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三年后三成以上新建筑將靠“拼裝”
1月4日,北京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關于加快發展裝配式建筑的實施意見》,決定加快發展裝配式建筑,推進北京市建筑業轉型升級。北京市作為裝配式建筑的重點推進地區之一,到2020年,將實現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30%以上的目標,使裝配式建造方式成為北京市重要建造方式之一。據了解,所謂“裝配式建筑”,就是用預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裝配而成的建筑。發展裝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變革,有利于提高工程質量和安全性、提高效率和縮短工期,有利于降低資源能源消耗、減少建筑垃圾和揚塵噪聲污染。
天津濱海新區計劃年投入20億元全球攬才
為進一步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和推進人才政策創新,日前,天津濱海新區計劃每年投入20億元,全球攬才。根據規劃,到2020年,濱海新區計劃引進諾貝爾獎獲得者、國家兩院院士等頂尖人才10名左右,新引進培養300名創新創業領軍人才和若干人才團隊,聚集高層次人才15萬人以上,人才總量將達到100萬人。在吸引頂級領軍人才方面,經評審認定的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團隊+項目”,給予最高1億元項目經費資助。對引進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國家兩院院士、發達國家院士和在世界一流大學、科研機構、世界500強企業擔任過相當于終身教授、首席技術官等職務的著名專家,給予最高1200萬元工作經費和生活補貼。對經新區推薦認定的入選國家、天津市、新區人才工程(計劃)的引進人才,給予最高300萬元經費資助。
廣州出臺高水平大學建設方案
1月初,廣州市委、市政府出臺《關于建設高水平大學的實施意見》,提出兩年內投入首期建設經費21億元,整體推進廣州大學、廣州醫科大學建設高水平大學。目前兩所大學已制定高水平大學建設方案,其中廣州大學計劃到2050年建成學科特色鮮明、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高水平大學,若干學科居于世界領先水平,廣州醫科大學將建成綜合實力和水平位居全國獨立建制醫科院校前列的教學研究型醫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