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房地產行業屬于高風險行業,而異地項目開發使財務風險更加突出。本文提出了異地項目財務風險控制方案,包括控制方案架構、運行機理等,通過方案的運行使異地項目財務風險控制在公司可承受范圍內,確保公司經營目標的實現。
關鍵詞:房地產異地項目 財務風險控制 控制方案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7)04(a)-079-03
房地產異地項目開發是指在房地產公司總部以外的區域從事房地產開發業務。房地產行業具有前期投入大、回收期長、受政策影響大等特點,財務風險高。而房地產異地項目開發使管理鏈條拉長,對管控能力是個巨大考驗,也使財務風險更加突出,從而有必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財務風險控制方案,使異地項目財務風險控制在公司可承受范圍內,確保公司經營目標的實現。
1 房地產異地項目開發中財務風險分析
異地項目相對于本地開發項目有著相似的財務風險,都面臨融資風險、投資風險、流動性風險、成本費用風險、涉稅風險、預算風險、財務報告風險。但其風險更加突出,表現出差異性。
(1)融資風險。房地產企業在異地獲得開發用地,必然面臨融資問題。而作為一家在異地新增的房地產開發企業,當地金融機構對其資質、信譽、還款能力等均不了解,這樣,房企在與金融機構的談判過程中,必然面臨本地企業更高的融資難度和融資成本。
(2)投資風險。房地產企業進行項目開發,對于開發什么樣類型的產品、采用什么樣的運營模式等,需要考慮當地的政治、經濟和法律等環境因素。而對于異地開發項目,對這些投資環境的了解大多不透徹,或者借助中介機構的介紹,或者通過自己獨立調查,了解的信息大多很片面。相對于本地開發企業,投資風險更容易變為投資危機。
(3)信息傳遞風險。異地開發項目管理層級增加,管理鏈條加長。日常信息溝通主要靠電話、郵件,以及定時的當面匯報,容易產生信息不對稱。作為總部企業,獲取的信息不直接、不及時,容易出現偏差。
(4)財務報告風險。財務人員能力水平的差異性,可能會導致會計處理存在差錯,總部難以及時發現會計核算的問題,從而影響財務報告的真實性。另外,有些異地開發項目,為了完成考核目標,采用財務報告作假等方式。
(5)涉稅風險。雖然國家頒布了統一的稅收法規條例,比如營業稅條例、企業所得稅法、土地增值稅條例等,但允許各地在執行這些稅收法規條例時,結合當地的經濟發展情況,制定相應的扶持或打壓政策。在進行房地產異地開發項目稅收籌劃過程中,必須要了解這些政策,對這些政策的了解程度,直接關系到異地開發項目稅收籌劃的成敗。
(6)委托代理風險。委托人與代理人追求的目標差異可能導致兩者發生利益沖突,可能面臨代理成本、道德風險。如果對代理人的行為沒有有效的監管,可能出現異地開發項目相關人員報喜不報優,大事化小事,掩蓋真相,導致企業面臨更大的風險,甚至破產。
2 房地產異地項目開發財務風險控制方案架構
房地產異地項目財務風險控制方案分別包括前期準備、風險評估形成策略、風險控制和監督改進的工作內容和工作流程,通過實施各個階段的控制從而達到異地財務風險控制目標。

3 控制方案運行機理分析
3.1 前期準備階段
這是控制方案的基礎。通過建立風險控制組織機構、明確方案中各責任主體的職責,并根據公司發展戰略和業務特點,確定公司的風險偏好和風險承受度。同時制定風險影響程度和風險發生可能性的評價標準,并繪制風險坐標圖,為風險評估做好準備。
(1)確定風險承受度。風險承受度是企業愿意承擔風險的大小。企業應建立一套異地項目財務風險關鍵指標,設定各指標的承受度及預警區間。在對異地項目財務風險進行評估時,針對各風險指標的值選擇相應的風險應對措施。
(2)確定風險“影響程度”評價標準。財務風險的發生或多或少會給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造成不良影響,企業需要加以重視,但也不必要過分驚慌,應該認真評估其影響的嚴重程度,從而作出相應的決策。企業可從風險事項對凈資產、利潤、企業聲譽、可持續發展能力等方面的影響程度劃分1~7級風險等級。
(3)確定風險“可能性”評價標準。財務風險是不確定性事項導致財務損失的可能性。按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劃分等級,在對財務風險進行評估時,可以對此事項發生的概率進行測算,進而做出應對措施。
(4)確定風險坐標圖。風險坐標圖是對財務風險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和影響程度進行評估后,將此兩個值繪制在一張圖表上,從而可以比較直觀地了解各項財務風險所在的區間,再將風險按照重要性水平進行排序,相應地采取不同的策略。

一區間表示該區域財務風險事件發生的可能性以及影響程度均很高,屬于重大風險,公司需要采取風險規避或轉移的策略,優先采取風險防范措施。
二區間表示該區域財務風險事件發生的可能性較低但影響程度很高,屬于次重大風險,公司應該在常規控制措施以外追加控制措施。
三區間表示該區域財務風險事件發生的可能性較高但影響程度很低,屬于重要風險,公司應該在常規控制措施以外追加控制措施。
四區間表示該區域財務風險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和影響程度均較低,屬于一般風險,公司不需要做特別的控制措施,應該確保常規控制措施有效執行。
3.2 形成策略階段
此階段的主要工作是對收集的異地項目財務風險信息進行整理、分析、評估,通過風險排序確定風險控制的優先順序,并形成風險控制的解決方案。同時對異地項目風險事項涉及的各業務流程進行梳理,辨識是否存在關鍵控制點的缺失,完善內部控制措施。此階段的關鍵控制點在于財務風險信息收集是否及時、是否完整;對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和影響程度評估是否適當;風險控制措施是否有效。必要時可以聘請中介專業機構進行風險事項的梳理、分析及評估,從而使控制策略更有效。
(1)編制風險分析關鍵信息清單,收集信息。異地項目公司參考公司總部提供的財務風險分析關鍵信息清單,從對項目所處的外部環境分析出發,并對自身業務流程進行梳理,收集可能對異地項目財務風險產生影響的因素。

(2)異地項目公司評估財務風險的可能性及影響程度。異地項目對收集的財務風險因素加以篩選、比較、分類,并分析判斷出財務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和影響程度,擬定相應的控制措施,報送公司財務管理部。
(3)財務管理部繪制風險坐標圖。公司總部財務管理部收集各項目財務風險信息,進行風險影響程度和發生可能性的評估,并列出風險坐標圖所在的區域。
(4)初步形成風險控制應對策略。同時對異地項目風險事項涉及的各業務流程進行梳理,辨識是否存在關鍵控制點的缺失,完善內部控制措施。
3.3 風險控制階段
此階段的主要工作是對經批準的風險控制解決方案進行實施。關鍵控制點在于控制措施的實施與跟蹤反饋,從而動態調整控制措施。
(1)對于重大風險出具《風險管理報告》,對于非重大風險及時進行提示和預警。
(2)實施經批準的風險控制解決方案。異地項目的重大風險和非重大風險的應對措施經公司管理層的審批同意后,由財務管理部負責下發各異地項目公司執行。
(3)異地項目公司實施結果須及時反饋給公司總部。
(4)公司財務管理部必須對異地項目風險應對工作進行動態監督,確保應對措施的執行。
3.4 監督改進階段
此階段的主要工作是對方案實施情況進行檢查,不斷完善風險控制方案,從而保障風險控制方案的有效性。
(1)異地項目公司每半年對財務風險管理情況進行自查,對控制措施的落實情況進行總結,編寫財務風險自查報告并報送公司財務管理部。
(2)公司財務管理部收集各項目報送的財務風險自查報告,分析各項目公司的財務風險控制工作實施情況,跟蹤重大風險控制措施落實情況,并提出改進建議并反饋各異地項目公司。
(3)公司財務管理部可建議公司聘請風險管理能力強的咨詢機構對公司異地項目財務風險管理工作進行評估,并出具財務風險管理評估和建議專項報告,以促進公司的風險管理工作得到改善和提高。
4 結語
異地項目財務風險控制方案通過對風險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評估,識別出所存在的重大風險和非重大風險,從而采取應對措施,達到控制異地項目財務風險的目的,而控制方案還有賴于使方案有效運行企業的保障措施。從總體層面來講,企業應該培育良好的風險管理文化、完善財務風險控制相關制度、健全財務風險管理信息系統,以及完善制度執行監督機制;從具體層面來講,企業應該在日常運營中加強財務管控、戰略與運營管控、成本管控、人力資源管控這些方面的能力,從而保障風險控制方案實施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劉明傳,谷福云.集團企業財務風險管理體系構建研究[J].會計之友,2015(15).
[2] 李子珺.集團型房地產企業財務風險管理問題探析[J].會計之友,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