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云南大學學生社團發展作為研究背景,從社團定義、發展狀況、活動情況、制約因素等內容形成理性認識,并分析出云南大學學生社團中存在的問題及相關改進的措施,進而為大學學生社團建設與發展提供了參考性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高校學生社團社團建設社團發展
大學生社團是高校推進“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的重要陣地,也是高校進行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媒介和有效途徑,同時也是大學生培養興趣愛好,擴大求知領域,拓寬能力建設,展示才華智慧的廣闊舞臺。在這樣一個背景下,大學生社團受到了社會大眾的高度關注和期待。在大學生社團飛速發展的同時,也存在著不少的問題。因此,有必要針對研究高校學生社團的發展現狀,探索高校學生社團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對大學生社團建設研究的理論拓展和大學生社團建設的發展創新指明了方向。因此,本文以云南大學學生社團發展建設為背景,深入分析了云南大學學生社團目前的發展現狀和存在問題,并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一、高校學生社團發展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第一,缺乏完善的人員管理機制,社團人員流動頻繁。目前,云南大學學生社團大多由大一大二的學生組成,大三學生少之又少,大四學生更是幾乎無人參加。而且一些學生社團人員進出無嚴格的資格限制,學生只要交納了一定數額的會員費,甚至不用交納會員費就可以成為自然會員,離開社團更是隨心所欲,隨時隨地都可以單方面的宣布推出社團。這說明,目前云南大學學生社團存在規模不一、人員流動頻繁的問題。社團缺乏嚴格的人員運行機制,缺乏權威性和組織性,必然不利于社團的良性發展,社團的思想、精神、活動與文化更是不能持續地傳承下去,因此,達不到社團這個學生組織推動學生能力建設、弘揚校園文化的應有的作用。
第二,社團活動質量水平不一,成員參加社團活動積極性不高。云南大學學生社團組織的活動沒有呈現出一個規律性的特點,社團的活動主旨性和目的性不強,社團往往為了追去“轟動效應”,盲目地開展一些活動,有些活動主題不明確,內容不突出,過于娛樂性,而缺乏專業性和學術性,更有些為了追求行政性的“面子”工程而舉辦一些活動,費時、費力、費財,往往變成了一種“走形式”。而且,我們還發現,隨著時間的推移,成員參加活動的積極性逐步減退,社團又沒有采取積極的補救措施,結果造成了社團成員逐步流失,逐步失去了社團的功能,更不能起到提高大學生精神風貌,傳播校園文化,鍛煉學生能力,創建和諧校園的目的。
第三,社團缺乏合理的經費運行機制。由于學校用于學生社團的資金十分有限,對于許多社團來說,社團成員定期交納的會費和學生外出到社會上拉的贊助往往成為了學生社團資金的主要來源。受社團經費的限制,社團活動的規模、場地、志愿者活動和社會實踐往往也受到了制約,嚴重影響了社團活動主旨目標的完成。而且,目前云大社團一般采用自收自支的制度,缺乏系統的監督機制,經費管理與監督不善,給社團的正常運轉造成了嚴重的阻礙。
第四,社團功能定位不準確,社團作用發揮不充分。學生社團應該發揮學生社團這個鏈接學生與學校、學生與社會的媒介作用,充分發揮學生社團培養個人能力,擴大個人人際交往圈,豐富自身素質,為今后融入社會奠定基礎。但目前學生社團組織往往充當了學校變相管理學生、控制學生的直接工具。
二、高校學生社團發展的相關對策
雖然云南大學學生社團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也存在著一些不足,為了使云南大學學生社團良性的發展,我們提出幾點相關對策:
第一,建立健全的人員管理機制,培養社團骨干力量。首先,人員管理機制側重點在于建立社團成員吸納的標準,奠定社團品牌定位的基礎。在學生社團運行的過程中,要采用科學的選拔機制和多種招募的形式,穩定社團成員數量,降低社團人員流動的頻率,并將社團的性質、宗旨和理念與社團成員的興趣愛好、生活方式和情感需要相結合,創造一個平等民主的社團環境,吸引更多的同學加入到社團建設中來。其次,要建立嚴格的獎懲制度,對積極參加社團建設的成員給予一定的獎勵,對那些管理不善、組織活動不積極的成員給予應有的懲罰措施,提高社團成員的責任感和認同感。再次,要充分發揮社團骨干的領導力量。建立和完善社團干部選拔、監督、考核和評價機制,創造一個公開競選、民主選舉的選拔形式,并設立成員監督機制,對社團骨干的績效進行考核與評價。同時學校應該提供定期的社團骨干的培訓,豐富社團骨干的自身專業素養,增強社團骨干的組織管理能力,培養社團骨干的文化認同感,為社團建設創建領導核心。
第二,創新社團活動的內容,促進社團整體水平的發展。首先,社團活動的內容應該符合大學生自身的特點,應該將大學生的興趣愛好、專業需求、情感需求、心里特征等特點與活動的主旨和意義相結合,目的是豐富大學生專業素養,鍛煉大學生工作能力,擴大人際交往渠道,為大學生更好地融入社會作堅實的鋪墊。其次,社團要不斷創新社團活動的形式,堅持以學生主導為原則,演講、講座、辯論和報告等社團活動形式,在最初社團活動舉辦中可能較有吸引力,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應該創新社團活動的新形式,比如以演唱會、交流會、運動會等方式創辦社團活動,充分發揮學生在社團活動中的主體性地位的作用,從而增強社團活動的吸引力和影響力。再次,社團活動參加的成員不僅僅只局限于學生,還應該廣泛地吸引學校老師的加入,為學生與老師之間搭建一個互動和交流的平臺,通過師生彼此之前信息的回饋與反思,增進師生彼此之間的情感交流。
第三,建立和完善社團資金的籌集和管理機制,促進社團良性運轉。首先,應拓寬社團資金的來源渠道,在學校下撥經費有限的基礎上,主動地挖掘社會資源,使籌集資金的方式多樣化。比如社團的外聯部可以積極地收集和整理企業信息,但在融資的過程中要堅持“雙向受益、互惠互利”的原則,積極尋找二者的共同點,必要時也可以聘請企業相關負責人作為指導教師,參與到社團活動中來,加強社團與企業之間的合交流作,優化資源配置,實現利益共享,為社團活動順利進行奠定了資金保障。其次,社團還需要建立一個財務管理制度,使社團成員有章可循,同時積極提升社團成員“開源節流”的意識,合理分配資金,使資金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第四,增強學生社團專業指導力量,建立社團校園支持網絡的建設。首先,社團可以聘請一些熱愛社團工作的老師作為指導教師,全身心地投入到社團建設中來。要對聘請的教師的個人能力進行全方位的審核,比如專業領域知識、問題分析能力、社會實踐能力、活動設計能力等等,而且要對指導教師定期進行系統的培訓,互相交流社團管理的經驗,彼此之間分享意見和建議,在互相學習中不斷提升自己的素養和能力。其次,學校應該協調校內各個部門,整合校內資源,為社團提供一些相關配套的活動設施和活動場地,保證社團活動順利完成。當然學校還應該提供一個校內社團與社團之間、校內社團與校外社團互相學習、互相交流的平臺,定期舉辦一些社團之間的學術交流會和聯誼活動,加強校內社團成員彼此之間、校內社團成員與校外社團成員彼此之間的互動與合作,充分調動社團成員的參與性,豐富社團活動內容,完善社團管理工作,促進社團可持續發展。
三、小結
高校學生社團建設應該走上一條獨特的品牌化道路,以大學生為主導,充分發揮大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全新的理念和方式去營造大學獨特的校園社團氛圍和社團人自己的校園殿堂。
參考文獻
[1]周國嬌.大學生社團的現實困境與突圍之路初探[J].科教導刊,2012,(23):209-232.
[2]曾暉.高校學生社團建設的調查與對策研究———基于桂林6所高校的調查[J].教育觀察,2012,(10):24-27.
[3]李靜.加強學生社團建設,推薦學生素質教育[J].黑龍江教育,2013,(01):82-83.
[4]方智勇.高校學生社團建設與大學生自我教育能力培養研究[J].科技信息,2012,(33):776.
[5]熊兵.高校學生社團建設模式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2,(29):39-40.
[6]馮琴.云南省大學生社團發展研究[D].云南:云南師范大學,2009.
[7]劉楊.高校學生理論社團建設與發展研究[D].河北:河北科技大學,2012.
[8]江萍.大學精神與我國現階段高校學生社團的發展研究———以S大學為例[D].江蘇,蘇州大學,2010.
作者簡介
郭一建(1989.8-),女,遼寧省沈陽市,漢族,碩士研究生,曲靖師范學院,助教,研究方向:青少年社會工作/社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