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光
摘要:谷物干燥是谷物生產過程中的關鍵環節,也是實現谷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谷物干燥機械化技術是以機械為主要手段,采用相應的工藝和技術措施,人為的控制溫度、濕度等因素,在不損害谷物品質的前提下,降低谷物含水率,使其達到國家安全貯存標準的干燥技術。
關鍵詞:糧食;烘干;現狀;發展趨勢
一、我國谷物干燥技術的發展情況
我國谷物干燥機械的發展是從解放初期仿制前蘇聯、日本等國外的干燥機開始的。由于干燥機結構復雜、耗用鋼材多、造價高,不適合當時農村的經濟和體制狀況,僅在大型農場和糧庫有所應用。20世紀70年代,我國開始研制開發中、小型谷物干燥機,并在國營農場生產連隊使用,20世紀80年代后,為適應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研制生產的谷物干燥機向多功能化、小型化方向發展。并相繼研制成功了熱煤氣發生爐、低熱值氣化爐、稻殼煤氣發生爐、固體燃料煤氣發生爐、無管式熱風爐、液化氣熱風爐、間接加熱器燃煤熱風爐和太陽能干燥裝置等。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發展,我國農村經濟和農業生產力得到快速發展,專業化、集約化的規模經營也有新的發展。特別是大型糧庫和國有農墾系統的種子及谷物生產基地,逐步裝備起成套的谷物干燥設備,并于倉儲、加工等設施配套,這些設備成為我國谷物干燥設備的主要代表。四川省三臺干燥機械廠、遼寧省鐵嶺精工機械廠、黑龍江紅興隆機械廠等干燥設備的專業化生產廠,中國農業工程研究設計院、四川省農機研究院、中國農業大學、東北農業大學以及黑龍江、遼寧、吉林等省份的一些農機科研部門和大專院校相繼推出了許多科研成果。臺灣獨資企業上海三久機械有限公司生產的循環式低溫干燥機、日本獨資企業金子農機無錫有限公司經銷的種子專用干燥機和通用型干燥機等與1996年先后進入我國市場,并帶動了我國南方水稻產區干燥機械化技術的發展。由于谷物干燥機的研制開發適用于農村經濟的發展和糧食收購企業的需要,且生產效率高、故障率越來越低,售后服務周到等,越來越受到用戶的歡迎。谷物干燥機的迅速發展,為我國商品糧生產基地提供了重要的谷物處理保障。
二、國外干燥技術的發展情況
國外較發達國家的谷物干燥研究起步較早,已有60多年的歷史,20世紀50-60年代,實現了谷物干燥機械化階段;60-70年代,實現了谷物干燥自動化階段;70-80年代,實現了谷物干燥提高質量和降低干燥成本階段;90年代谷物干燥實現微機控制和微機管理階段。
美國:谷物干燥機在全國應用比較普遍,主要的機型有有中、小型低溫干燥倉及大、中型高溫干燥機。這些機器以干燥玉米和小麥為主,以柴油和液化石油氣為熱源,采用直接加熱干燥。設備一般包括料位控制、風溫控制及出糧水分控制系統。太陽能干燥機在美國也開始應用,但由于設備投資高和占地面積大等原因,目前應用不多。
俄羅斯:谷物干燥機應用比較普遍,大都形成了工廠化生產,有較完善的自控系統,其谷物干燥機型以大、中型居多,為高溫干燥方式。較普遍的應用于干、濕糧混合干燥工藝,具有一次降水幅度大、節能和提高干燥質量的優點。干燥中采用的熱源是柴油和煤油,為直接加熱干燥。
日本:日本的谷物干燥設備是從二次世界大戰后發展起來的,主要發展適用于干燥水稻的中、小型設備。機型有小型固定床式谷物干燥機,以及中、小型循環式谷物干燥機及大型谷物干燥機等。采用的熱源為煤油和柴油,少量采用稻殼為原料。在各干燥設備中大都裝有較完善的自動控制系統,注重干燥質量。
三、我國谷物干燥方面存在的問題
我國谷物干燥設備近幾年雖然發展迅速,推廣很快,但也存在著一些問題,不可忽視。
1、烘干機售價較高。由于烘干機價格昂貴,再加上土建工程和安裝費用,使很多想購買者望而卻步,不能迅速推廣,滿足不了農業生產需要。
2、烘干機類型雜,型號多。由于烘干機類型較雜,型號多種多樣,使購買者無法適從,給選購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3、烘干機故障率較高。較高的故障率,影響烘干作業效率的發揮,給使用操作帶來了極大的不便。
4、烘干機自動控制水平較低。烘干機出口的谷物水分不能準確控制。
四、我國谷物干燥機械化技術發展趨勢
我國谷物干燥技術的發展,經過幾十年的努力,逐步縮短了與世界各國先進水平的差距。多種谷物的干燥機理、干燥工藝的研究,為谷物的干燥提供了更趨合理的干燥方式和工藝流程,真空冷凍干燥、遠紅外干燥、太陽能干燥、微波干燥、熱泵干燥等各種新型干燥技術將廣泛應用于谷物干燥領域,各種類型的干燥機械、儀器、裝置的研究開發為谷物干燥提供了日趨完善的設備和器具為我國谷物干燥事業的發展提供了可行的方法和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