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析綜合護理干預對骨折患者術后肢體腫脹及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對2015年2月至2016年6月我院行手術治療的60例骨折患者予以分組研究,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30例。對照組行常規護理,觀察組行綜合護理干預,觀察比較2組術后肢體腫脹程度及生活質量。結果:觀察組術后肢體腫脹程度明顯輕于對照組(P<0.05),生活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骨折患者施行綜合護理干預,可明顯減輕術后腫脹程度,提高生活質量,值得臨床廣泛應用與普及。
關鍵詞:骨折;綜合護理干預;肢體腫脹;生活質量
近些年來,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工業與交通業的逐步發達,工地意外骨折和交通事故骨折越來越多,致使骨折發生率呈現上升趨勢。臨床治療主要采用手術方法,但手術治療存在不同程度的創傷,肢體腫脹就是其中一種。肢體的腫脹是由于傷后血管破裂出血及組織液滲出而致,又由于損傷周圍組織反射地引起血管壁滲透性增加而引起組織水腫,水腫可引起靜脈和淋巴回流障礙并影響正常的血液供應,從而是使肢體腫脹加劇,嚴重的可形成水泡,有時甚至覆蓋整個肢體,嚴重的可導致肌肉壞死和缺血性肌痙攣。由此看來,術后肢體若不能及時消除則不利于肢體血液循環、營養物質的供應和術后的愈合,從而影響肢體的康復進程。機體會在一定程度上主動消除創傷及手術后造成的肢體腫脹,醫療護理手段的介入可以協助阻斷腫脹的發生,或加速機體生理反應,促進腫脹消除。因此,為了提高治療效果,必須給予恰當的護理干預,以此加快患者康復。本文通過對我院收治60例骨折患者的研究,探討綜合護理干預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對2015年2月至2016年6月我院行手術治療的60例骨折患者予以研究,其中女28例,男32例;年齡18-73歲,平均(46.1±3.5)歲。將患者隨機均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30例。統計分析患者上述資料可知,2組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可予以比較。
1.2 方法
1.21對照組施行常規護理,即心理護理、疼痛護理、體位護理等。在此基礎上,觀察組施行綜合護理干預,內容如下:①認知干預:向患者說明術中腫脹屬于正?,F象,不必驚慌,之后介紹綜合護理內容、實施流程等,以獲取患者的積極配合,同時耐心解答患者的疑問。②心理護理干預:認同患者的心理應對方式,盡量滿足患者的合理的身心需求,幫助患者解除認識上的疑慮和誤區,消除心態上的焦慮和抑郁。對因恐懼、焦慮及疼痛而情緒不能自控者,可因病情需要酌情采用鎮靜止痛等藥物治療。(3)早期功能鍛煉:向患者說明早期功能鍛煉的目的,指導患者進行適量運動,促進血液循環,減輕腫脹。
1.22早期主動功能鍛煉:早期主動功能鍛煉即是指患者自身意識支配下產生的運動。主動功能鍛煉能帶動肌肉收縮、關節活動,有助于靜脈回流,是保證術后肢體迅速消腫的“零費用”法寶。在病情允許下,應鼓勵患者盡早開始患肢活動,如下肢骨折手術當天即可鼓勵患者開始足部的上翹下繃和肌肉的屏緊放松運動;上肢骨折術后當天可以鍛煉松拳握拳,但重點是一定要每個動作保持10-15秒。主動運動有助于靜脈回流,對腫脹的消除是有效的,而踝關節的主動運動可以有效加快靜脈回流速度,從而加速術后肢體腫脹的消退。同時抬高患肢,肢體遠端必須高于近端,近端高于心臟。在重力作用下,利于回流,也起到緩解腫脹,減輕疼痛。
1.23 注意飲食調養:骨折術后肢體腫脹病人應增加新鮮蔬菜水果的攝入,禁食辛辣、煎炸油膩食物,限制鈉鹽和水分的攝入,盡量避免食用含納高的食物及飲料如香腸、罐頭等等,待腫脹消退后,再逐漸增加營養攝入。
1.24認知干預:向患者說明術后肢體腫脹屬于正?,F象,不必驚慌。詳細講解腫脹發生的原因和后果,打消顧慮,引起患者的重視。耐心聽取患者的訴說和不適,增加患者安全感和信任感,同時告訴患者肢體血液循環的特點和制動后血栓形成的可能性,要遵循醫囑,配合醫護人員進行系統的功能鍛煉,做到早日康復出院。
1.3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2組患者術后腫脹程度及生活質量。
1.4評定標準
肢體腫脹評價標準:I級:患者皮膚較正常,皮膚緊張,皮紋存在;II級:腫脹患肢皮膚發亮,皮紋消失,皮溫較高,腫脹程度增高,影響功能;III級:重度腫脹時局部嚴重壓疼,有張力性水泡形成,受累的肢體變硬缺乏彈性,肌肉出現僵硬束條,甚至出現呈圓筒狀僵硬,嚴重影響肢體的功能活動.
1.5統計分析
將2組患者觀察數據錄入SPSS 19.0版統計學軟件中進行分析,用百分比、()的形式表示,并給予、檢驗,若P<0.05,表示2組比較差異明顯。
2.結果
2.1 比較2組患者術后肢體腫脹程度
觀察組患者術后肢體腫脹程度:輕度28例(93.3%),中度2例(6.7%),重度0例(0.0%),明顯輕于對照組患者的18例(60.0%)、8例(26.7%)、4例(13.3%),2組比較差異明顯(P<0.05)。
2.2 比較2組患者生活質量
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91.1±5.7)分,對照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70.8±5.2)分,2組比較差異明顯(P<0.05)。
3.討論
術后腫脹不僅會加重患者痛苦,還會影響骨折愈合。為此,必須對患者術后腫脹予以恰當護理,以此有效減輕術后肢體腫脹程度,減輕患者疼痛,加快患者康復。
在綜合護理干預中,主要是先通過認知干預,增加患者對術后肢體腫脹的認識,之后指導患者進行早期功能鍛煉,從而改善患者微循環,促進血液回流,減輕肢體腫脹。本文研究顯示:觀察組患者術后肢體腫脹程度與生活質量評分均優于對照組(P<0.05),與相關文獻報道非常相似,與此說明,對骨折患者施行綜合護理干預,可明顯減輕術后腫脹程度,提高生活質量,值得臨床廣泛應用與普及。
參考文獻:
【1】尹靜.對四肢骨折術后肢體腫脹患者進行綜合護理干預的效果觀察[J].當代醫藥論叢,2014,10(5):220-221.
【2】劉芹.四肢骨折術后肢體腫脹患者的康復護理.中國處方藥,2014(8):13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