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做好研學旅行并不簡單,需要精心設計和組織。如,將語文、歷史等教材中的名勝古跡和歷史典故作為研學旅行的目的地。沒有前期的知識鋪墊,難以較快進入研學旅行狀態。研學旅行之前,要進行鋪墊教學,先講再觀,并要求學生在研學旅行結束后寫總結報告。
有一次我帶學生到德國友好學校進行研學旅行,我們分成小組,考察當地的自然資源、人文資源特點,并寫出考察報告;體驗德國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住在德國家庭,感受德國小鎮風情;觀賞歌劇表演;參加周末晚會等活動,每天進行交流與分享。最后結束,每個小組都進行了研學旅行的總結匯報。研學旅行教給學生的合作和開放性思維,讓學生終生受用。
當然,走得遠未必學得好,研學旅行一定要切合學生實際。我們還要看到城鄉交通、旅游資源、文化設施、經濟狀況等方面的差距,勢必影響農村學生的研學之旅,以致研學旅行成為城市學生的專利。所以,每所學校都應該根據地域文化特點和周邊資源,并結合學生年齡段特點制定富有特色的研學旅行方案,這樣使城鄉學生,都有機會開啟研學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