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對比在治療老年腰椎管狹窄時實施全椎板切除術和半椎板切除術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治療老年腰椎管狹窄的患者210例,以每組105例分成全切除組和半切除組,全切除組患者實施全椎板切除術,半切除組患者實施半椎板切除術,對比兩組患者接受治療后的臨床效果。結果:全切除組優良率為91.43%,半切除組優良率為93.33%,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于老年腰椎管狹窄疾病,全椎板切除術和半椎板切除術都能夠取得非常滿意的臨床治療效果。
關鍵詞:治療;全椎板;半椎板
本文作者選擇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本院治療老年腰椎管狹窄的患者210例開展研究,采取全椎板切除術和半椎板切除術分組予以治療,分析對比其臨床效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治療老年腰椎管狹窄的患者210例,以每組105例分成全切除組和半切除組,全切除組患者實施全椎板切除術,半切除組患者實施半椎板切除術。其中,全切除組患者中男性51例,女性54例,平均年齡(69.23±8.94)歲;半切除組患者中男性53例,女性52例,平均年齡(68.92±8.75)歲。組間患者資料無差異(P>0.05)。
1.2方法
1.2.1全椎板切除術
以患者腰背部的后正中為入路,逐層的把皮膚與腰背闊肌切開,將骶脊肌向兩側剝離,使腰椎板至關節突的部位完全暴露出來,把椎弓根螺釘沿著出現病變的腰椎椎體以及下位椎體部位的椎弓根方向予以打入,將黃韌帶、一部分的關節突以及全椎板均予以咬除,骨贅清理工作完成之后進一步進行探查,神經根采取減壓處理的方式,髓核摘除之后,再將軟骨終板予以刮除,將椎弓根棒安裝完畢之后,使用自體骨骼(或進行減壓之后得到的骨質碎片)填充椎間。
1.2.2半椎板切除術
讓患者取得俯臥位,以腰背部的后正中為入路,隨著棘突的方向將皮膚切開,直至背闊肌筋膜的后層完全的暴露出來,縱形切開棘突處的韌帶,把發生病變的椎板完全暴露出來,切開骶脊肌后,將半椎板予以切除,半椎板的內側直至棘突根部均予以切除,半椎板的外側直至椎弓根內側緣均予以切除,把內膜管以及神經根完全暴露出來后,咬除椎間盤的黃韌帶,鑿除椎板內側出現增厚的骨皮質,擴大椎管,隱窩以及神經根管做進一步探查工作,對神經根進行充分減壓。
1.3觀察指標
接受治療后,對比兩組患者臨床效果。利用視覺模擬評分法進行評價(0~10分),當評分為0分時,表示無疼痛感,當評分為10分時,表示疼痛感最強烈,患者在評分時要依據自身的疼痛程度進行評價,臨床效果分為優、良、中、差四個級別,優良率=(優+良)/105*100。
1.4數據處理
SPSS17.0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學分析,當P<0.05時,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接受治療后,對比兩組患者臨床效果。全切除組優良率為91.43%,半切除組優良率為93.33%,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1.結果
對于老年人來說,腰椎管狹窄是一種十分常見的疾病,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現象越來越嚴重,這種疾病的患病率也在逐漸的增高[1]。腰椎管狹窄作為骨科的常見病,輕則會引起老年人腰腿疼痛,重則會影響老年人的行走能力[2]。而且其發病機理是多樣化的,主要是由于來老人的生理機能衰退、骨關節增生、黃韌帶肥厚以及腰椎滑脫引起的[3]。在臨床治療中,對于較重的老年腰椎管狹窄患者常用的治療方式是全椎板切除術,而對于較輕的老年腰椎管狹窄患者常用的治療方式是半椎板切除術,無論是哪種手術方式,其根本目的均是幫助患者的椎管進行減壓。本文作者選擇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本院治療老年腰椎管狹窄的患者210例開展研究,采取全椎板切除術和半椎板切除術予以治療,分析其臨床效果。結果顯示:全切除組優良率為91.43%,半切除組優良率為93.33%,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對于老年腰椎管狹窄疾病,全椎板切除術和半椎板切除術都能夠取得非常滿意的臨床治療效果,所以在治療時,醫生要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采取適合的手術方式。
總之,對于這種慢性病,雖不至于危及生命,但患者及家屬也要予以重視,做到盡早發現盡早治療。因全椎板切除術和半椎板切除術都能夠取得非常滿意的臨床治療效果,所以醫生要以患者的具體病情慎重的選擇手術方式。
參考文獻:
[1]樊宏杰.全椎板切除脊柱內固定治療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狹窄癥臨床研究[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8(12):55-56.
[2]李小斌,程俊文,周志康等.全椎板切除脊柱內固定治療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狹窄癥的療效[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6,10(11):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