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討論心理護理對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負性情緒的影響及效果分析。方法:選取我院發生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72例,根據隨機原則分為實行常規護()理的對照組以及實行常規護理基礎上的心理護理的實驗組。對兩組患者的負面情緒的情況以及治療的效果進行比較。結果:實驗組的焦慮評分以及抑郁評分均小于對照組,差別具有統計學意義(Plt;0.05)。結論:對于發生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實行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的心理護理,可以有效的緩解患者的負面情緒,有利于患者的臨床癥狀的改善,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
關鍵詞:心理護理;功能性消化不良;負性情緒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在一年內出現12周以上的上腹疼痛,惡心,食欲不振,上腹脹等癥狀,但是經過檢測沒有發現器質性的病變的疾病[1]。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發病機制現在還不明確,很多學者認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發生與精神心理因素有重要的關系[2]。在臨床上使用常規的護理的基礎上的心理護理,可以有效的緩解患者的負面情緒,改善患者的病情。本文中選取我院發生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72例,根據隨機原則分為實行常規護理的對照組以及實行常規護理基礎上的心理護理的實驗組。對兩組患者的負面情緒的情況以及治療的效果進行比較,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發生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72例,根據隨機原則分為實行常規護理的對照組以及實行常規護理基礎上的心理護理的實驗組。對兩組患者的負面情緒的情況以及治療的效果進行比較。病例均選自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期間。其中,實驗組女性患者22人,男性患者14人,年齡在22歲到74歲之間,平均年齡在(42.3±2.6)。對照組女性患者21人,男性患者15人,年齡在21歲到75歲之間,平均年齡在(41.5±2.7)。排除標準:(1)患者有其他重大疾病,如嚴重腎衰竭等。(2)患者患有精神類的疾病,不能配合實驗實行。(3)患者患有嚴重的腫瘤的情況。(4)患者不同意進行實驗。
1.2方法 在對照組中使用常規的護理,其中包括飲食護理,藥物護理等。在實驗組中使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的心理護理。(1)護理人員使用通俗易懂的話與患者進行溝通,讓患者了解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相關知識。使患者能夠正確的對待功能性消化不良。減少患者的焦慮,抑郁等不良的情緒。護理人員主動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引導患者傾訴自身的苦悶以及對生活的不滿,護理人員要認真的聆聽患者的傾訴,并給予一定的回應。在交流中注意語言以及態度,讓患者處于一種放松舒適的狀態。(2)通過交流以及護理,可以取得患者以及其家屬的信任,并且在不影響治療的效果的情況下,護理人員需要盡量滿足患者的需求。并分析患者的情緒,根據患者的家庭以及社會的關系進行疏導。(3)護理人員需要由針對性的解釋患者的疑惑,并讓患者了解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種由于情緒,社會的綜合因素等引起的疾病。其情緒對病情的影響非常重要。護理人員向患者強調情緒在病情的發生,發展中的作用,指導患者調節自己的情緒,緩解自身的焦慮,抑郁的不良情緒。(4)護理人員指導患者選取適合的娛樂的方式,可以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從而改善負面的情緒。另外,參與集體的活動,用積極的態度面對人生,可以有效的緩解負面的情緒。
1.3觀察標準 使用焦慮自評量表以及抑郁自評量表評價患者的負面情緒,分數超過50分針對為陽性。
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7.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的方式表示,兩組間的比較采用t檢驗,治療前后數據的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頻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差異采用χ2檢驗,設Plt;0.05時,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的焦慮評分以及抑郁評分的情況 實驗組的焦慮評分小于對照組,差別具有統計學意義(Plt;0.05)。實驗組的抑郁評分小于對照組,差別具有統計學意義(Plt;0.05)。具體情況如表1所示。
2.2兩組治療后復發的情況 實驗組在半年內的復發率小于對照組,差別具有統計學意義(Plt;0.05)。實驗組在一年內的復發率小于對照組,差別具有統計學意義(Plt;0.05)。具體情況如表2所示。
3 討論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種常見的消化道的疾病,在臨床上主要表現為上腹的疼痛以及非痛性的不適,嚴重會造成營養吸收不良,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身體健康[3]。功能性的消化不良的發病機制十分復雜,根據研究發現,負面的情緒,工作的壓力,胃腸道激素等與功能性消化不良有重要的關系[4]。患者由于食欲不振導致焦慮,抑郁,而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會加重疾病,從而形成惡性循環?,F在臨床上還沒有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特效藥。根據臨床研究發現,對功能性消化不良使用人性化護理,可以有效的緩解負面情緒,改善患者的病情[5]。在護理中護理人員主動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引導患者傾訴自身的苦悶以及對生活的不滿,護理人員要認真的聆聽患者的傾訴,并給予一定的回應。讓患者了解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種由于情緒,社會的綜合因素等引起的疾病。其情緒對病情的影響非常重要。護理人員指導患者進行控制情緒,從而緩解負面情緒。陳小歡等[6]研究的心理護理干預對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負性情緒的影響及效果分析的研究結果與本文結果具有一致性,說明本文研究結果具有一定的可信性。
本文中選取我院發生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72例,根據隨機原則分為實行常規護理的對照組以及實行常規護理基礎上的心理護理的實驗組。對兩組患者的負面情緒的情況以及治療的
效果進行比較。結果,實驗組的焦慮評分小于對照組,差別具有統計學意義(Plt;0.05)。實驗組的抑郁評分小于對照組,差別具有統計學意義(Plt;0.05)。實驗組在半年內的復發率小于對照組,差別具有統計學意義(Plt;0.05)。實驗組在一年內的復發率小于對照組,差別具有統計學意義(Plt;0.05)。綜上,對于發生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實行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的心理護理,可以有效的緩解患者的負面情緒,有利于患者的臨床癥狀的改善,值得臨床使用和推廣。
參考文獻:
[1] 宋小苑,鐘慧紅,張惠珍等.疏肝健脾方結合心理護理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27):73-75.
[2] 賈碧慧,呂榮香,郭鳳英等.心理護理對功能性消化不良療效及不良情緒的影響[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3,21(9):1360-1362.
[3] 施朝明,陳黎明.文拉法辛聯合心理護理干預對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心理狀態及療效的影響[J].海峽藥學,2012,24(11):222-223.
[4] 李瓊英.心理護理聯合胃動力治療儀對患者功能性消化不良合并心理障礙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20(2):66-69.
[5] 張端香,馬錦蘭,苗霞等.針刺手法針療儀配合心理護理干預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臨床觀察[J].全科護理,2016,14(9):918-920.
[6] 陳小歡,吳志華.心理護理干預對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負性情緒的影響及效果分析[J].臨床醫學工程,2015,22(1):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