業文化、企業制度等,這些共同組織企業的知識。對于企業來說,通過組織開展培訓工作,幫助職工掌握更多的知識,進而在一定程度上轉化為企業的知識資本,為企業創造更多的效益。與傳統的職工培訓相比,當前的職工培訓內容不僅僅局限于學習操作技能,而是不斷挖掘知識的價值,實現知識資本的增值。從這個意義上說,企業必須高度重視員工的培訓工作。
(二)按照企業發展戰略組織開展人力資源培訓工作
對于企業來說,組織開展人力資源培訓工作需要以企業發展戰略為核心,不斷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首先,根據企業市場運營情況,例如市場占有率、規模經濟效益等,對員工進行培訓,培訓內容涉及增產、降本、安全、成本等;
其次,結合企業的發展戰略,針對技術技能、信息溝通、科技研發等內容,對員工加強培訓,幫助員工提高綜合素質,同時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最后,根據企業的發展戰略,做好傳幫帶工作,建立人才梯隊,以此鞏固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三)制定實施員工成長戰略,幫助員工提升素質
對于企業來說,需要制定實施員工成長戰略,幫助員工成長,進一步實現自身的發展。對此,需要做好兩方面的工作:
一方面幫助員工做好職業生涯管理。隨著經濟的發展,時代的進步,人們開始關注個人的職業生涯道路,對此,企業需要因勢利導,根據員工的個人興趣、技能、知識背景等,幫助員工制定職業發展規劃。企業在幫助員工設計職業計劃時,需要將員工的個人職業目標引入到企業發展戰略目標上,確保兩者的一致性。
另一方面實施育人工程,創建學習型組織。在市場經濟環境下,育人工程受到企業的重點關注,根據員工的知識結構,組織開展思想政治、職業道德、管理業務等方面的培訓。創建學習型組織,要求企業高度重視職工的培訓工作,為員工繼續教育營造良好的環境,建立健全終身學習機制,建立一支自我學習、自我更新的學習型員工隊伍。
四、使用人力資源的戰略
在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通過使用好人力資源,可以進一步強化自身的市場競爭力。企業在日常經營過程中,隨時隨地都在使用人力資源。但是,從企業發展戰略的角度來說,使用人力資源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
(一)對人力資源進行合理配置
對于企業來說,在日常運營過程中,合理配置人員,需要事先分析、設計崗位,從戰略高度重新認識人力資源。因此,在分析、設計崗位的過程中,需要將崗位與企業戰略進行結合,進而在一定程度上利用最優的崗位設計方案實現企業戰略目標。在人員崗位配置方面做到科學性、合理性,進一步實現1+1大于2的效果。
(二)建立完善的激勵機制
在市場經濟環境下,借助激勵機制可以進一步釋放員工的潛能,使其為企業創造更多的效益。激勵機制作為一項戰略性機制,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無論是企業的目標,還是員工的個人發展,激勵機制的重要性都非常明顯。因此,企業在運營過程中,需要根據員工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實施激勵措施,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
首先,工資分配制度,在激勵機制中,工資分配制度是最基本的激勵措施。企業通過對中高層管理者實施年薪制,其余員工采用績效、崗效工資制,這兩種工資制度都是將員工的績效與崗位責任、企業效益掛鉤,這種工資分配制度在生產性企業應用較為廣泛。這種工資分配制度需要以科學的績效考核體系做基礎,進而科學準確地衡量企業的效益和個人績效,同時根據考核結果,執行工資分配方案。但是,這種分配制度需要做到公平合理,這樣才能充分激發員工的積極性。
其次,與績效掛鉤的獎勵方式,獎金是企業獎勵員工的一種方式,這種獎勵是對收入的一種補充,發放獎金需要參考員工的工作績效,與工資相比,獎金的激勵作用更加明顯。例如企業制定實施的責任、培訓、考核、激勵等機制中,如果員工在在科技攻關、設備改造、新產品開發等方面取得成就,那么就根據項目產生的效益對員工進行獎勵,進一步激發技術人員工作的積極性,從根本上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科研等方面的問題。
最后,樹立“以人為本”的激勵理念,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開始追求更高層次的生活,傳統的物質層次的需求早已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開始向往更高層次的精神生活,在這種情況下,企業需要高度重視知識的創新、共享和擴散,對員工給予關心、照顧,給予員工更多的幫助和培訓,對員工進行精神方面的激勵。這種以人為本的激勵理念,更能激發員工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進而間接地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吳瑱.品牌戰略對民營企業市場競爭力的促進作用——以蘇寧電器為例[N].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3(12)
[2]黃篤學.基于提升市場競爭力視角的現代冶金礦山企業戰略管理[J].冶金經濟與管理,2014(03)
[3]陳瀾,楊晨.以人才戰略提升信息安全企業的核心競爭力[J].信息安全與通信保密,2014(05)
[4]卓志毅.實施高新技術人才發展戰略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J].企業導報,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