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澤菊
摘 要:數學是小學教學的基礎學科,是培養與發展學生數學思維與創新意識的重要途徑。受學生個體差異性影響,學生個體間對數學問題的理解程度與把握水平不同,采取“一刀切”式的教學方式,不利于學生整體發展。引入分層異步理念,以學生差異性為基礎,進行合理分層分組,采取針對性教學措施,以切實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與動力,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與效果。
關鍵詞:小學;數學;分層異步
在傳統的小學教學活動中,缺乏對學生個體差異問題的關注,往往采取統一的教學方式,無法實現整體教學水平的提升。分層異步教學理念,以學生個體的現實差異為基準進行小組劃分,面對不同分層小組,采取差異化、針對性的教學策略,以更好地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提高數學教學質量與效果。在認知分層異步教學理念內涵與意義的基礎上,重點對該理念在小學教學中的實踐思路進行探究。
一、分層異步教學理念的內涵
1.分層教學
分層教學即依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如興趣、知識水平與理解能力等,將學生劃分為若干個層次,然后依照一定比例,將每個層次的學生劃分為若干小組,針對不同層次與小組人員,教師應采取分層教學策略。
2.異步達標
面向不同層次的學生安排貼合學生層次的任務,并引導其完成相應層次的目標。異步達標的本質為教學目標多樣化。通過這種方式,可以確保學生在自身水平的基礎上,開展針對性學習,以不斷提高自身能力,達到更高的學習目標。分層異步教學理念符合因材施教的現實要求。
二、分層異步教學理念的意義
1.通過分層異步教學,可以提高學生對數學的興趣與愛好,考慮到小學生普遍存在好奇心與求知欲強的特征,教師可以加強引導,把握小學生的群體特征,營造更為和諧與活躍的教學氛圍,為數學課程開展提供較好的環境與空間。
2.應用分層異步教學方式,可以綜合關注學生差異問題,結合學生特征開展針對性教學。不同學生個體所具備的個性、愛好、理解能力與知識水平不同,其學習速度與掌握情況也不同,為提高學生的整體學習質量,教師可以通過分層教學法,采取針對性教學策略,以滿足學生的發展的現實需要。
3.尊重與體現學生主體地位
分層異步教學改變了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方式,將更多時間與空間交給學生,教師發揮協調與組織作用,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對于發展與培養學生數學思維十分有利。
三、分層異步教學法的應用路徑
1.以學生差異為基準,進行科學分層
考慮到不同學生在心理特征、學習基礎、理解能力等方面存在著現實差異,為切實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果,教師應充分調查與分析學生個體的特征,依據學生學習狀況與差異進行科學分層。分層是否科學與合理,是影響分層異步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以“加法與減法”課程為例,大部分小學生可以很快理解并掌握加法運算規律,但存在一部分學生難以掌握減法規律。教師可以根據這種情況分析學生,首先調查所有學生對加減法運算知識的掌握情況,然后依據學生的掌握水平,將學生整體劃分為若干層次。對于可以很好掌握減法運算的學生,教師可以安排習題進行鍛煉;對于理解程度不高的學生,教師則需要引導這部分學生掌握加法運算規律,并仔細體會減法應用,以更好地掌握減法運算。
2.教學目標分層
在數學教學中導入分層異步教學法,應實施教學目標分層策略,依照學生個體的基礎情況,對其設定合理的學習目標,引導不同層次的學生不斷完成小目標,培養學習自信心,教師應做好學生的學習情況調查,動態調整教學目標。在教學活動開始之前,教師可以安排小測試活動,以測試結果為準,面向不同學生設定差異化的教學目標。如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層主要關注的是數學基礎性知識,以課程內相關內容為主;第二層則是在第一層基礎上的拓展與延伸,難度有所提高。以“平行與相交”課程教學為例,面向整體學生可以設定兩個層次的教學目標:其一,引導學生思考現實生活中的情況,對平面中直線位置關系與平行內涵等進行理解;其二,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或合作,作一組新的平行線,并對相關問題進行思考。
3.考慮問題難易度,采取分層提問策略
在分層異步教學法的應用過程中,教師應采取科學合理的提問策略,采取分層提問方式,堅持由易到難的提問原則。對于一些簡單性、基礎性數學問題,教師可以選擇學習基礎較差的學生來回答,而對于一些難度較高的問題,則可以選擇基礎較好的學生來回答。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激發基礎較差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為基礎好的學生提供了挑戰機會。如,在求長方形與正方形面積課程中,教師可以設置不同難度的問題,采取分層提問方式。具體問題可以為:其一,引導學生測量數學課本的長度與寬度,并代入到長方形面積公式中,求出其面積;其二,設置生活情境,如一個房間寬度有6m,長度有10m,每個地板面積為1m2,讓學生求房間共用了多少地板。
4.分層指導與分層考核機制
應用分層異步教學法,教師應尊重學生的差異性,面向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針對性指導策略。如,對于普通學生而言,教師指導應關注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引導與鼓勵學生學會自主思考,更好地掌握基礎數學知識;而對于成績較好的學生,教師應關注創新指導。此外,在教學評價上,應引入分層評價機制,采取不同標準,設定不同教學目標,作科學分層評價,堅持以正向、積極的評價為主,以提高學生參與學習的動力與興趣。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引入分層異步教學理念,以學生差異為基準進行科學分層,針對不同層次的小組學生,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方式,以切實提高與增強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與動力。在認知分層異步教學內涵與意義的基礎上,從科學分層、目標分層、提問分層、指導與評價分層等多個維度出發,對其應用路徑進行了思考。實踐表明,分層異步教學法,有助于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與效果。
參考文獻:
[1]洪建林.小學數學分層教學的主要原則和實施策略[J].數學教學通訊,2016(7).
[2]喬虹.小學生生命教育的實施探究[J].教育實踐與研究(A),2014(10).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