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榮軍
摘要:新課程改革的深入落實讓不少的教育學者意識到,教育工作者在未來的工作中將會承受更大的壓力和更高的挑戰,尤其是小學教師。小學時期的學生各個方面都沒有發育成熟,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應不斷督促自己樹立良好的修養,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學生。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新常態下人們對教師教育教學的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只有具備良好的道德職業素養、強烈的責任感,從各個角度加強自身建設,才能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從而培養出具有良好素質的人才。
關鍵詞:小學教師;師德建設;意義;途徑
中圖分類號:G625.1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3-0134-01
小學是學生邁入到學習的初始階段,由于學生自身發育并不成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教師做出正確的引導,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素養,所有的前提是教師自身要具備良好的師德素養。教師的一舉一動都會給學生的學習和成長帶去影響,在學生心中教師是他們崇拜的對象,他們會模仿和參照教師的做法,所以教師擔負著引領和指引的作用。同樣,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出色的表現也讓教師獲得心理的滿足和成就感,從而影響學校的聲譽和品質。師德是教師的核心素養,是學校的立校之根基,小學教師作為學生的主要領路人,一定要做好榜樣作用。
1.小學教師師德建設的重要意義
1.1 有利于培養出良好道德修養的小學生。當孩子踏進小學校園后,教師就要承擔對學生引導和教育的重擔。學科在整個小學學習中是非常重要的課程,作為小學教師,日常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造成影響,因此,教師只有不斷強化自身的思想政治素養,樹立良好的師德修養,才會盡心盡力地去教育學生,從而才會用心引導小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培育出更多優秀的學生,更好地為國家的興旺發達而不斷努力。
1.2 有利于促進學生健康的成長。學生是國家今后的發展希望,保證他們健康的成長就是為國家未來的發展樹立保障。而對于發育不成熟的小學生而言,教師是世界上美好的象征和代表,是學生模仿和學習的榜樣。日常教學中,重視教師師德素養的建設,通過發揮自己真實的能力,深入到學生生活與學習中,才能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素養,保證學生在健康環境下成長。
2.新常態下師德修養面臨的局勢分析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人們越來越重視對人才的培養,而想要培養出優秀的人才則需要教師付出努力,這就需要教師具備良好的自身素質和豐富的教學理念。小學時期是整個教育開展的出發點,是一個黃金時期,小學生對教師的膜拜和模仿也符合年齡的特點。當前,網絡新聞中不斷被曝光的小學教師的丑聞讓我們不得不重提師德素養的問題。怎樣在新世紀為我國小學教師師德修養找到一條合適的路徑,是我們面臨的課題。
3.小學教師良好師德的建設途徑
3.1 促進自身思想政治素養的提升。小學生是祖國的花朵,是國家未來發展的希望,因此,要保證小學生具備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而想要達成這一目標就要依靠小學教師。作為小學教師首先要不斷強化自身的思想政治素養,這樣才能更好的教導學生。
3.2 為師德修養創建良好的人文環境。校園文化建設對于學校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工作項目,為了能夠保證教師師德修養順利完成,可以將師德修養納入到校園文化建設中,大力提倡團結和諧、愛崗敬業、尊重寬容的校園氛圍,對優秀的師德事跡大力宣傳,充分利用各種平臺的優勢,用鮮活的事例、身邊的模范去感召每一個教師,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師德修養。一個文明、和諧的校園環境中,是師德的培養的保證,是師德工作推進的前提。
3.3 不斷強化教師育人的職責。人們一致認為教師是一個非常神圣的職業,往往都是付出自己所有,全部為了孩子,教師就像是蠟燭,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別人。教書育人是教師最神圣的職責,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對教育教學中的規章制度嚴格遵循,不斷提升自身教學水平。作為小學教師,教學中要與學生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時刻關心學生,讓學生感受到愛,從而開心地去學習。小學教師還要深入了解學生的思想、學習和生活,真正做好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服務工作,培養出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優秀學生。
3.4 制定規范完善的師德評價機制。
3.5 重視教師待遇的公平性,為教師師德修養提供保障。
4.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教師是學生整個學習過程中非常重要的引路人,從小學時期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今后的學習有益無害。因此,小學教師要不斷加強自身的道德素養,以師德的標準時刻警醒自己,將自身的作用全面發揮,才能培養正確學習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學生,從而培養出更多優秀的學生。
參考文獻:
[1] 張淑華. 小學教學中教師師德對學生成長的影響[J]. 科技資訊,2015,34:186-187.
[2] 王希武. 淺析小學教師的師德建設[J]. 學周刊,2017,03:89-90.
[3] 李貴成. 如何強化小學師德師風建設[J]. 中國校外教育,2015,2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