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究二甲雙胍聯合門冬胰島素30對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謝的影響。方法 選取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12月治療的2型糖尿病患者104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各52例。對照組實施門冬胰島素30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二甲雙胍治療。比較兩組治療后血糖及血脂代謝水平。結果 對照組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代謝水平均比觀察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總膽固醇、總膽固醇代謝水平均比觀察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代謝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二甲雙胍聯合門冬胰島素30治療可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血糖代謝水平,提高機體糖代謝功能,提高臨床治療效果。
關鍵詞:二甲雙胍;門冬胰島素30;2型糖尿病;糖脂代謝
糖尿病是臨床較為常見的一種內分泌系統疾病,在我國具有較高的發病率。而2型糖尿病占所有糖尿病的90%,是一種高發疾病[1-2]。2型糖尿病主要是因機體內胰島素分泌出現障礙或者缺陷,導致患者出現慢性高血糖高血脂,嚴重者心腦血管等組織器功能出現障礙,危害患者生命健康。目前臨床主要以控制血糖代謝水平為主要治療原則。二甲雙胍和門冬胰島素30均是臨床治療該疾病的常用藥,并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3]。本研究將進一步探究二甲雙胍聯合門冬胰島素30對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謝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12月治療的2型糖尿病患者104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各52例。觀察組男31例,女21例;年齡32-75歲,平均年齡(59.87±12.35)歲;體質量指數18-29kg·m-2,平均體質量指數(23.75±2.42)kg·m-2。對照組男35例,女17例;年齡36-76歲,平均年齡(61.37±10.23)歲;體質量指數19-28kg·m-2,平均體質量指數(24.06±2.37)kg·m-2。兩組患者性別、年齡、體質量指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對比。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門冬胰島素30治療,用法如下:早晚總餐前皮下注射門冬胰島素30(諾和諾德(中國)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S20133006)300u/支,初始劑量為10-12u·d-1,而后可根據患者血糖水平進行劑量調整。以2-3d增加或者減少2u為宜。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二甲雙胍治療,用法如下:口服二甲雙胍片(哈爾濱同一堂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0226)0.5g,0.5g/次,2次/d,針對超重患者且年齡在70歲以下患者可給予1.0g的劑量治療。兩組連續用藥6周為一個療程,兩組均連續治療2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血糖代謝水平,包括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②比較兩組血脂代謝水平,包括總膽固醇、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LDL-C、HDL-C。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 )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血糖代謝水平 對照組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代謝水平均比觀察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血脂代謝水平 對照組總膽固醇、總膽固醇代謝水平均比觀察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代謝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2型糖尿病主要是以機體血糖代謝及血脂代謝紊亂為基礎病理的疾病,易使患者并發心腦血管疾病,威脅患者生命健康。有研究表明,導致2型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一個重要因素為心腦血管疾病,因此臨床治療中應及時進行有效治療方法實施救治,避免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4]。若2型糖尿病患者長期處于高血糖狀態,會使細胞膜上脂蛋白的有效成分發生改變,進而降低細胞膜的彈性,導致葡萄糖滲液出現,從而滲透進入細胞內的血紅蛋白糖基化,提高細胞表皮黏度。目前臨床上認為該疾病的主要發病機制是胰島素發生抵抗或分泌缺陷,而其中胰島素的抵抗對治療糖尿病的治療效果有重要影響[5]。
二甲雙弧是一種雙弧類降血糖藥物,具有較好的降血糖作用,其主要作用原理是通過加大外周圍組織對葡糖糖的充分攝取及利用,進而降低糖異生,增強過氧化物酶體增殖體激活受體γ的活性,增強強糖酵解,并降低肝糖的輸出,進而起到降血糖的作用;另一方面其還可以抑制小腸細胞膽固醇的合成及對葡萄糖的攝取,從而促進胃腸道反應,進而降低患者食欲,利于患者體質量的下降[6-7]。門冬胰島素30中包含了30%可溶性門冬胰島素和70%精蛋白門冬胰島素,可以同時滿足機體內基礎胰島素和餐時胰島素的需求,促進患者能夠盡快吸收,在30min內就可以達到峰值,從而起到控制血糖的作用[8]。本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代謝水平均比觀察組高,對照組總膽固醇、總膽固醇代謝水平均比觀察組高,表明二甲雙胍聯合門冬胰島素30治療可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血糖代謝水平,提高機體糖代謝功能,促進臨床療效增高。其原因為二甲雙胍聯合門冬胰島素30治療,兩藥相互協同作用,增強藥效,進而有效縮短血糖及血脂恢復正常值的時間,使機體血糖功能得到有效改善,使治療效果更加顯著。
綜上所述,二甲雙胍聯合門冬胰島素30治療可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血糖代謝水平,提高機體糖代謝功能,提高臨床治療效果,值得臨床應用與推廣。
參考文獻:
[1]李萌,紀立農.二甲雙胍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安全性[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4,22(4):289-292.
[2]張銘暉,高喜玲,劉曉妮.止渴養陰膠囊聯合門冬胰島素治療2型糖尿病的臨床研究[J].現代藥物與臨床,2016,31(8):1156-1159.
[3]王紅梅.甘精胰島素聯合二甲雙胍治療2型糖尿病的臨床效果[J].中國實用醫刊,2016,43(4):30-31.
[4]陳曉平,衛英,李文艷,等.中國2型糖尿病患者從預混人胰島素轉用門冬胰島素30的成本效果分析[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5,7(12):741-747.
[5]顧玲玲.洛伐他汀聯合二甲雙胍對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的影響[J].醫療裝備,2016,29(10):40-41.
[6]謝麗華.二甲雙胍聯合羅格列酮治療初發2型糖尿病的臨床觀察[J].中國藥房,2016,27(12):1629-1631.
[7]楊東明,何華偉,魯立文,等.門冬胰島素30聯合二甲雙胍治療老年2型糖尿病療效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3,22(34):3777-3779.
[8]汪發蓮,楊生仁.門冬胰島素30聯合二甲雙胍治療高原地區2型糖尿病的效果觀察[J].西南國防醫藥,2016,26(9):1067-1069.
作者簡介:姓名:楊俊 性別:男 出生年月:1981年6月28日 籍貫:湖北仙桃 學歷:本科 單位:湖北省荊門市京山縣人民醫院 科室:內分泌 主治醫師 研究方向:內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