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鐵都要通過來了,富陽怎么還能當‘農村’?”自去年12月22日富陽區召開城鄉環境大提升攻堅行動動員大會以來,齊抓共管、城鄉聯動,從最基本的掃地清潔開始,迅速掀起“環境革命”熱潮。
向環境“頑疾”開刀,大力提升城鄉“顏值”,正是富陽區點燃的“第一把火”。區委書記朱黨其認為:“環境就是生產力,抓環境就是抓發展。今天我們把地掃干凈了,把環境整治好了,明天我們整裝待發,去努力推動發展。”
打造全國最清潔城區,是該區定的一個“小目標”。該區計劃用三年左右時間,開展“最美庭院”大比武、“最美村莊(社區)”大比武、“最美行為”大倡導三大主題活動,消除城鄉環境衛生臟、亂、差現象,全面提升城鄉居民文明素質。
堅持彰顯風貌為本。近年來,該區秉承人與自然和諧理念,充分保護和利用富春山水資源,注重傳承和弘揚地方歷史文化,在古村落保護、新農居建設中引入設計理念,建成了一批以文村、東梓關、望仙等為代表,既延續傳統文脈又兼顧現代功能,具有江南韻味的富春民居示范村鎮。下一步,該區將堅持以國際先進理念和標準規劃設計城鎮,從整體平面和立體空間統籌協調全區城鎮景觀面貌,促進山水人文元素與城鎮建設的有機融合,形成具有江南韻味的城鎮特色風貌。堅持示范引領、由點帶面,加大文村、東梓關、望仙“富春民居”設計方案的推廣應用,抓好諸家塢、金竺、青江、江濱等富春民居示范村鎮的建設,促使富春民居由“盆景”轉化為“風景”。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按照“一鎮一韻、一村一品、一居一案”的方式設計小城鎮、村莊風貌,更加凸顯地域特色,實現村居建筑價值和審美價值相統一,外形美和實用美相統一,重構鄉村的美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