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本文實驗的主要目是為了了解DR+PACS在社區結核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選取本社區2014年5月-2017年5月間已經確診的133例結核病作為研究主體,病患均進行了DR聯合PACS進行檢查,了解結核病的診斷結果。結果:在2014年5月-2015年5月沒有將DR+PACS聯合應用之前,有25例病患已被確診并報告。在2015年5月-2016年5月將DR應用時,有41例病患已被確診并報告;在2016年5月-2017年5月將DR+PACS聯合應用的一年期間,有67例病患已被確診并報告。結論:如果僅用DR進行社區結核病的診斷,則十分容易出現漏診現象的發生。而DR+PACS聯合應用,能夠有效的避免漏診現象的發生,提升社區疾病診斷的準確率。
關鍵詞:結核病;DR;社區;PACS;應用效果
結核病在臨床上主要是由于結核桿菌受到了感染而引起的慢性的傳染病,能夠入侵在人體的每一個器官當中,在醫學的臨床上來看,一般大多數的都是入侵人體的肺臟當中,主要的發生群體在青年人中,病因有原發性、血型播散、繼發型等病因引起的,在臨床上的表現有肺部結核、胃部結核、肝結核、腸結核等現象[1]。結核病于各個國家中都是一種極為普遍且嚴重的醫療衛生課題,還是國內政府尤為重視的焦點。為了能夠加強結核病的控制,需要加強臨床的檢查[2]。本次研究選取本社區2014年5月-2017年5月間已經確診的133例結核病作為研究主體,均進行DR聯合PACS進行檢查,了解結核病的診斷結果,大致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選取本社區2014年5月-2017年5月間已經確診的133例結核病作為研究主體,病患均進行了DR聯合PACS進行檢查,已經將經病患、肝腎功能不全、心臟功能不全、妊娠期綜合癥、精神疾病、語言交流障礙病患排除在外。
1.2方法
本次檢查主要使用數字化X線機,因為X線機有效將圖像重建、數字平掃描、圖像保存、數模轉換以及傳輸系統等技術進行應用,具有低投射X線劑量、快速、圖像細膩、高灰度分辨率和空間分辨率,并且能夠將數字化圖像永久保存。之后加裝了PACS,有效的進行遠程傳輸和會議。將2014年5月-2015年5月沒有將DR+PACS聯合應用之前的結核病病患,2015年5月-2016年5月將DR應用時已被確診并報告的病患,以及在2016年5月-2017年5月將DR+PACS聯合應用的一年期間確診并報告的病患進行對比。
1.3統計學處理
對本次研究獲得的實驗數據進行收集與整理,并將整理好的數據納入統計學軟件SPSS22.0數據包中展開處理,其中計數資料通過率(n%)表示,各組間數據對比后獲得的P值小于0.05時,表明統計學意義成立;若P值大于或等于0.05,則提示本次研究獲得的數據不具有可比性與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在2014年5月-2015年5月沒有將DR+PACS聯合應用之前,有25例病患已被確診并報告。在2015年5月-2016年5月將DR應用時,有41例病患已被確診并報告;在2016年5月-2017年5月將DR+PACS聯合應用的一年期間,有67例病患已被確診并報告。將三年的數據進行對比分析,未應用、單應用DR以及DR+PACS聯合應用的檢出數據之間存在顯著的出差距,(P<0.05)。
3.討論
結核病在人體的器官發展中其主要是以4-8周的時間作為潛伏期,大部分都是發生在肺部。在臨床的醫學中結核病結合桿菌中的數量是相對的來說比較多的,而我國又是目前結核病當中影響最大的,結核疾病在臨床上的較為常見的病因為結核桿菌,臨床上主要常見的癥狀有低熱,乏力,咳嗽,咯血等方面的癥狀,具有傳染性的疾病,在臨床上的主要傳播的途徑為人與人之間的呼吸道進行的傳播,在臨床上當人們的抵抗力下降的時候,很容易就出現在消化道中出現結核菌的入侵,而導致患者的肺部由于通過呼吸受到感染,引起原發性的結核病,在臨床上的主要表現為肺部的結核,在臨床中患者會出現咳嗽,咳痰(痰中帶血絲或者小血塊)等早期的癥狀,在臨床的治療中主要出現乏力,體重減輕,下午發燒夜間盜汗等臨床的癥狀,而肝結核為患者食欲不振,嘔吐,惡心,腹脹等現象[3]。
DR經專門計算機控制,對感應介質進行直接讀取,對X線影像信息進行記錄,同時通過數字化圖像完成記錄以及重放。相較于以往放射成像,其選擇X線探測器將以往膠片替代。DR成像系統可以通過計算機處理圖像,經計算機配置的軟件功能縮放圖像,進行圖像的測量、銳化、影像增強、圖像灰度、黑白反轉、邊緣柔化、區域裁剪等,以此對投照部位以及病灶內部情況進行觀察,經顯示屏調節灰度值,可以對某一個病灶進行局部重點觀察。相較于傳統診斷方式,DR診斷增加了主動性,直觀性更強,因此診斷有效性更高。將DR、PACS聯合應用,能夠有效的提升了各個方面的數據,通過對窗寬技術進行調節,能夠有效的經密度差別的小的性格病灶顯示,減少漏診的可能性[4]。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在2014年5月-2015年5月沒有將DR+PACS聯合應用之前,有25例病患已被確診并報告。在2015年5月-2016年5月將DR應用時,有41例病患已被確診并報告;在2016年5月-2017年5月將DR+PACS聯合應用的一年期間,有67例病患已被確診并報告。證實,DR+PACS聯合能夠解決因社區醫療設備不佳而導致漏診現象的發生。
綜上,如果僅用DR進行社區結核病的診斷,則十分容易出現漏診現象的發生。而DR+PACS聯合應用,能夠有效的避免漏診現象的發生,提升社區疾病診斷的準確率。
參考文獻:
[1] 覃朝鋒,彭華榮,程正健等.DR+PACS在社區結核病中的應用[J].中國社區醫師,2014,06(14):93-94.
[2] 田佳楓,許邦,袁磊凌等.區域PACS系統在結核病防治工作中的運用[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6,26(23):92-93.
[3] 廖慶華,鐘球,周琳等.DR系統胸部攝影在肺結核病篩查中的應用價值[J].實用醫學雜志,2013,29(8):1265-1267.
作者簡介:
姓名:房堅,出生年月:1974年10月,性別:男,民族:漢,籍貫(精確到市):江蘇省寶應市,當前職務:醫生,當前職稱:初級,學歷:本科,研究方向:PACS在社區醫療中的發展,作者單位:上海市閔行區虹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