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俊秀
【摘要】會計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要改進會計專業校內實踐性教學,需提高實踐課時比例,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完善會計實踐資料,開發會計實踐性校本教材,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完善實踐考核制度,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變“單師”為“雙師”,提高實踐指導水平。
【關鍵詞】實踐性 教學措施 考核
一、會計實訓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實訓教學課時偏少,一般都是重理論輕實踐
在會計專業教學中,實踐課教學在整個會計專業教學中的比重并不高,而且通常是理論教學在前,會計模擬實習和專業技能在后,使得學生從會計入門開始就產生了重視理論學習的思想,認為只要將會計理論知識學好就行,因為老師也沒有特別強調實踐。
(二)會計實驗內容陳舊,實訓教材缺乏實用性
會計實驗內容窄而陳舊,無法跟上相關的法律法規、制度和規則的變化。由于會計政策頻繁的變化,而許多會計實驗的數據往往是多年不變,這導致了學習無法學習到最新的業務,但是企業需要具備新會計業務知識的人員,學校培養的學生卻達不到這一要求。
(三)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單一
在實踐性教學中,一般的程序是,教師給學生一套教材,引導學生熟悉材料,然后讓學生按照教學程序和方法進行教師的驗證實驗。在實驗過程中,由于給定的實驗數據基本確定,不需要學生做出專業判斷,學生只能被動地去學、去做,只能依葫蘆畫瓢,根本就不懂,不明白為什么要這樣做,同時實踐面過窄。
(四)實訓教師缺乏實踐經驗,動手能力不強
會計實踐教學能否達到預期的效果,取決于它是否具有豐富的經驗、合理的師資團隊。目前,許多學校的會計實訓教師大都是從學校到學校,理論水平一般較高,但缺乏在單位的實際工作經驗,對具體的業務環境也未親身經歷,往往只能紙上談兵,到實際操作中遇到具體問題,特別是細節性問題,其指導與解釋只能靠自己的知識和能力來想象,缺乏真實性和權威性。
(五)實踐考核制度不嚴謹
實踐評價是實現實踐效果的重要手段。無論是學校的培訓或企業培訓,無論是手工還是計算機操作,往往只注重過程的評價,這使得個別學生投機取巧。在會計的手工賬為例,在考核的過程若只關注過程,部分學生并非自己完成,而是“借鑒”其他同學的,評分時,他們的得分反而較高,有的老師憑感覺給學生打分。這樣的做法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
二、改善會計專業實踐性教學的建議
(一)激發學習興趣
一些會計專業的理論知識比較枯燥,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果實踐教學能夠更多地融入理論教學,使學生的學習更直觀和容易理解,對會計的學習產生興趣,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了保證教學質量,學校必須減少專業理論知識的教學,提高專業實踐課的教學質量。目前理論課與實踐課時間約為3:1,該比例應調整為1:1。理論知識不應該太多。實習時間應充足,避免學生為了完成實習任務而加班,導致學生產生厭倦情緒,從而影響學習的積極性。實踐與理論結合是為了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完善實踐資料,開發校本教材
第一,擴大會計實踐的范圍。會計實踐涉及的范圍,不僅是工業企業,還應涉及商業企業和機構等,使學生能夠全面、系統、全面的操作訓練,畢業后能適應各種層次的行業需求。第二,會計實務信息的內容應全面、全面。第三,積極開發校本教材,就是要能開發出一系列具有實用性、可操作性并能適用各階段學生實踐所需的教材。
(三)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傳統的實踐教學方法會讓學生覺得實訓操作枯燥、無味,只是機械地、重復地進行,而采用案例教學法會讓學生覺得事情就發生在自己的身邊,操作更貼近生活,更貼近實際更易于接受,會讓學生覺得我自己也能解決實際問題了。采用理論與實際一體化的教學方法,會改變理論與實際脫節的現象,對所學的理論知識及時通過學生自己的實踐活動反映出來,學生的興趣會得到進一步提高。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會讓學生有一種自豪感,教師布置的任務完成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四)完善制度,提高積極性
為了達到實踐效果,不僅要注意評估的結果,而且要注意評估的過程,使用“過程+結果”的評估方法的做法”,這是比較完美的,也是比較公平的。以《基本會計培訓》為例,“過程”的評估占55%,“結果”評估占45%。過程評估包括科目、憑證、賬簿、財務報表等。占40%,勞動態度占15%,總和為55%。”這種考核方法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闕勇平.高職財會專業實訓教學改革設想[J].現代商貿工業:2011(3).
[2]張麗蓉.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校內實踐模式的探討[J].經濟師:2010(10).
[3]彭彤麗.《基礎會計》課程校內實踐性教學設計[J].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