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離人最近的就是家禽家畜。他們早就人格化了,所有的動物尤其是家禽家畜們,都與人們相互關聯,甚至標簽化都很強。
罵人笨蛋就是豬和驢,這幾乎是不分地區和民族的。牛馬往往屬于正面形象,吃苦耐勞。還有稍微邊緣一點的就是鴨子、鵝、貓等,他們本來標志性不強,所以一直以來擬人的地方不多。
但時過境遷,家禽們也與時俱進了。有的翻了身,有的背了運。雞,本來形象中性,現在跌到了低谷。雞,是失足婦女的代表,罵人是雞,簡單明了,解恨解氣。不過,這個稱謂一般高雅的人不會怎么用。野雞,長得漂亮,味道鮮美,但沒用,除了具備家雞的代言意義以外,還成了弄虛作假一類人的替身。大學不正規了,是野雞,來路不官方了,是野雞。雞和野雞就是正面貢獻了自己的身體,滿足人們的肉欲,另一方面又犧牲了自己的名聲,滿足了人們的罵欲。
狗的情況正在逐步好轉,這是令狗欣慰的。過去,罵人為狗,主要是從狗的食物來定位的,狗吃的食物決定了和狗聯系一起的人的品質。所以,罵人為狗是比較到底的。現在不同了,一般的狗都有自己正規的食品來源,不要說一些特殊的狗名貴的狗了。狗的地位的上升,說明了人的經濟社會地位的提高。狗,幾乎快成了褒義詞,快成了昵稱。和狗一個級別的還有豬,豬除了笨以外也大概是因為當年其吃的食品問題,才被人們罵到低賤程度的。現在的豬當然智商仍然不會有多大的改變,所以很多被認為不聰明的人,仍然被罵作豬。但從低賤這個意義上看,豬也翻身了,豬吃添加劑,吃地溝油,吃泔水,生活水品達到了人的茶余飯后的水平,本來生命能活三四年,由于吃的水平提高了,吃的營養增加了,三四個月都長到要被屠殺的樣子。所以,如果從吃的角度來看,狗和豬都完全更換了食譜,改變了食物樣態。但他們的命運發生了變化,真是無處說理。
那些本來和人品有些距離的家禽,現在也有了自己的任務。鴨子和雞,有了相似的擔當,罵人鴨子,就是出賣肉體的男人。鴨子,真的不懂,如果有點知覺,他們會質疑,為什么自己和雞是這樣的分工,依據何在。鵝,是正面形象,學詩歌,首先想到的就是那首鵝,由于鵝的飲食綠色,所以吃鵝成了追求。要健康,喝鵝湯,要長壽,吃鵝肉。但鵝們可能不知道,也許有朝一日,自己也會被拉進來和人進行類比。牛和馬,是傳統好人,但現在逐漸淪為不齒。老黃牛不是正面了,馬由于善被人騎,也似乎不適應現在人們的三觀了。現在人講究的是競爭個性獨立,像“總得叫大車裝個夠,它橫豎不說一句話”這樣的馬,已經被列入黑名單行列。
驢子,是最尷尬的家畜類了。他們原來的主要工作是拉磨,所以有卸磨殺驢的俗語,現在沒磨了。驢子還有一個副業是姑娘出嫁,馱新娘子,現在都坐車了,這個職能也喪失了。驢,現在是所有家禽家畜類完成轉型最干凈的先進,他們現在為人類的貢獻就是提供自己的皮,被練成阿膠,治療人類,營養人類。驢的歷史意義沒有了,笨也就隨著功能的轉移而轉移了,但無論如何,驢子走不到正面的隊伍里來。他們有歷史的局限,就是不能和人類直接親密接觸。類似驢子的還有騾子等,這個物種可能就要消失了,自己不能直接繁衍,又沒有馬的馳騁和驢的倔強,缺少特色和長處,非驢非馬,所以只好漸行漸遠了,而與騾子相連的概念也就慢慢放在了故紙堆里了。
貓,也是一個特立獨行的禽類。他似乎沒有和人特別相符的一面,但基本上屬于被人贊賞一類。雖不能看門護院,但抓老鼠的天職,無可替代。只是老鼠漸少,又加上一些懶貓的養尊處優,有的人以偏概全,就對貓另眼相看,也使得貓走上了另一條道路,想被富人包養,享受名狗一樣的待遇。但貓有先天不足,缺少狗的基本素養,就是善解人意,所以貓的前途不是很樂觀。還有一些家禽,都屬于邊緣性的,比如,鴿子、鸚鵡、鵪鶉,等等,他們的受眾小,家禽化程度不高,成不了派系。至于未來的道路和方向,看他們的造化,也看社會變化的幅度。也許有那么一天,滄海桑田,他們都會搖身一變,由觀眾成為主角,從戲臺子下面走到舞臺中央。
總而言之,家禽家畜們不應該成為人們罵人的替代者,他們都是人類一代一代馴化來的,如果有了問題和不足,人們也應該自我檢討。我們從他們身上看到了什么,我們自己怎么了,我們應該怎樣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