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多多
一、在思政課中融合文學教育
傳統意義上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大多都是采用“灌輸式”、“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大多是站在教師的角度思考問題,將大多數的精力放在了知識的講解方面,卻忽視了培養大學生的文化素養,最終導致政治思想課程嚴重脫離于現實生活,只是一些比較抽象、且枯燥的講授和說教,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時常感覺遙不可及,望而生畏,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就難以實現教育的真正目的。課堂上依然采用單一、呆板的教學方法,這種傳統的灌輸式的教學,根本沒有考慮到學生的主體地位,忽略了他們的多種官能,不利于學生潛質的開發以及實際水平的發揮,學生的個體需要以及價值自然無從體現,無法滿足人的實際需求以及精神需求,學生逐漸開始對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產生一些厭煩和抵觸情緒,這對于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是極為不利的,這將使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的功能和作用無法有效的發揮出來。
所以,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方法,準確定位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價值,引入文化教育課程。比如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根據相應的內容制作成課件,可以將背景音樂選取一些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的曲目,在字體的設置時盡量以中國的傳統的字體為主,營造一種豐富傳統文化的教學氛圍,使學生充分感受文化教育的精神和無限的韻味,促進學生文化素養的加強和提升。
二、開設二者相結合的整合性課程
整合性課程就是優有效實現文學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優化和整合,將兩門課程結合起來,組成一門具有綜合性特征的課程,這兩門課程的有效整合一方面體現在內容上,不僅要使兩個學科的內容進行有效的滲透和融合,另一方面就是師資力量的整合。否則這種硬性的整合是不會引發一些問題,因此,有效整合師資力量也是非常關鍵的。
在傳統的教學中,這兩個學科都分別由各科專業的教師擔任,通常他們也只是對本專業的知識足夠熟悉,那么整合性課程所涵蓋兩個學科,就必須將對師資力量進行有效的整合,從而有效發揮自身的水平。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現階段,越來越多的研究生選擇跨學科讀研,所以,高校在進行教師的招聘時,可以將那些同時兼顧文學專業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復合型人才進行優先考慮,這樣可以使師資力量整合工作的難度大大降低,減輕了師資力量整合所耗費的時間和精力。此外,文化的有效整合也是至關重要的,采用某種決定性的方式,各種相容的或異質的文化要素結合起來,使之形成一個統一和諧、彼此適應的整體,這種新的文化模式也是實現文化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互相滲透融合的重要途徑。
三、實行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教育管理
在科學管理的基礎上,提出了文化管理的相關概念,文化管理的含義是在學校管理的過程中,立足于教師和學生的觀念和信念,從而形成一種新穎獨特的符合學校文化特色的管理理念。高校文化管理是文化管理的模式在大學組織管理中的運用,以尊重多元文化為根本目標,建立組織成員共同認可的主流價值觀從而實現有效管理的目的。而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教育管理就是將思想政治教育思想與觀念融人到高校文化教育管理中來。針對目前的實際情況分析,相比于文化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經逐漸趨于成熟和完善,那么如何實現學生文化素質教育水平的提升,文化教育就是其主要的途徑,所以,必須加強文化教育的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活動中已經非常普遍,如果將文化管理引進來,將會從一定程度上實現對大學生文化教育的目標。
綜上所述,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實施人文關懷,是現代教育的理念和要求,同時也是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符合學生的思想觀念以及各方面的不同需求,同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不斷完善和進步的體現,因此應該做好高校文學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促進來兩個學科的共同發展,全面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更多高素質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