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大鋮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3-0147-01
計算教學歷來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難點內容,但計算又是小學生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因此,計算教學也就成了我們小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并為孩子們以后的學習構筑堅實的基礎。我選擇在計算教學課堂中的有效性研究,主要是想通過它來展示我們學校對當前計算教學改革的理念的理解,同時也想嘗試、探索在計算教學中如何實現教學有"效"。
1.鉆研學生 活用教材 整合目標 提高效率
數學目標是課堂數學的出發點和歸宿,也是教學的動力,它是實現有效教學的首要條件。在設計時,我確定了5點教學目標,然而40分鐘的教學時間是有限的,因此必須"聚焦"在"有限的"教學目標上,這樣才能提高教學效率。為此,我重新對教學目標進行了精心整合,確定為:(1)通過有效探索,使學生經歷算法探究的過程,從而發現分數除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2)通過學生的畫圖理解,滲透數形結合、猜測、驗證、轉化等數學思想和方法,培養學生的分析、推理能力。(3)培養學生的數學眼光,數學意識,留意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通過調整后,這節課的數學目標就更加明確、更加合理了。
2.創設情境 重視雙基 優化策略 提高效率
"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是新課標的一個重要理念。新教材最大的特點和優點之一就是許多知識的引入和問題的提出、解決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展開的。因此,情境教學是提高教學有效性的一項重要教學策略。
這節課,我根據教學的需要和學生的實際,從學生每天都要到學校上學的熟悉現象中選取素材,創設新的數學情境,使學生不僅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而且養成用數學的眼光觀察自己身邊的現象和事物,并提出一些有價值的數學問題。這樣就激發了學生認知的需要、學習的興趣和探索的動機,讓孩子覺得數學是親切的,可感的,并不是枯燥的數字。當然,創設情境需要講究一個度,創設了太多太雜的數學情境,做了很多的課件,只會使學生眼花繚亂、目不暇接,這樣反而回降低思維的要求,分散學生的注意力。
3.以學論教 留足時空 創設活動 提高效率
數學教學本身就是數學活動的教學,而數學活動應該是學生自己建構知識的活動。因此,教師要從"論教"的理念出發,精心設計數學活動,讓學生"在參與中體驗、經歷,在活動中發展、完善",真正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實踐活動,達到以此為基礎的有效課堂教學。
在這節課中,我還給學生提供動手實踐的機會,使他們有機會“做數學”。在“做”中“學”,在體驗中形成知識與能力,讓“情”構建“知”,讓“知”在“情”中生,讓知與情共同支撐起孩子的學習生命。
在教學2÷2/3的算理時,給學生自主探究提供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等數學活動。讓學生動手分一分、畫一畫、寫一寫,在"做數學"的過程中理解分數除法的算理,結合具體的情境,感悟新知識的形成和發展,體會數學學習的過程與方法,獲得數學活動的經驗,它是學生參與數學活動的重要方式。同時我還注意引導學生把直觀線段圖與抽象概括相結合,采取圖式結合,邊說邊指的方式,讓手、腦、口并用,在操作和直觀教學的基礎上及時對分數除法的計算方法的本質屬性進行抽象概括,讓孩子用整個身心來感知數學。這個過程中,給他們充分交流的機會,實現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讓他們學會表達自己的想法,而且學會傾聽、尊重別人的意見,在與他人交流過程中逐漸完善自己的想法,這樣就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既發揮了個體的作用,又發揮了群體的效應,從而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數學,既是感知,同時也是表達,讓數學文化滲透到每一個教學環節中,是我教學的追求。
4.關注過程 適時評價 激勵孩子 提高效率
學生的知識和能力的獲得,是在老師的激勵和引導下,通過自己的內化活動來實現的。而要完成真正意義上的內化,學生的情感、態度因素將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要讓學生的情感和興趣始終處于最佳狀態,給學生適時的表揚和鼓勵,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手段。
5.鞏固雙基 聯系生活 精心拓展 提高效率
“有效教學”一定要認真研究“作業設計”?!白鳂I設計”做到多樣化、科學化、有趣性,避免“單調乏味”。我這堂課的練習,從形式上說,就設計了數學醫院、按規律填數、算一算、解決問題等;從來源上講,有純粹的計算,有解決學生生活實際問題的題目;從層次上看,分為基礎部分和拓展部分。這些練習,從不同的方面訓練和鞏固了學生的雙基,并形成了獨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體現新課標的新理念——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同時,讓學生在練習過程中不斷體驗成功的快樂,從而不斷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總之,在我們的每一堂課里,課前精心設計學案,教學時,盡量引導學生動腦思考,活動探究,情感體驗,合作交流。長此以往,我想一定能夠喚醒孩子們沉睡的潛能,激活他們封存的記憶,開啟他們幽閉的心智,放飛他們囚禁的情愫,當然教學效率也就一定能夠得到提高,這才是我們東小人追求的真正意義上的有"效"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