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國家語委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語言文字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指出學校語言文字工作中的學生及教師目標。
學生目標: 普通話水平達標,口語表達清晰達意,交流順暢;掌握相應學段應知應會的漢字和漢語拼音,具有與學段相適應的書面寫作能力、朗讀水平和書寫能力,高校學生應具有一定的書法鑒賞能力;具有對中華優秀文化的認同感、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師目標:熟悉黨和國家語言文字方針政策及相關法律法規,普通話水平達標,漢字應用規范、書寫優美,具有一定的朗誦水平和書法鑒賞能力,熟練掌握相關語言文字規范標準;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普遍具有自覺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與中華優秀文化的意識和自豪感。
根據《意見》,學校語言文字工作的總體目標是打造全社會語言文字規范化建設的示范標桿,培養學生的“一種能力、兩種意識”。 “一種能力”即語言文字應用能力;“兩種意識”即自覺規范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意識和自覺傳承弘揚中華優秀文化的意識。
《意見》指出,有條件的地區,應在2020年前完成所有學校語言文字工作達標建設;暫不具備條件的地區,可適當推遲達標時限。所有學校最遲應在2025年前完成達標建設工作,2020年前應完成一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