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競爭意識;團隊精神;班主任
【中圖分類號】G635.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17)15-0069-01
沒有上進心的人是不會有競爭意識的,沒有競爭意識的人是難以超越自我、超越他人、為人之先的。我在班主任工作中非常重視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敢為人先的精神。
初一新生報到后,組建班級的第一件事是排位置。我對學生說:“女生排前排,男生排后排,自左向右,由矮到高排隊。”我分別把男、女學生中個子最矮的一個安排在兩排的最左邊,然后繼續說:“現在每個同學打量一下自己的身高,選擇自己的位置,看誰思維最敏捷,動作最快,最先找到最恰當的位置并站好。”學生們以最快的速度站好位置,當發現自己比右邊的同學高時,馬上自行調整。這樣的要求很好地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我運用“比智慧,比速度”的方法,激發大家的競爭意識。
整理好隊伍以后,我又組織第二次比賽,把第一排女生前4位依次安排在教室里第一排的第1、3、5、7列的第一個座位上,第二排男生的前4位依次安排在第2、4、6、8列的第一個座位上,兩排中的其他學生都認真地看著我的安排。接著,我又將第一排的第5個女生安排在第2列的第2個座位上。隨后對其他學生說:“觀察一下,明白我安排座位的要求嗎?現在女生依次進教室找自己的座位!”女生安排好后,男生依次進教室找自己的座位。這個過程中,我發現每個學生都在認真地觀察、思考,生怕找錯自己的位置。當一個學生因為找錯而漏了一個空座位時,后面的學生馬上給予提示。原來需要班主任花較多時間排定的座位,現在則由學生根據班主任的要求自行尋找,花費的時間大大縮短,效率也提高了。最關鍵的是,大家的主體意識變強了。
我不僅鼓勵競爭,而且注重團結、互助和合作,發揚團隊精神。我在班上組織學習小組,小組由相鄰的前后兩桌的4個學生自然組成。課堂上我充分利用4人小組的學習形式展開交流、討論和評價,同時鼓勵學生開展小組間的競賽:比一比哪一個小組學習活動最積極、最熱烈;哪一個小組學生發言最踴躍,提問和解答問題的能力最強;哪一個小組學生的作業完成最認真;哪一個小組的成績均分最高。這樣,小組團隊相互之間強化了責任感,成績好的學生不僅滿足自己的進步,更多的是關注組內成績差的同學的進步。我經常在班上看到這樣令人感動、欣慰的鏡頭:當我請一位學習后進的學生回答問題時,組內其他學生都全神貫注地看著他,緊張程度甚至勝過他本人,當他回答對了的時候,其他學生的笑臉比他本人還燦爛。當我先請大家自學而后全班交流時,小組內的后進學生特別認真,弄不明白的地方趕緊問組內的同學;而組內成績好的學生首先是關注后進同學在不在自學,能不能學明白,他們會主動與后進生討論、講解。每次考試,試卷發下來時,成績好的學生首先關心的是組內后進同學這次有沒有進步,小組的平均成績在全班是不是領先。這種競爭意識、團隊意識擴展開來形成了班級的團隊精神,它在很大程度上確保了“班級之舟”平穩而又快速地行駛在年級和學校發展的主航道上,并始終保持領先的地位。
既提倡競爭,又注重真誠合作的團隊精神;既鼓勵冒尖、敢為人先,又承認差異、利用差異。這使得我們的班集體變得朝氣蓬勃、積極向上。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啟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