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在城市生活的節奏越來越快,人們意識到健康越來越重要,從大量的健身俱樂部的開業就可見健康產業巨大,很多人選擇了經濟實惠的跑步作為鍛煉身體的主要方式,但是大多數并不知道跑步對人體健康的重要作用?也不清楚有些疾病跟跑步有關,不適當進行,可能不會維護你的健康,反而是危害健康?以及怎樣的方式才是正確的跑步方式,本文將從以上幾點進行說明。
一、跑步對健康的作用
跑步作為很多人選擇的健身方式,除了實現簡單,對場地沒有要求等明顯特征之外,還對人體有很多好處。
1.增強人體免疫能力。
大量研究表明,適度進行跑步鍛煉可以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但是在加拿大和歐洲科學家聯合完成的一項新研究分析發現,跑步需要有適度的強度和范圍,超過一定強度的激勵活動會導致體力壓力激素提高,從而可以引發人體某些的下降。
2。防止疾病,增加壽命。
據《梅奧診所信箋》雜志刊登的研究表明,跑步可以有效增強體質及心肺功能,并且效果是所有運動中最好的,長期跑步鍛煉可以提高肺活量和單位攝氧量,尤其對于吸煙者,跑步有助于戒掉煙癮,改善肺部功能。長期跑步可以有效防止癌癥,愛荷華州立大學研究表明,每天跑步幾分鐘就可以大大降低心血管方面的疾病,還有助于控制血壓,堅持跑步對健康的益處是長期的。
3.健臀美腿,提升自信。
通過調查發現,長期堅持跑步可以增加人體臀部和腿部的肌肉,起到健美作用,同時提高自身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4.改善情緒,減輕壓力。
跑步可以使人快樂,在跑步過程中,多巴胺、內啡肽和腎上腺會大量釋放,因而跑步以后會讓人身心愉悅,緩解城市生活群體的亞健康心里。經常跑步可以促進血管擴張,激發身體5-羥色胺的釋放,讓人感到輕松,因而我們面對壓力,緊張時,可以試試去跑步。
提高腦力。長期堅持跑步可以提高智力水平增強個人記憶力。哈佛大學研究表明,跑步可以促進改善記憶善存,有益于激活大腦灰色物質增長,提高腦力行為能力。
5.治療抑郁。
美國杜克大學對兩組抑郁癥患者進行了“慢跑療法”與曲舍林藥物療法對比研究后發現,兩組患者治療4個月后,抑郁的癥狀都能明顯改善,但藥物組患者的療效完全沒有優于慢跑組。治療一年后,慢跑組患者全部痊愈,而藥物組患者的抑郁癥狀卻有加重的現象。
由于可見,長期堅持跑步對個人身體健康有極大好處,可以促進人體的身心健康,但是我們在進行跑步鍛煉是需要注意方式方法,因為有些疾病跟跑步有直接關系。
二、跟跑步有關的疾病。
1、“跑步膝”。這個是由于跑步等運動造成的膝蓋損傷,在運動員里比較常見,其典型特征就是膝蓋周邊疼痛,如果長時間下坡,或者長久保持膝蓋彎曲坐姿,尤其嚴重,但是,跑步真的會增加關節炎癥的發病率么?根據《紐約時報》發布的一項調查研究發現,只要是膝蓋前期沒有問題的正常人,跑步不會造成膝蓋關節疾病的產生,但是本身有膝蓋疾病的人群,就需要慎重。
2、髂脛束綜合征。在進行長跑過程中或者結束后,由于髂脛束與股骨外上髁的過度摩擦,可能會導致滑囊炎癥或韌帶炎癥,具體表現為疼痛或腫脹,沒有進行長期訓練,跑步時間有有限制。
3、跟腱炎。這是比價常見的運動炎癥,在籃球運動員中比較常見,比如長期進行折返跑小腿腓腸肌和跟腱承受太大壓力,可能會導致跟腱炎的發生,典型特征是跑步后腳后跟會出現輕微疼痛。
4、足底筋膜炎。該病疼痛癥狀最明顯,病因是在負重過大、行走或跑步過程中,足底肌肉受到巨大沖擊,引起局部肌肉勞損導致局部足底筋膜發炎。走路時,疼痛癥狀會加重,疼痛點常靠近腳后跟。
以上疾病,主要是大負荷的跑步才有可能導致的運動疾病,我們在進行跑步鍛煉時,需要根據自身條件選擇合適的鍛煉強度,那么怎樣跑步才是健康跑步呢?
三、如何“奔跑”才最健康
慢跑應該是我們平時鍛煉的首先,每次時間控制在半個小時左右為宜。如果跑步是競賽為目的,僅僅是為了強身健體,那么應該配置休息,否則由于鍛煉過度,身體出現損傷,就適得其反了。正常可以安排跑兩天休息一天,或者跑步三天休息一天,當然,如果是為了減肥為目的,需要每天達到對應的運動量才能達到效果,這個可以詢問專業體能教練,量身制定跑步計劃,循序漸進。在跑步時,應該遵循以下原則:
1、小步跑:降低肌肉在每跑一步中的用力強度,減少消耗。
2、不要低頭,要抬頭,雙眼注視前方,這樣不會對頸椎造成傷害。
3、雙腳落地要輕快,“下腳”過重會增加骨骼負擔;腳落地的時候,膝關節應該略微彎曲。
4、集中精力,也說是說不要一邊運動一邊看電視
5、一般情況下,以四步一呼吸為宜,并盡量始終保持這一節奏。在呼吸方式上,以鼻呼、口鼻混合吸較好。
6、長跑剛開始時,由于氧氣供應落后于肌肉的活動需要,因此會出現腿沉、胸悶、氣喘等現象,特別是經常不鍛煉的人感覺會更強,但這是正常的。如果感覺比較難受,應停下來,步行幾百米,采取跑走結合的方式。
7、忌在大霧中進行跑步鍛煉,整體空氣質量不好,特別是冬天,霧霾嚴重,在霧中含有大量諸如酸、堿、胺、苯、鹽、酶等有害物質,還附帶有一些病原微生物、寄生蟲及灰塵,在霧中跑步容易導致呼吸類疾病。
8、空腹不宜長跑。進行晨練,最好先喝一小杯糖水或少吃一些點心類的食品,不讓容易導致消化內疾病,此外,飯前,飯后也不宜進行跑步,不然會引起胃酸分泌減少,影響事物消化,長期也會導致胃病。
10、盡量不要在柏油路等硬路面上跑步。柏油路等地面較硬,長期在這樣路面上進行跑步,關節受到反作用較大,容易導致關節炎、腱鞘炎等癥,嚴重的可使骨骼發炎,同時,還容易導致扭傷。
11、跑步時忌穿皮鞋或拖鞋。如果沒有條件在合適的跑道上跑步,至少跑鞋要夠柔軟、有彈性,鞋的不合適極易造成膝關節扭傷及磨損。
12、跑步之后不要立即停下來,不然可能出現出現面色蒼白,頭暈目眩,手指發涼等癥狀,嚴重的會導致突然暈倒。正確的方式應該是先放慢跑步的速度,之后適當慢步前行,再做一些簡單的放松活動。
13、跑步后不要立即用冷水沖淋,不然會使體表已開放的毛孔驟然關閉,可能導致內臟器官功能紊亂、大腦體溫調節失常等問題。
總結:
從以上分析來看,長期堅持跑步可以促進身心健康,保障身體機能的活力,但是要有方法,方式,使用正確的方式進行鍛煉,可以杜絕不必要的運動損傷,這才是跑步健康、健康跑步之道。
參考文獻:
[1]跑步,健康嗎 ,朱沖,跨世紀(時文博覽),2011-01-01
[2]讓跑步打開健康之門 ,楊明,2011北京現代北京馬拉松科學論壇指南·文集,2011-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