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中語會會長來信
蔡老師:
您好!
大作已收到,深感盛意。
《從成語學語文》這個題目選得好,我已粗讀了一遍,頗有所會。這本書誠如你在“告讀者”中所說,寫得通俗,處處考慮到中學生自學的需要,言之有物,我想它會引起廣大中學生的興趣的;對語文教師也是有幫助的。我將要把這本書介紹給我的外孫女,她在鹽中讀高一,她將會從書中獲得很多有用的知識。
謝謝你,也代表我的外孫女和她的同齡人。
此致
敬禮!
王文蓀(1987)10.8
(王文蓀,全國著名特級教師、校長,曾任江蘇省中學語文教學研究會會長)
喻旭初老師來信(摘錄)
蔡老師:
你好!
你的大作,我一字一句拜讀了。你的認真、嚴謹和對語文教育的那份情懷,令我非常敬佩。你的許多觀點,我深有同感。衷心地向你致敬!
……
喻旭初敬上
(2017年)元月3日
(喻旭初,全國著名特級教師,曾長期擔任南京市中學語文教學研究會會長)
山水師風(摘錄)
范蔭榮
居高以謙,泰山氣象;有容乃大,東海情懷。雖是自然之象,確是人生境界。范仲淹題嚴子陵祠,有“先生之風,山高水長”句,自然貼切,詩意靈動,文壇佳話,千古傳誦。江蘇省著名特級教師、首屆教授級中學高級教師蔡肇基先生,就是擁有山水師風的一位老師。
蔡先生淵渟岳峙,敦厚儒雅,雙目有神,談吐平和,有長者之風。他在教學理論與實踐諸多領域皆有建樹,尤其是他提出的語文教師“五觀”說,意義重大,影響深遠。蔡先生認為,人有“五官”,五官不正,難以見人;語文教師也有“五觀”,五觀不正,難以行事,甚至面目可憎。
蔡先生認為,語文教師應無比熱愛母語;既要做經師,更要做人師;既是學生學習的導師,還是語文教學的研究員。他以學者的眼界審視語文教學,在理論指導下進行教學實踐,在實踐中不斷反思提升,形成個性鮮明的語文教育理論。六十周歲后,學校挽留他再干五年,任教研員。令人欽羨的是,他竟然在校刊《教科研在線》開辟“課堂詩話”,點評、推薦年輕教師的好課,其情懷贏得青年教師敬仰。
2014年10月20日
(摘自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2015年版《杏壇英華》。
范蔭榮,泰州學院教授,語文教育專家)
師心詩意
——讀蔡肇基老師的“人生提綱”
魏榮葆
從來不是山
總讓人高山仰止
從來不是海
卻時時洪波涌起
一個古稀老人的記憶
錄制著社會變化的原聲
再現數十年風雨
吟嘯徐行風雨兼程
田野果園里每一個腳印
都是綠葉對根的感恩
多少酸楚止于談笑
驅除陰影惟有墨痕
沒有虛美,刻意去雕刻豐碑
常常亮丑,堅持純凈自己的靈魂
善良,染上人生的底色
仁愛,練就人性的本真
勤勉,撐起不變的信念
樸實,凝聚律動的精神
一個長者,低調做人
一本沾滿粉塵的教科書
涵詠出語文的博大精深
一雙從不停息的雙手
擺渡著一群群求知若渴的學生
從此處到彼岸一蓑煙雨
從春種到秋收滿腔熱忱
白了蘆花滿頭
艷了桃李茂盛
守望在人生的路口
做孩子王當做賞讀美文
寧靜從來不是寂寞
淡泊絕對不會孤獨
用熱愛澆灌綠色的詩意
以詩意點燃美好的青春
一個教師,詩意棲居
不用年輪呈現
無須頭銜鋪墊
人生提綱簡簡單單
道德文章就是精神家園
(魏榮褒,南京市第一中學語文教師、學術委員會主任,南京市中學語文學科教學帶頭人。2012年,我臨近70歲,寫五言詩《豈敢稱詩作,人生一提綱——肇基七秩詠懷七百韻》,魏詩為此而寫)
讀《七百韻》(摘錄)
洪義
《七百韻》是著名特級教師、南京一中教授級中學高級教師蔡肇基在他古稀之年,以五言古詩樣式記錄數十年風雨人生的詩作。通覽這洋洋灑灑、蔚為大觀的詩作之后,總體印象是“字字有感發,語語出心房”,情深意篤,鋪陳不拘,文辭暢達,格調高雅,渾然天成,讓人耳目一新;總體感受是人這一輩子,無論何時何地,何德何能,何職何權,都必須擺正自己的位置,找準奮斗的目標,惟如此,才能逆境不自暴自棄,順境不自我膨脹;才能知高識低,知足常樂,不斷地自我進取。
據我與他的交往以及同人們的閑聊,蔡老師無論是做人還是育人都很勤奮、謙和、真誠,重親情,知感恩,這些在《七百韻》中都有吟詠。正因為如此,生活也真誠地回報了他,給了他家庭的溫馨,事業的成就與榮譽。更令我感佩并值得學習的是蔡老師除了“盡心復盡力”忙于教學工作之外,還對教學科研抱有濃厚的興趣,“教師非工匠,重在有創新”“教育有研究”“語文有十論”,就是他平時注意收集、整理、歸納教學實踐中出現的新老問題和各種素材,并探索解決它們的辦法,將自己的思考與實踐寫成的科學論文,與同行們商榷,以求得到提高和完善自己的教學成績。歸閑后,他歸而不閑,依然筆耕不輟,撰寫語文教學的心得體會啟示后賢,繁榮教育事業,其始終一貫的奉獻精神是我之楷模。在蔡老師退休之前和之后,一中《教科研在線》雜志還為他各出了一期論文專刊,每期俱有20萬字左右。
讀《七百韻》我還讀懂了一個道理:在酸甜苦辣、五味雜陳的人生滄桑中,我們所能獲得的任何至關重要或者微不足道的幫助,沒有哪一件是理所當然的,只有對他人的幫助心存感激的人才會獲得金燦燦、沉甸甸的成就與榮譽。蔡公就是這樣的人。
(摘自南京退離休教育工作者協會《老園丁》報161期。洪義,南京市著名語文教師,詩人)
學生來信(摘錄)
蔡老師:您好!
我離開母校已有三個半月;遠離南京,遠離親朋師長也近一個月了,我非常想念親人,想念我的老師和同學們。
真正算來,您作為我們的老師只有兩年,可這兩年來,您在我們身上傾注了心血。兩年的時間并不長,但是這兩年對于我,對于我們應屆高中畢業生來說,實在是很重要很關鍵的時刻,您不愧是一位具有很高的教學水平和豐富經驗的教師,在您的帶領下,我們長進不凡,兩年后的高考成績和錄取情況充分證實了這一點。我想,作為老師,首要的職責還在于教育學生如何做人。兩年來,您的淳樸忠厚給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在我的記憶中,您從未在課堂上高談如何做一個正直的人,可您的一言一行處處體現著“正直”這兩個字。我為曾經作過您的學生、曾經有您這樣一位好老師感到幸福和滿足。
以上這些話,若要我當面用語言表達出來,也許我會羞于啟齒,但這種感覺兩年來一直積聚在我的心底,并且越積越深。
……
祝:
工作順利,生活幸福
您的學生:黃悅
1991.10.13中午
(黃悅,我1989年調入南京一中后首屆學生,班級團支部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