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對青海廣播電視大學開放教育工商管理專業核心競爭力的SWOT分析,從內部的優勢與劣勢和外部的競爭與威脅四個方面進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提升青海廣播電視大學開放教育工商管理專業核心競爭力的策略,為開放教育工商管理專業的發展提供了一定的指導。
關鍵詞:核心競爭力 SWOT分析
中圖分類號:F20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7)04(a)-176-03
青海電大是一所成人院校,所以其廣義的競爭對象是開設工商管理專業的成人院校,直接競爭對象是省內三大普通高校的成教學院和在青海設立的外省普通高校的遠程教育。具體的競爭對象為青海大學、青海民族大學以及西北大學的遠程教育。在探討青海電大工商管理專業的優劣勢時,主要與其直接競爭對手的工商管理專業進行比較。
1 工商管理專業核心競爭力的內涵
核心競爭力也稱為核心能力或核心特長。這一理論最早來源于企業戰略管理,其代表人物普拉哈拉德和哈默爾在1989年發表于《哈佛商業評論》的《與競爭者合作——然后勝利》一文中提出了核心競爭力是造就和增強公司長期決定因素[1]。1990年,在《哈佛商業評論》又發表了《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一文,標志著核心競爭力理論正式提出[2]。
工商管理專業核心競爭力是以工商管理專業知識為核心,通過人才培養方案的設計、課程的設置與開發、師資隊伍的培養、科研及服務等要素的整合,能夠讓工商管理專業取得持續競爭優勢的核心能力。
2 青海電大工商管理專業核心競爭力發展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也叫做優劣勢分析法或者態勢分析法,在20世紀80年代由委里克提出。它基于內外部競爭環境和競爭條件下的態勢,將與研究對象相關的主要內部優勢、劣勢和外部的機會和威脅等列舉出來,并按照矩陣形式排列,把各種因素相互匹配起來用系統分析的思想加以分析,并得出相應結論,而結論通常帶有一定的決策性[3]。
2.1 優勢(Strengths)
優勢是指與競爭對手相比,自身所具備的能夠使其占據比對方有利形式的那些因素。
(1)學生參加學習的時間基本能夠保證。青海廣播電視大學學習形式采取的是業余時間即晚上和雙休日,利用的是學生的休息時間,只要學生能克服困難就能夠到校參加學校開設的面授課,考試一般安排在每年的1月7號左右和7月7號左右,集中參加考試,但因為考試時間集中,所以學生也可以請幾天假參加考試。而青海民族大學和青海大學采用的都是函授的學習形式,上課、考試時間都安排寒暑假,全日制時間上課,學生大都有工作,白天要上班,要上課就要請一個月的假,時間太長,單位不可能準假,因此也會影響他們上課乃至考試。西北大學的網絡教育是沒有面授課的,一切都在網上進行,學生與老師沒法面對面的交流。
(2)自主學習資源豐富。青海廣播電視大學于2000年秋季參加了“中央廣播電視大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開放教育試點”項目,建立了“天地人網相結合、三級平臺互動”的網絡教學支持服務環境,實現了遠程教學的數字化、多媒體、交互性,探索了基于網絡環境下的開放教育教學模式和教學管理模式[3]。工商管理專業開設的每門課程在網上都有非常豐富的資源,除了省校自己的資源還有中央電大的資源,除了視頻資源還有文本資源等。
(3)學習自由度大。開放教育的所謂“開放”就是指任何人都可以隨時、隨地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選擇自己想學的內容。包括教育觀念的開放、教育對象的開放、教育資源的開放、學習方法的開放、教育過程的開放等多種形式。青海電大開放教育是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一種開放教學模式,采用各種開放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取消和突破了傳統學習的限制和障礙。
(4)學生與輔導員和授課教師聯系緊密。青海電大每個專職輔導員會管理100左右的學生,而且學生在校時間和普通高校是一樣的,學習上有問題可以與輔導員或授課教師進行溝通,溝通方式除了電話、QQ、微信實時溝通外,還可以在課程論壇里討論。電大的不管是輔導員還是授課教師都實行的是坐班制,只要是正常上班時間都可以與老師聯系。而競爭對象因為是普通高校,以全日制學生為主,在寒暑假集中授課,老師上完課就結束了,學習時間短,其余時間老師更多的關注于全日制學生,很難做到與成人學生實時溝通。
(5)利用網絡的現代化課堂。如云教室、云錄播教室、直播課堂、雙向視頻、虛擬演播廳、課程制作開發室等。教師和學習者可以在這些現代化課堂開展在線面授、遠程實時教學、課程實時錄播、網絡直播教學、視頻會議及考試監控等活動。
2.2 劣勢(Weaknesses)
劣勢是指與競爭對手相比,組織內部所存在的對自己生存和發展不利的那些因素。
(1)科研能力不足。青海電大工商管理專業教師科研能力遠遠比不上青大、青海民大等普通高校。這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第一,青海電大科研起步較晚,學校對課題的資助也是近幾年才開始,工商管理專業占大多數的中青年教師還沒有成為科研的主力,工商管理團隊成立也才3年;第二,學校老師身兼數職,兼職教師除了上課外還要兼一定的行政工作,而專職教師雖然沒有行政工作,但每位教師至少要帶4門課程,所以在科研的時間很難保證。
(2)課程設置缺乏靈活性。青海廣播電視大學作為國家開放大學的一個分校,課程設置上更多的受制于國開。工商管理本科共開設19門課程(不含畢業設計、社會實踐),總學分為71,其中省開課只占了5門,共16學分,占總學分比重22.5%;專科,共開設21門課(不含畢業設計、社會實踐),總學分76,其中省開課占6門,共18學分,占總學分的23.7%。所有課程都是必修,沒有選修,即使是省開課程,也是學校安排好了的,學生無法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求進行選擇。中央電大統設課的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是所有省份和地方都是一樣的,并沒有充分地考慮各級電大所處經濟區域、學生的行業背景等特點。這樣的課程設置不利于創造性人才的成長和發展,也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活力。
(3)無學位授予資格。青海電大開放教育工商管理專業本科的學位授予是由北京工商大學授予的,從2009年至今沒有學生拿到學位證,主要原因是申請學位的學生太少,不組織學位英語考試,沒有學位證影響了學生就讀的吸引力。
(4)缺乏“雙師型”教師。我們的開放教育目標在于培養一線實用型技能人才,因此“雙師型”教師就顯得至關重要。青海電大工商管理專業共有專職教師5人,全部為碩士,教授2人,占40%,教師年齡大都在30~45歲之間,基本上都是從學校到學校的經歷,具備很強的專業理論知識,但缺乏實踐能力,具備企業管理經驗的教師不多。而普通高校的教師博士居多,即使進校時是碩士,以后也可以深造為博士,青海電大缺乏這種深造機會,普通高校的教師不坐班有充足的時間可以在外兼職積累企業管理經驗,而青海電大的教師只能在學校。
2.3 機會(Opportunities)
機會通常是指組織外部有利的條件和環境,機會稍縱即逝,過了時間就不會再有機會。
(1)國家的政策扶持。黨的十七大提出了“發展遠程教育和繼續教育,建設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的號召,為遠程教育的發展展示了廣闊的前景。2010年頒布的教育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明確提出必須高度重視信息技術對教育發展的革命性影響。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0-2020)》也明確提出要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優質資源的雄心化學習環境。國家對現代遠程教育的經濟政策是“短期國家支持、長期自立運行”。對作為遠程教育的青海電大來說,這將是一個發展的契機。
(2)青海企業快速增長。截止到2015年3月底,青海省企業48701戶,同比增長37.71%,增速高出全國平均水平16.7個百分點,注冊資金4610.46億元,增長46.68%。企業快速增長,對人才的需求也將相應的加大,這對青海電大工商管理專業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會。
2.4 威脅(Threats)
(1)競爭威脅。 從2015年~2016年的招生來看,青海電大工商管理專業,面臨競爭威脅主要來自于三個方面。
一是普通高校的成教學院,如青海民族大學和青海大學招生工商管理本科,采取的是函授的學習形式。
二是普通高校的遠程教育如西北大學遠程教育本專科都招生,這些遠程教育沒有面授輔導課,學習都是在網上進行,大部分的考試也在網上進行,只有一小部分的考試是紙質化考試,對于上班請不了假和不喜歡上課的人來說,這是最好的選擇,這部分對青海電大開放教育工商管理專業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威脅。
三是招生工商管理專業的自考學校,對于自考只要學生自己學習參加自學考試就行了,不參加任何學校組織的學習,時間上更自由。
(2)工商管理專業生源萎縮。近年來,全國電大開放教育生源萎縮、生源質量下降,作為欠發達地區的青海同樣面臨著這樣的情況,自從開放教育工商管理專業招生以來,該專業的人數一直不多。隨著普通高校的擴招,國家對高職高專政策的傾斜,這種現象更加明顯。
(3)社會認可度低。青海電大作為成人院校,學生對知識的渴望遠遠比不上普通高校的學生,有些學生入學的目的也不單純,僅僅只是為了得到一張畢業證書,因此學生的面授課出勤率也不是很高,甚至考試缺考率也很高,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也缺少相應的形成性評價和有效的教學質量監控手段,導致教學質量不高,出現了“假的真文憑”現象,社會認可度大大降低。社會認可度主要體現在人才招聘上,包括地方公務員等考試在學歷上對在職學歷的限制。
(4)經費無法滿足學科建設的需要。青海電大是省屬地方性成人高校,經費主要來自青海省政府的支持。青海省屬四大高校青海大學、青海民大、青海師范大學和青海電大,其余三所都是普通高校,所以省里的經費更多地傾向于普通高校,而青海電大的經費有限,不能滿足工商管理學科發展的需要。
3 提升青海電大開放教育工商管理專業核心競爭力的對策
青海電大開放教育工商管理專業核心競爭力的培育形成是一個長期實踐積累的結果,是一個需要根據社會發展、市場競爭和學校自身發展和新要求不斷地更新、升級和轉換的過程。
3.1 以服務地方發展為己任,明確專業培養目標
青海廣播電視大學開放教育工商管理專業培養的目標在于為青海企業培養適應現代企業經營、管理的專業型人才,不僅要掌握全面的現代企業管理理論知識,更要掌握能應用于實際的現代管理工具、管理技能,并具有豐富的管理經驗的專門人才[4],能從事各種具體的管理實際工作,具有比較扎實的管理理論基礎,較高文化素質和較強分析、解決實際管理問題的能力以及較高的組織能力。
3.2 課程設置以學生為本
課程設置要充分考慮青海電大開放教育學生的職業性傾向,因材施教。在對學生進行基礎理論知識教育的同時,要重視實踐性知識的傳授和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使他們適應教育教學的需要。青海電大開放教育學習行為包括包括導學+自學,老師作為學習的“導學者”,要引導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進一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因此課程的設置應多增設一些與學生相關的討論式課程,教學過程讓學生參與其中;在教學方法上也應該多采用案例教學,師生互動,讓學生提出解決問題的意見,從而提高課程的實效性和應用性,最終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3 加強教學隊伍的建設
(1)優化專業教師的學緣結構,加強學科梯度建設。對于教師的引進要注意避免專業上和學術上的“近親繁殖”,盡量引進來自全國各地、有交叉學科背景、有較強的科研能力和豐富工作經驗的老師。
(2)加強“雙師素質教師”的培養。青海電大工商管理專業的教師基本上都是從學校到學校的經歷,具備企業管理經驗的教師不多。學校可以通過一系列的培養方式如校內培訓、外出交流、企業實習等,來提升青海電大開放教育工商管專業一線教師的專業實踐能力,努力成為雙師型教師。
(3)建立多方合作的兼職教師資源庫。通過校企合作、校校聯合、政校協作等方式,聘請一批專業技術精湛的企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組建學校兼職教師資源庫,充分發揮外聘教師在課程開發、專業建設、實訓教學、業務指導等方面的優勢,更好地滿足成人院校日常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5]。
參考文獻
[1] 閆健.我國社會體育專業核心競爭力構成及其評價研究[J].搏擊·體育論壇,2011(3).
[2] 曹令秋.高職院校專業核心競爭力及其培養的經濟學研究[J].職業時空,2011,07(9).
[3] 葉寶林.遠程終身教育公共服務平臺學習模式研究[J].青年與社會,2013(4).
[4] 莫山農.地方高校卓越應用型工商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模式探究[J].高教論壇,2014(6).
[5] 方瑩芬.我國成人院校轉型發展的能力建設研究[J].職教通訊, 20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