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物古跡,是人類社會活動留存下的遺跡。而古建筑,就是一類重要的文物古跡。本文首先介紹了當前文物古跡保護工作的現狀,進而以古建筑為例分析了基層博物館的文物古跡保護工作以及文物古跡保護方法。
關鍵詞:基層博物館;文物古跡保護;古建筑
隨著社會的發展,文物古跡保護工作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在這項工作中,基層博物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當前,國內的文物古跡保護工作還有著多方面的問題,這些問題需要在未來的保護工作中逐步解決,而基層博物館正在探索和研究—些新的方法對其進行保護和傳承。
一、當前文物古跡保護工作的現狀
文物古跡,是人類社會活動留存下的遺跡,能夠反映那時候人類社會活動的情況及其與外界環境的聯系。它有著非常重要的科學、歷史以及文化的價值。文物古跡分為很多種,比如古代的建筑、壁畫、遺跡、墓葬,還有別的種類的古跡。古建筑,就是一類重要的文物古跡,也就是今天依然矗立在地面上的古代建筑,既有磚石構造,也有木質構造的建筑等等。
大多數時候,保護古建筑的方法是把它設為文物保護單位,在它的周圍劃出保護范圍,在保護范圍內,不允許開展其他建設施工或者挖掘作業等工程。今天,古建筑的保護工作遭遇了許多阻礙,首先,就是法律法規的不健全,當前有很少的能夠有效使用的法律條文。其次,就是古建筑的保存情況不佳,構造和墻體損壞嚴重,木質結構發生變形,建筑地基下沉等,這些都是當前需要解決的問題。另外,因為保護成本的問題以及保護手段的落后,在保護的過程中,對古建筑形成二次損傷的狀況也有很多。還有一些古建筑在城市化過程中,由于人們的不重視,遭到了損壞,城市的現代化建設中對古建筑的保護問題值得有關部門深思。而某些博物館對古建筑的保護過于形式化,表面光鮮,內里已經不是原來的樣子,已沒有了古建筑所獨有的意義。
二、基層博物館的文物古跡保護工作
基層博物館,在文物古跡的保護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當前文物古跡的保護大部分都是依托于基層博物館,下面以古建筑為例,簡單分析一下。
1、基層博物館對古建筑有保護作用
大家都知道,博物館具有收藏、研究、教育的基本功能。而收藏是博物館的主要功能,也就是完成對文物的收集和保藏,古建筑作為一類重要的文物古跡,是被列入了博物館收藏的文物范疇的。所以,基層博物館對古建筑有著最基本的保護功能。
部分博物館是以古建筑為博物館本身的建筑,部分博物館則是以古建筑為主體建成的,以上古建筑都由有關的博物館來保護。憑借博物館自身的投資和人力資源,有針對性地對古建筑實現保護。對于那些損壞嚴重的物件和墻體,博物館對其實現維護,發生變形的木質房屋,博物館對其進行維修,地基下沉的古建筑,對其進行修繕,以上都是需要博物館來做的工作。而在對古建筑的修繕過程中,需要以修舊如舊為最重要原則,以確保古建筑的原貌及意義,這也是博物館的責任所在。
2、基層博物館對古建筑有管理作用
有時候,博物館會由于自身的工作需要,受到上層部門的要求,在一定時間內,對劃定范圍內的古建筑物進行管理。如此一來,博物館要保護的古建筑對象,并不只是限于博物館所使用的,還有部分短暫進行保護和管理的古建筑。
部分單獨存在的古建筑,因為各種原因,沒能變成博物館的建筑,也沒能接受博物館的保護,是非常危險的。對于此類的古建筑,在一定時間內,因為情況的需要,被交給博物館實施管理和保護,這對古建筑的保護工作非常重要。這不只是能夠更好地對古建筑進行保護,并且對于博物館自身的發展和成長,也非常重要。
3、基層博物館對古建筑有傳承作用
博物館的教育功能代表了其需要擔負起教育的責任。教育職責也取決于博物館所面向的人群,這當中,以學生最為主要,他們常常是由學校或老師來組織參觀學習。
面向學生的時候,博物館的教育功能就比較突出,這時候的博物館,必須負責對他們進行必要的解說,務必使得學生們在參觀的時候,可以獲得一些新的知識。實際上,古建筑的傳承依靠的就是他們,只有一代代真的去了解并喜歡這些文化古跡,才能使得古代的藝術和文化可以不斷的傳承下去。在傳承的過程中,博物館的教育作用就尤為重要,只有讓人們真的了解了古建筑的作用,才會激發人們對其的保護意識。
三、基層博物館的文物古跡保護工作方法
1、對古建筑進行內部的改造并使用
當前,許多地方將古建筑當作博物館的建筑來使用和改造。大部分的國內博物館的發展階段,都是應用古建筑當作博物館的辦公活動的地方,包括某些經濟發展較快的地區同樣如此,更不要說部分經濟不發達的地區了。
以古建筑為活動場所可以實現一舉兩得,除了能夠節省建設成本,省去選址的麻煩,還能夠更好地對古建筑來保護,這對于博物館自身和古建筑而言,是一件都有好處的事。博物館在采用這些古建筑進行活動的同時,也對文物古跡的保護工作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2、對文物遺跡進行直接的保護
還有一些地方是在原址之上修建博物館。部分古建筑是不能夠直接用來建設博物館的,對于這些古建筑,就是在其就近或將其圍起來,建設一座博物館。
比如:部分古塔、古橋等等,是不能直接建成博物館的,只能修建博物館對它們進行保護,這一類博物館又被稱作遺址型博物館,在這方面,我國是位于世界前列的。與前一類博物館不同,這一類博物館對古建筑的保護更傾向于包圍式的保護,而且在博物館內當作其中一個展廳內的文物存在,這個博物館內常常會有許多展廳,別的展廳中,也會展示部分與這一古跡有關的文物。
3、對外宣傳古建筑的文化
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對外界進行宣傳古建筑的文化。盡管,大多數的群眾的觀點都是文物古跡的保護非常重要,不過,他們對文物古跡的認識還是不夠深刻。
據數據調查表明,知識水平越高的群體,對于文物古跡的保護認識也就越深刻,反之則不然。而想要激起人們對文物古跡真心實意的保護,就需要使人們去真正地認識文物古跡。此種時刻,就需要博物館的宣傳和教育功能了。這樣一來,就能夠縮短大眾同文物古跡兩者的距離。特別是科普教育等活動,對于博物館來講,組織起來并不是非常復雜,而且,只需要一定的場所,科普的人員,再加上一定的宣傳,就能夠吸引到很多人來參加活動。
結語
文物古跡是人類文明的重要財富,是古人留給我們的重要財產,必須受到有效的保護和傳承,在這一方面,基層博物館可以發揮的作用還很多。以后的文物古跡和博物館會是互相依賴,有機結合的,只有博物館有效發揮自身的特點,對文物古跡實施保護和修繕,才能夠更好地實現文物古跡的價值,為博物館帶來收益的同時,也為我們文明的傳承起到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