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凌
摘要:高中階段是學生對化學這門學科深入了解的關鍵時期,這個階段做好化學的教學工作,讓學生深刻的學會化學知識,為以后的發展有所作用十分關鍵。因此,本文就高中化學如何實現高效教學進行了探討,分析了新時期的創新教學思路。
關鍵詞:高中化學教學
教學思路即教師對某一科目教學的想法,也是對自身教學工作的反思認識。高中的每一門科目都會影響到學生的升學情況,搞好化學教學工作是教師的職責所在。面對新課標對高中化學提出的新教改要求,教師必須從教學思路上進行改進更新,為學生創造更加優越的學習環境。
一、全面落實興趣化教學
全面開展興趣化教學實踐,這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培養學生對化學學習的關鍵所在。關于學生興趣的培養,是一門非常大的學問,它事關學生對化學這門課程的學習有效性。在理論化學的今天,化學實驗仍然是最生動、有效的物質載體,化學實驗也成了培養學生對化學學習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徑之一。我在日常的教學中,擅長將現如今流行的一個詞巧妙運用到化學課堂上―“微實驗”。所謂“微實驗”就是指實驗時只需要簡單的設備儀器、少量的無害化學藥品、反應時間短、反應的現象明顯的一系列實驗的總稱。這樣,它能夠極大地提高化學課堂的效率,也能夠使同學們很容易地以生動形象地方式掌握比較晦澀乏味的知識。
例如在“微實驗”中可以避免使用昂貴的原料,用價格低廉的化學原料例如NaCl、CaCl2等代替,借用濾紙少蘸些溶液,用坩堝鉗夾住在酒精燈上灼燒,焰火反映實驗就生動地呈現在了學生的面前。其次,在培養學生對化學學科興趣時,還可以定期開展化學知識競賽,在題目的設置上,不僅僅局限于當前課本書中的知識,更要延伸到現實生活中,通過個性化的教學,我們可以讓學生對化學課程產生濃厚的興趣。
二、積極推進教學探究活動
化學是一門重視科學研究和科學創新的科學,學習與實踐的銜接比較短,具有很強的探究性。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以課堂為載體,對化學科學進行初步的探究。這樣的探究并非如科學研究一樣內容復雜、深入,需要研究成果,也許就是已經有了定論的結論和理論,但對中學生來將依然是新奇的,需要探索才能得出的。如普通的氧化銅的氧化還原反應中可以得到單質銅,但我們知道,得到單質銅的途徑很多,在工業中已經很普通,但在中學化學實驗中卻比較單一,用學生的現有知識并不簡單,需要大量知識的填充,才能多途徑得到單質銅。除了教材上的內容,教師還可引導學生做一些科學小探索,如當今社會的一些熱點,如在一位教師的課堂上,教師讓學生利用化學知識揭露出食品弄虛作假的案例。通過顏色的變化、物質形態的變更,利用百姓對化學知識的不了解,來欺騙大家,這樣的探究內容很有意義,又能激發學生興趣。
三、善于運用言行表情
學生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主體意識的形成和主體參與能力的培養。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中善于運用言行表情,一個善意的眼神,一句贊許的話語,一番精彩的開場白,都能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獲得終身受用的化學基礎能力和創造才能。
如在講授“合金”時,我便臉帶疑惑,很謙虛地向學生討教:“剛剛老師碰到了一個問題,想請同學們討論一下,幫老師一起解釋。”然后,提出合金是混合物,但卻為什么有一定的熔點,這下學生們可就熱鬧了,有的說,合金是幾種金屬混在一起形成了一種物質;有的說,合金的形成不是簡單的將兩種金屬進行混合,金屬陽離子重新排列的;有的說,合金從物質分類上看,有的屬于機械混合型混合物合金,有的屬于互化物合金,無論那一種類型,只要組成一定時,熔點就一定。最后學生在共同討論中真正理解了“合金”的含義。這樣不但讓學生學到了化學知識,也提高了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四、聯系生活開展教學工作
生活是知識的來源,現實生活中融合了許多化學方面的知識。鑒于此,教師在教學思路改革中需堅持“化學聯系生活”的思想,從生活中挖掘教學資源,從教學中聯系實際生活。聯系生活開展教學后,學生可以感受到化學知識的實用性,增強了他們學好化學知識的興趣,為深層次的知識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例如:環境保護問題是社會關注的焦點,化工行業每年造成的污染面積不斷擴大、污染源日趨增多,給社會可持續發展造成了巨大的阻礙。面對這一生活現狀,我則結合有機化學知識,介紹汽油、柴油的提價與環境污染以及節能減排問題,根據化學理論知識引導學生完成各種環保實驗,制定出切實可行的環境保護方案。又如:在講重金屬離子中毒的時候,聯系生活設計幾套可行的方案:牛奶、豆漿、雞蛋清解毒等。此外,從最近幾年的高考試題看,許多化學題目均與生活聯系在一起,這便為教師的教學活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若教師能將化學教學與生活問題聯系到一起,對今后的化學教學改革是很有利。
五、發揮信息技術的教學作用
現代信息技術以其自身的優越性可以彌補現實中實驗現象不明顯、效果不清晰、無法操作等方面的不足,提高化學實驗的效率。比如:壓強對化學平衡的影響教學中,通過改變壓強觀察二氧化碳和四氧化二氮轉變的變化,但是在現實中的實驗現象體現的并不明顯,只能用肉眼看到顏色的變化,至于顏色變化程度的細微是無法觀察出來的。因此,就需要運用課件制作動畫來觀察細微的變化,從而加強學生對平衡原理的認識。在化學教學中要是以實際實驗為主,計算機實驗為輔,利用計算機技術對化學學習進行深化,鍛煉學生樹立嚴謹的科學實驗態度,充分實現高中化學教學效果。
總之,作為一名優秀的化學教師,除了知識講授上有所創新外,還應該在實踐中加以創新并將其始終貫穿于教學中,才能更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能力,進而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高麗.在新課標背景下的高中化學教學策略探討[J]時代教育2010(2).
[2]劉妮.高中化學有效教學策略探討[J]北方文學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