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化創意產業實現商業化,可顯著提高在市場經濟中的競爭力。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為了適應世界主流的發展趨勢,進行改革與創新刻不容緩。本文以文化創意產業的相關概念為切入點,簡要分析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產業化”和“商業化”發展的方式方法,以供參考。
關鍵詞:文化創意 商業化 改革創新
中圖分類號:F04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7)04(a)-142-02
一個民族的核心靈魂來自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蘊,當前時代,來自各國的文化激烈碰撞,想要脫穎而出就必須對文化的傳承模式進行改革與創新。對于我國來說,長達五千年之久的歷史長河中,其蘊含的深厚文化也足以成為中國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支柱之一。而文化創意產業擁有所謂的商業模式,是一個比較寬泛的概念,是指為實現一個組織或公司實現價值最大化,把整體要素聯合起來,從而形成一個完整且具有高效率有其獨特的核心競爭力的一個系統。通俗易懂的說法便是一個公司或組織的盈利方向及方式,但目前我國相當多的文化創意產業單位卻處于無法盈利的狀態,尋求創新和改革的新出路已成為頭等要事。
1 文化創意產業的相關概念及內容
1.1 文化創意產業包含的內容
文化創意作為一種近現代新興產業,以其創造力為核心要素,為全球市場化經濟背景下的產物。把特色文化或文化元素以技術,創新及量化的方法面向市場營銷。文化創意產業所包含的范圍很廣泛,廣播、電視、動畫、產品的工藝設計,影像、環境與藝術、雕像、視覺藝術、電腦軟件及硬件服務等皆包含在內。
1.2 文化創意產業的起源及發展路程
19世紀40年代,開始出現文化創意產業?!拔幕a業”這一概念在我國國家統計局頒布的《文化及相關產業分類中》的概念描述為:將文化、娛樂相關產品面向社會公眾提供服務的行為以及與上述活動有相關聯系的匯合。由于文化創意產業在世界上并未有統一的定義,而國外對于文化創意產業的分類也值得我們借鑒。本著從當今中國實際出發,本文把傳媒,創新設計,文化與藝術,計算機軟件開發及硬件服務,創新類學院5類劃分為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其中文化與藝術中包涵范圍較為寬廣,如傳統媒體、傳媒產業、衣飾設計、廣告設計、原創音樂、表演藝術等。
2 商業化運作模式
美國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曾經說過:對于當今企業來說,所面臨的最大競爭不是來自產品,而是其商業模式的運作方式。關于商業模式的創新,這一源自90年代管理學的理念已經成為一個企業實現價值的核心要素,一些還未被探索到的潛在市場也是由這一理念引導發現的,以獨特視角為企業贏來全新的商業模式。雖然“商業模式”這一概念早在1950年便已有人提出,但這一概念被廣泛使用與倡導卻是一直到1990年左右時,發展至今已經作為創業者和風投者們經常提到的一個詞語。商業模式與商業創意之間有著可相互裝換的關系。在當今社會中,如何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取得上風的中國文化創意產業,以及對于外國文化產業輸入對本國文化產業帶來的運營風險及碰撞,皆是刻不容緩的問題,所以我國對于研究文化創意產業,創新及改革商業模式已經迫在眉睫。
3 文化創意產業的改革與創新方法
3.1 細致優化產業鏈,以增加產值
現今中國社會中,傳統媒體節目內容大同小異,商業模式較為陳舊等,這些根本性問題存在的主要原因便是文化創意產業的價值鏈沒有得到充分利用,重點部分“如何增值”這一部分沒有突出。例如,現今中國傳統媒體產業:電視的經營模式仍舊采用的是單點式運營,所能創造的價值增值只有節目中上下游環節才得以實現,不但加大成本投入的同時,也造成了整體資源沒有得到高效的發揮和增值。對于我國的傳統媒體產業來講,如何讓精化,質化企業產業鏈,如何充分利用現有資源,打造傳統產業電視、報刊與線上線下等充分連接,從而形成立體化運作模式,為企業的價值有效的增值,在加大媒體的影響力及核心競爭力的同時,也能為企業獲取更多的收益。
3.2 以滿足客戶的需求為發展方向
以客戶的發展需求為導向是一個優秀的商業運營模式該具備的要素,對顧客們的消費需求密切關注,為客戶提供額外的價值消費,從而贏得客戶的滿意為企業爭取競爭優勢。關于這點應經在一些發達國家的數字出版企業的發展之路上得到證實,例如向全世界的網絡開放其搜索資源,能夠提供更為快捷的服務,以實現顧客對于搜索網絡資源的各類所需的谷歌公司商業運營模式。而亞馬遜公司則從服務于消費者這一切實商業運作模式,通過創造為顧客提供更為快捷,便利的服務的數字出版平臺。以顧客的切實需要入手,重點研究企業的優勢及核心競爭力,把握市場定位,對于顧客心里的需求,引發顧客企業產品的共鳴,從而實現價值增值。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市場實例也說明了這一點,企業增值與大眾消費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
3.3 充分利用資源,強化管理
我國的文化創意產業這一市場較為單一,市場飽和度較高,所以,在精化文化創意產業的傳統業務的同時,對于同一行業中的不同業務也可多加研判,涉足。目的是讓企業擁有多方位的強大支撐。并且,由于文化創意產業涉及范圍寬廣,還可在創新商業模式這一路途中,涉足跨行跨業的交叉運作模式。例如默克多新聞公司在跨行這一方面便是行業中的佼佼者。在傳媒的各個領域默克多皆有涉及,其中包括廣播電臺、報刊、電視及節目制作等。除此之外,企業也可與投資集團的資金融合,加大資本運營,如此可保持企業的資金鏈運作流暢,也有助于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對企業未來的發展也是益處頗多。
3.4 積極開拓國外市場
文化創意產業的根本不僅只是立足于本國,只有面向世界才是長遠發展之道。例如我國前景較好的產業之一:動畫產業。在動畫市場中產量已經富裕,然而發行銷售渠道卻有待開辟新的思路。而在國外發行便不失一個全新的路徑。我國文化創意產業面向國際化市場開辟,不但能夠擴大中國傳統文化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利于贏得國際市場中的份額,也能夠讓海外版權這一全新的收益點成為我國文化創意產業中的一大支撐。
中華文化由來已久,悠久的歷史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在如今市場化、國際化這一標準下,我國文化創意產業因自身發展需求,惟有面向國際化的競爭對手,才能看到自身發展中的問題,不斷改進,才能塑造品牌形象,展示我國文化的綜合形象及核心競爭力。
4 結語
價值創造乃是商業模式的核心問題,對于實現客戶價值這一需求作為商業模式創新的核心部分,能夠對企業資源和外圍進行充分利用和整合,便得以憑此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絕對優勢。但關于對商業模式的創新及管理如何定論,也是我國在文化創意產業這一發展道路上的一項難關。并且伴隨著全球大環境的不斷改變,對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藍圖也要進行不斷地調試及改革。商業模式的創新與客戶的切實需求,在日漸嚴峻的市場中缺一不可。用科學的方式分析研判市場,步步緊跟商業模式的創新,如此我國在這一產業的道路上才能走得更遠。
參考文獻
[1] 王關義,劉希.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商業模式創新的路徑選擇[J].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報,2014(03).
[2] 鄔關榮,唐瓊,熊暉.文化創意產業商業模式創新影響因素探討[J].商業時代,2013(13).
[3] 易華,玉勝賢.文化創意產業商業模式創新動力分析[J].現代管理科學,2016(02).
[4] 黃錦宗,陳少峰.互聯網文化產業商業模式創新[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