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臨床中為了早期發現骨質疏松癥需實施骨密度指標的測定。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骨密度的檢測手段不斷增加,然而每種檢測手段的測定位置與準確程度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本文針對上述問題展開分析,總結各種骨密度檢測手段的特點,為臨床提高確診率鑒定基礎。
關鍵詞:骨密度;檢測手段;確診率;差異
骨質疏松癥是指機體全身的骨骼的組成與結構發生退行性的改變,以至于骨骼的硬度降低,脆性升高的疾病[1]。而近年來我國居民的老齡化問題會加重我國居民的骨質疏松癥的發生率。如果骨質疏松癥沒有早期發現和早期預防則會導致骨質疏松性骨折等多種嚴重的并發癥。在臨床中為了早期發現骨質疏松癥需實施骨密度指標的測定。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骨密度的檢測手段不斷增加,包含單光子和雙光子吸收檢測法、X 線檢測法、定量核磁共振、雙能檢測法以及PET-CT成像技術[2]。然而每種檢測手段的測定位置與準確程度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本文針對上述問題展開分析,總結各種骨密度檢測手段的特點,為臨床提高確診率鑒定基礎。
1 X線檢測法
通過骨骼 X 線法能夠檢測機體的骨密度,該手段可分為直接法、圖像測定法與光吸收法三種[3],第一種是指經直觀判斷圖像中機體的骨皮質與骨小梁的狀況對骨質疏松的程度進行大致的評估。該方法的操作便捷且不用實施測定,然而檢測的醫師需具備非常高的經驗,另外其還無法在骨質疏松的早期準確地檢測,因此已經不再應用。第二種是指應用測量尺分別測定圖像中的髓腔內徑與骨外徑,然后得出機體的骨皮質的厚薄指標。此手段雖然較為經濟且輻射程度較低,然而準確度較低,不能有效地評估骨質的具體狀況。第三種是指根據鋁和機體的骨骼原子量基本一致的特性,制作等體積且各個厚度存在一定差異的基準物,然后根據兩者對于X 線的吸收量判斷骨皮質的厚度。目前,還出現改良光吸收法,通過測定機體的非利手的中指骨的骨密度來評估機體的髖關節以及脊柱等部位的骨質疏松狀況。由于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其還同改良光吸收法聯合應用,以便于增強臨床診斷的準確性。
2 單光子吸收法
單光子吸收法是指經γ射線透過不同的骨骼結構的吸收程度判斷機體的骨密度指標。該手段能夠多次重復操作,操作便捷,對機體的輻射程度較低以及經濟性較高的特征,然而其
測定指標無法表示骨小梁的狀況,而該結構無法準確地評估機體骨骼的整體代謝狀況,也無法根據軟組織狀況的差異進行調節,所以該手段只能檢測軟組織含量相對較低的位置。該手段不能檢測在早期發生結構異常的松質骨部位,因此該方法在早期檢測時的準確度也較低。近年來,研究者將該方法進行改良,出現了跟骨檢測與圖像掃描[4],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增加檢測的準確性。
3 雙光子吸收法
雙光子吸收法是指將2類能量存在差異的放射性核素源分別透過機體的軟組織以及骨骼組織,分析各自的吸收程度,以除去機體軟組織對于檢測的干擾作用,所以該方法可應用在股骨等軟組織相對較多的結構。然而,該手段檢測所需要的時長較高,對機體會產生較高的輻射,放射源的使用次數較少,因此目前已經不再應用。
4 雙能 X線吸收法
雙能 X線吸收法的作用和雙光子吸收法基本一致,但是該方法中使用X 管而不是放射性核素源,在檢測時能夠產生2類能量存在差異的 X 射線,該方法能夠有效地減少檢測用時,降低檢測的誤差,成像具有較高的空間分辨率,同時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另外,該方法能夠檢測機體全身骨骼的脂肪與骨密度狀況,特別能夠應用于側位判斷機體脊椎的疏松狀況,其能夠使椎體和其后突部位分別進行檢測,增強臨床檢測的準確度與靈敏性[5]。近年來,該方法可作為臨床骨密度的標準,還可憑此判斷其他骨密度檢測儀的準確性。然而,該方法無法檢測存在不同骨轉換程度的松質骨與皮質骨,可能會由于骨折、血管的鈣化問題而影響檢測的準確性。
5 定量核磁共振法
定量核磁共振法是指能夠判斷松質骨與皮質骨兩者的密度手段,由于機體的松質骨的附著面與其體積的比率相對較大,因此該類骨的轉化率非常高,能夠在早期顯示骨量的狀況,早期診斷的準確性較高[6]。基于該方法的檢測儀包含顯微定量核磁共振與周圍骨定量核磁共振兩種,前者能夠檢測骨小梁等細小的組成結構的形態與空間位置關系。而后者能夠檢測橈骨松質骨與皮質骨的骨密度狀況。然而該方法會對機體產生相對較高的輻射,所以常應用在對標本的檢測。
6 PET-CT法
PET-CT 是使 PET呈現的細胞代謝狀況與蛋白質等分子影像技術同核磁共振呈現地不同組織的解剖形態、位置以及血流灌注狀況進行結合的一種方法。目前對于該方法的研究較少,仍需進一步深入分析在檢測時顯像劑的選取等問題。
目前,在檢測骨密度的方法較多,在臨床應用中需根據患者的狀況與檢測的部位選取,以便于保證檢測的準確性與安全性,還可適當地聯合不同的檢測方法。
參考文獻:
[1] 鄒毅,文重遠,管曉峰等.不同骨密度檢測方法在2型糖尿病骨質疏松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13,19(4):381-383.
[2] 李慶浩,萬柏坤,明東等.骨密度定量檢測方法及性能比較[J].國際生物醫學工程雜志,2010,33(4):239 -244.
[3] 邱蕾.雙能X射線骨密度測量方法分析研究[D].南華大學,2010.
[4] 王麗遠,吳燕,王桂俠等.骨密度定量超聲與雙能X線檢測比較[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24):7146-7147,7148.
[5] 陳妍妍,陳勇飛,廖暉等.適用于基層醫院的骨密度測定方法的探討[J].骨科,2016,(1):63-64.
[6] 李成偉,范東偉,姜佳岐等.核磁共振技術測量生物骨密度的設備及方法[J].波譜學雜志,2016,33(3):468-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