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趙孟頫是元代著名的畫家,他的畫作主要將唐宋繪畫的特點和當時元朝統治時期的時代特點相融合,形成了自己的繪畫藝術。趙孟頫以其自己的美學理論和創作實踐啟示并開創了元代及其以后熱愛國畫的畫家們的繪畫風氣,為元代以至后世的美術發展做出了功不可沒的重要貢獻。本文以趙孟頫繪畫為背景,主要探析其繪畫對元代及后世畫壇的影響。
關鍵詞:趙孟頫;繪畫;影響
在中國畫歷史的長河中,元代畫家趙孟頫給后世的藝術發展有著杰出的貢獻,影響重大,意義深遠。在歷史上趙孟頫就是一位書法和繪畫都很杰出的全才。中國畫中人物、鞍馬、山水、竹石、禽鳥、花木等題材的創作,都是趙孟頫唾手可創作出來,并且在趙孟頫的創作下都是很棒的優秀作品。尤其是趙孟頰在藝術方面的許多學習都是經過先天的素養和后天的學習培養和他走南闖北的無數經歷,都對他的繪畫和思想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
一、趙孟_繪畫對元代畫壇的影響
趙孟頫不僅是以前朝代精華文化的集大成者,更是元朝新時期藝術文化的關鍵人物、主要開拓者。他依靠自己的繪畫實力、創作實踐和繪畫理論,為全新大元時代的繪畫發展做出了巨大改變,成為了元朝初期新文化的主要開拓者。
趙孟頫一生中并未能實現其官場抱負,于是他把自己的滿腔熱情投身于藝術之中,在藝術中情感得以升華,為中國藝術史譜寫出了華美的篇章。他上承唐宋,下啟明清,成為中國藝術史上百代標程的重要人物。在繪畫上和書法上,他師法古人,薈萃眾長,并能夠自出機杼,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雖然歷史對趙孟頫人格褒貶不一,但毋庸置疑的是他在繼承先賢優良文化的基礎上大膽創新促進了元代文人畫的發展,開辟了一代文人畫新風,成為元代書畫領袖并對我國書法、繪畫藝術產生了深遠影響。只有帶有人類感情的作品,才能讓人覺得看上去身臨其境,栩栩如生,整個畫面活靈活現。這也就是當時古人趙孟頻他們所力頂的“師造化”。正是因為趙孟頻一生錯綜復雜的經歷,使他有著與一般人非同尋常的生活磨難和藝術經驗,再加上家族的影響,元朝時期的繪畫風格與方向發展都與他的關系緊密相連。
二、趙孟_繪畫對后世畫壇的影響
趙孟頫的繪畫美學觀對中國繪畫史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借古人境界,開一代藝術風氣成為藝術家的共識,其意義不僅是歷史的,也是當下的、將來的。為后世的我們借古喻今,為我們更進一步的研究中國繪畫歷史上的各個畫家、畫風等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和引導。趙孟頫以唐五代畫風為法鑒,糾正南宋險怪霸悍和瑣細濃艷之風,對后世畫壇的影響深遠。趙孟頫是元代文人畫的開拓者,在中國繪畫史上有著重要地位。他上承下溯,又推陳出新,并以其較為獨特的藝術思想和靈活多變、不拘于古法的繪畫風格,成為中國傳統繪畫史中極具研究價值的畫家。作為一位變革轉型時期承前啟后的大家,趙孟頻的貢獻還體現在對當時中國傳統繪畫理念的革新創造上。他提出“作畫貴有古意”和“書畫同源”的口號,扭轉了南宋以來工整、瑣細之風,使得繪畫轉向質樸自然之風。
趙孟頫的《水村圖》是其成熟時期作品。在這幅作品中,趙孟頫已經擺脫其繪畫藝術的模仿痕跡,將前人的繪畫技法融會貫通,慢慢幻化出自己的風格,為“游觀山水”向“抒情山水”的轉化提供了范例。《水村圖》作品中具有的蕭疏、簡遠的特征,體現出悠遠、蒼茫、放逸、脫俗的格調,引領元代山水畫的審美特征和風格。同時,《水村圖》中所體現的“古意論”與“書畫同源”論的藝術思想,也使得中國傳統文人畫的繪畫性與文化性在畫面中得到高度的統一,確立了新文人傳統。這樣的畫風和思想不但直接影響元末四大家,對后世明清畫家以及近代的畫家也有深遠影響。可以說,《水村圖》是唐宋風格的山水向元明清風格山水銜接的關鍵,它有著承前啟后的作用,在中國美術史上享有獨特的地位。元代畫壇,山水畫是主流,成名的畫家四百余人,其形成了元代山水畫的繁榮局面。由于元代統治者對知識分子的歧視和高壓,許多文人都采取隱遁的辦法消極抵抗。他們多畫墨梅、墨竹,以梅、蘭、竹、菊象征自己不隨流俗和孤芳自賞的情操,元代的趙孟頫是著名的畫馬名家。元代人物畫家不多,只有趙孟頫成就很高。趙孟頻的人物畫成就很高。
明代初年,畫院恢復,統治者有意提倡南宋院畫,推崇李、劉、馬、夏,他們的畫風支配了明初的山水畫壇。明代山水畫,派別林立,最著名的,是早期的“浙派”,中期的“吳門派”和晚期的“華亭派”。“浙派”取法南宋李唐、馬遠和夏畦,多用斧劈皴,筆有頓挫,多用干筆,水墨氤氳,渾然天成。東南蘇州一帶,人文薈萃,他們的思想和審美趣味與趙孟頻和“元四家”相似,因此,他們繼承以“元四家”為代表的文人畫風格而形成了“吳門派”,其代表人物是被稱為“吳中四家”的沈周、唐寅、文征明和仇英。董其昌是提倡文人畫最力的人,他的繪畫,筆墨極有氣勢,尤精于用墨。他本人是大書法家,又將書法的用筆用于繪畫,是典型的文人畫特色。“華亭派”雖然挽救了“浙派”“吳門派”末流的頹風,但仍以師古為事,走入了另一個極端,雖然對清代三百余年的繪畫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但也挑起了明末及清代的派別門戶之爭。明代前期院畫占據了主導地位。
明代中、后期,水墨寫意花鳥畫有很大發展,在各種現代主義此起彼伏的當代中國畫壇中,提倡高舉復古旗幟的趙孟頻繪畫美學思想似乎有些不合時宜,但是在經濟全球化所引發的世界文化藝術發展趨勢潛在的危機中,卻突顯出文化藝術保持民族特色的緊迫性和必要性。
趙孟頻在其六十八年的生命歷程中,由于改朝換代的巨大影響,也改變了它的一生,在那個時代他縱有超人的才能卻不能有政治抱負和經濟的主張,他唯有將畢生精力和才華、理想抱負都寄情于書畫詩文。只能儒雅超脫,翰墨一生。因此,其傾力深研的書畫藝術在其生命中大放異彩引領之代光耀后世。在詩、書、畫、印等諸多藝術領域開派,并在歷史上獨樹大旗,充分展現了趙孟頫在藝術方面的卓越創造精神。
趙孟頫高舉書畫藝術復古于傳統的大旗之下,將深刻的人文精神和超然的藝術家的氣質獨立于元代書畫藝術的高峰之上,他的“以書入畫,書畫相襲”的深入實踐,厘清了文人畫所具有的鮮明的特色和書畫同源的關系,并在精神境界上,彰顯了他的書畫藝術的終極目標,并且在作品中賦予了深邃的思想內涵,用書畫來承載中華民族千百年來所形成的優秀的思想文化傳統,在元代趙孟頫的筆下熠熠生輝,并對后世留下了無比寶貴的書畫藝術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