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對頸椎牽引與關節松動手法配合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的臨床效果進行分析和觀察。方法:選取202例在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間于我院接受治療的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抽簽法對患者隨機分組,觀察組患者接受關節松動手法配合牽引的治療,對照組患者接受傳 統按摩手法配合牽引的治療,比較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和治療總滿意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98.01% vs 82.18%、99.01% vs 84.16%),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關節松動手法配合牽引治療可進一步提高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提升患者治療滿意度,推薦使用。
關鍵詞:關節松動手法;牽引;椎動脈型;頸椎病;
椎動脈型頸椎病在現階段臨床較為常見,患者常以眩暈、頭痛以及其他相關腦神經癥狀為主要臨床表現,非手術療法是治療本病的主要途徑[1-2]。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202例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為對象,分組給予患者不同治療方法后發現,接受關節松動手法配合牽引治療的患者治療效果更顯著。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以我院收治的202例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為本次研究對象,隨機分組,觀察組101例,男70例,女31例,平均年齡(49.9±5.3)歲;對照組101例,男68例,女33例,平均年齡(49.5±5.0)歲。兩組患者各項資料的比較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觀察組患者接受頸椎牽引與關節松動手法配合治療。頸椎牽引:在微電腦牽引治療儀輔助下完成,取坐位,根據患者實際狀況調整牽引重量,使其維持在7-14kg之間,調整角度,牽引力度由輕到重,以患者不感到過度疼痛且患者身體不移動為度,20min/次,1次/d。關節松動手法:采用Miatland方法行關節松動術,取俯臥位,按照從上而下的順序依次觸診患者頸椎橫突、棘突、關節突以及周圍的相關軟組織,檢查患者是否存在壓痛癥狀以及棘突、關節突位置和形態是否正常,以便準確確定病損位置和病理性棘突偏歪;完成上述操作后,理筋理順筋出槽,松解黏連、解除肌痙攣,恢復移位軟組織至正常解剖位置;側旋提推法整骨整復骨錯縫,矯正患者頸椎病理性棘突偏歪;順筋骨,重復理筋、貼復,加強理筋效果;選擇大椎、風池等穴位進行強身點穴,15min/次,1次/d。
對照組患者接受頸椎牽引與傳統按摩手法配合治療,牽引方法與觀察組患者一致,按摩手法如下:拇指平推頭部、督脈經及足少陽膽經,掌根揉后枕部,指尖推大椎穴、風池、內關、合谷等,15min/次,1次/d[3]。
連續治療10d為1個療程,兩組患者均接受1個療程的治療。
1.3觀察指標與評價標準
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制定療效評估標準[4],將患者治療效果分為4個等級,若患者眩暈等癥狀、體征完全消失,鎮眩效果達100%,工作、生活恢復正常,半年隨訪未見復發,則認為患者痊愈;若患者眩暈等癥狀、體征有效好轉,工作、生活基本恢復癥狀,鎮眩效果在60%以上,偶有復發,則認為患者治療有效;若患者未達到上述標準,隨訪期間時有復發,工作、生活受影響嚴重,則認為患者治療無效。以痊愈率和治療有效率作為治療總有效率。使用自制問卷調查患者治療滿意度,總分100分,根據得分高低將患者臨床治療滿意度分為3個等級,81-100分表示非常滿意;61-80分表示滿意;60分以下表示不滿意。治療總滿意率為非常滿意率和滿意率之和。
1.4統計學分析
使用統計學軟件SPSS20.00分析處理數據,各項計數資料用(%)表示,檢驗;各項計量資料用表示,t檢驗。當P<0.05時,認為數據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8.01%,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的82.18%,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數據見表1。
2.2兩組患者治療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9.01%,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的84.16%,組間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數據見表2。
3討論
中醫認為,血脈痹阻、氣機失暢是椎動脈型頸椎病的主要病機,臨床治療重點在于尋找有效途徑解除椎動脈的壓迫、益氣和血、化瘀通絡。關節松動手法治療本病可在促進組織局部血液循環的同時,對椎間關節紊亂進行糾正、對局部穴位感受器進行刺激,進而降低交感神經興奮,改善患者各項臨床癥狀和體征[5]。
本次研究中,兩組患者均順利完成治療和隨訪;研究數據顯示,觀察組患者治療有效率和治療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與相關研究結果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頸椎牽引與關節松動手法配合是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的有效途徑,不僅可提高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同時還可提升患者治療滿意度,促進醫患關系和諧發展,具有突出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值得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李偉民,郭琛軍,葉磊等.牽引及中醫按摩對椎動脈型頸椎病的療效及對經顱多普勒超聲和腦干聽覺誘發電位異常率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2012,9(35):124-125,128.
[2]沈奕州.推拿聯合牽引針灸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的療效分析[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3,34(4):485-486.
[3]李鎮鋒,王彩華,王麗輝等.綜合康復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的療效觀察[J].頸腰痛雜志,2013,34(2):148-150.
[4]金偉,賈東奇,李曦光等.仰臥位手法牽引在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中的運用[J].中國全科醫學,2012,15(10):1173-1175.
[5]張其兵.推拿聯合牽引針灸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的療效觀察[J].醫藥前沿,2016,6(35):351-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