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急診兒童嘔吐的臨床特點及治療等。方法:選擇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就診于我院急診的嘔吐患兒1000例為研究對象,回顧性分析其臨床資料,探討兒童嘔吐的發生原因、臨床特點及治療情況等。結果:大多數兒童嘔吐經短期(4到6小時)禁食水及對癥治療均可緩解,兒童嘔吐與年齡、群居有關,年齡與嘔吐呈反比,學齡前兒童嘔吐大多與感染相關。結論:對小兒嘔吐的發病原因進行分析,并進行科學有效的治療與干預措施,能夠有效緩解患兒的嘔吐癥狀。
關鍵詞:兒童;嘔吐;臨床分析
嘔吐為兒童的常見病,發病原因較為復雜,可以出現在消化系統疾病中,許多疾病均可以引起嘔吐癥狀[1-2],如藥物不良反應、喂養不當、食物過敏、精神因素、中樞神經病變等,本次收集的病例以嘔吐為主要癥狀。
1,資料與方法
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急診內科接診的1000例嘔吐患兒,膈疝1例(8月),甲基丙二酸血癥1例(2月),精神性嘔吐1例(9歲),腸梗阻24例(4月到6歲),嵌疝2例(2月、4月),急性闌尾炎4例,幽門梗阻6例(1月以內),藥物不良反應8例,牛奶過敏2例(6月、4月),喂養不當24例(小于2月),中樞神經系統感染5例,顱內出血1例(40天),新生兒吸允母乳誤吸血液致嘔吐4例,鼻出血引起嘔吐1例,嘔吐后出現腹瀉312例,嘔吐后出現發熱116例,單純嘔吐經禁食水及對癥治療后緩解488例,年齡集中在6月內及3到5歲
2臨床表現
所有患兒均以發作性嘔吐為主要臨床表現,并且以發作性嘔吐為主訴而入院。嘔吐為非噴射性嘔吐,均為為內容物,部分為黃綠色膽汁,部分為咖啡樣物質,部分為黃綠色膽汁混合咖啡樣物質,且在進食后病情加重,部分患兒伴有不同程度的陣發性臍周疼痛,多與體位沒有關系。部分患兒伴有血壓增高、多汗、流涎、頭痛,所有患兒均無意識改變。部分患兒伴有腹瀉、大便干燥,均無尿路刺激征與黑便。腹部無壓痛,肝脾無腫大,腸鳴音為3-8次/分鐘。
3病因分析
3.1 小于6月齡患兒主要因為消化道發育不完善,感染病毒、細菌或喂養不當時容易出現消化功能紊亂而出現嘔吐[3],另外也較多見由于先天發育異常而引起嘔吐癥狀,如幽門性梗阻、腸套疊、膈疝、腹股溝嵌疝等,也可見于先天性代酸性疾病,人工喂養的嬰兒出現牛奶過敏較見,少數病例以嘔吐為主要表現,晚發性維生素K缺乏導致顱內出血,也可以嘔吐為首發癥狀,預后差,臨床上需早期發現[4-5]。
3.2 年長兒嘔吐最常見的病因為病毒感染,主要為輪狀病毒、腺病毒、柯薩奇病毒等,其次為細菌感染引起,腸道感染性疾病容易通過接觸傳染,故而學齡前期兒童發病數較多,藥物引起嘔吐大多為大環內酯類抗生素所致,還有部分患兒因為精神因素因過分緊張而引起嘔吐[6-8]。
4治療
患兒入院后,根據患兒的具體情況給予靜脈補液治療,適當應用多潘立酮、質子泵抑制劑、H2受體拮抗劑、苯巴比妥等藥物,以緩解患兒的臨床癥狀。
5結果:大多數兒童嘔吐經短期(4到6小時)禁食水及對癥治療均可緩解,兒童嘔吐與年齡、群居有關,年齡與嘔吐呈反比,學齡前兒童嘔吐大多與感染相關[1-2]。
結論:
小兒嘔吐的病因十分復雜,而反復、嚴重的嘔吐會導致患兒出現水電解質紊亂、酸堿失衡,甚至窒息等嚴重癥狀,威脅著患兒的生命健康。并且長期嘔吐會導致患兒生長發育不良。因此,臨床上盡早對嘔吐患兒進行治療和干預。
本次1000例研究病例均為門診護士考慮內科疾病分診急診內科就診嘔吐患兒,不包括外科接診的嘔吐患兒,故而外科疾病引起的嘔吐患兒病例數少,許多內科系統疾病如泌尿系疾病、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等均可引起嘔吐癥狀,但原發病癥狀明顯,故而未采用。通過對所有患兒進行研究和觀察,本人發現,患兒的年齡、臨床特征、嘔吐的特點、伴隨癥狀等對嘔吐發生原因的鑒別和診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消化道畸形是小于6月齡患兒嘔吐的最常見原因,其臨床表現可為反復嘔吐,且伴有膽汁、糞汁、血性物質等,伴有腹脹或腹部包塊。若嘔吐物為胃內容物且不含膽汁,可考慮為幽門梗阻或痙攣;若嘔吐物內可見膽汁,患兒并表現為劇烈嘔吐,則可考慮為高位的小腸梗阻;若嘔吐物內含有糞汁,則可考慮為低位性腸梗阻。同時,喂養不當、胃食管反流、慢性腹瀉也是嬰幼兒嘔吐的常見原因。年長患兒嘔吐的常見原因為感染性疾病,急性腸炎、慢性胃炎、腸梗阻等是常見的原因,但應注意與急性闌尾炎、腸套疊等疾病進行鑒別。因此,對反復嘔吐的患兒,并且伴有明顯的消化不良癥狀,可對其進行胃鏡檢查以確診,同時胃鏡檢查也可行上消化道異物取出、息肉摘除、止血等,無需進行開腹手術,即可達到治療效果,減少了患兒的痛苦。
總之,小兒嘔吐的診斷缺乏特異性的標準,并且疾病與疾病之間容易重疊與掩蓋,因此,針對反復嘔吐的患兒應結合年齡、臨床特征等進行綜合的分析,加以其他輔助手段,及早進行確診與治療。
參考文獻:
[1]洪艷燕,趙莉,郭秀君,凌艷. 穴位艾灸干預鞍麻后病人惡心嘔吐的臨床效果分析[J]. 護理研究,2016,(34):4303-4305.
[2]王立新. 兒童腹痛患者發病原因和診斷方法探析[J]. 中國處方藥,2015,(09):140-141.
[3]李凱江. 960例新生兒外科性嘔吐的臨床分析[D].寧夏醫科大學,2013.
[4]徐明. 鹽酸托烷司瓊不同給藥方式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鎮痛惡心嘔吐的預防[D].蘇州大學,2013.
[5]姜莉,張齊放,王燕,周潔. 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化療不良反應的研究進展[J]. 上海護理,2009,(05):65-67.
[6]陳蕾蕾. 嘔吐病證的古今文獻研究與學術源流探討[D].北京中醫藥大學,2009.
[7]李永紅. 腹痛病證的古今文獻研究與學術源流探討[D].北京中醫藥大學,2009.
[8]江米足. 兒童消化系統疾病臨床研究進展[J]. 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09,(05):342-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