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如今市場經濟背景下,每一個經濟主體都需要和銀行開展信貸業務,對于商業銀行來說主要的經濟風險就是信貸業務。商業銀行渴望在帶有風險的信貸業務中實現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就必須在內部控制上加強要求。本文根據筆者多年經驗以及我國信貸業務現狀,就基于內部控制的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研究這一問題展開論述,希望對我國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發展有所幫助。
關鍵詞:風險管理 商業銀行 信貸業務
中圖分類號:F8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7)04(a)-046-02
商業銀行是以貨幣和資金為主要經營對象的企業,主要起著金融服務的職能。商業銀行主要通過為企業提供信貸業務而獲得自身利益,所以說信貸業務的風險是當今商業銀行經濟管理所面臨的最大風險。現如今,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作為金融中介的商業銀行由于貨幣化、信用化和金融化的背景在市場經濟中的作用也越來越突出。這樣一來,市場經濟的迅猛發展一方面給商業銀行的發展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而另一方面也給我國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工作帶來了很多壓力。根據我國目前的信貸風險管理現狀以及內部控制,需要從信貸業務組織結構的內部控制,信貸業務信息內部控制以及信貸業務環節內部控制等多角度進行分析,從而增強了商業銀行在信貸業務風險下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1 我國信貸風險管理現狀
近年來,隨著市場需求以及經濟發展,我國商業銀行在各級分行都實現了內部結構的調整,將原本的信貸部主管信貸業務的舊體制轉變成為資產全部和風險審查部門對不良貸款處置以及對貸款風險進行評估。但是審貸部門依舊負責信貸政策的管理以及信貸資產組合風險管理的業務,對于信貸各部門的細化工作完成的還不夠徹底。從近幾年我國商業銀行出現的不良貸款概率來看,由于銀行信貸風險內部控制存在問題,在我國商業銀行運作中存在有次級類和可疑類信貸風險。長期以來,大型企業以及發展較好的企業都在公業務貸款中占據著大量的信貸額度,雖然金融危機的影響正在緩慢消除,但經濟復蘇的進程也很緩慢。在當今情形下,商業銀行就需要加上對信貸風險的管理,以保證信貸資產業務的正常發展。加強和完善商業銀行的信貸風險管理,可以幫助商業銀行在具體工作中以企業的長期發展和風險管理作為自己的發展導向,進而保證銀行的健康穩定發展。
從我國商業銀行管控方面來說,業務經營活動的依賴性較強,核心資本需要依靠政府的撥付,這是目前商業銀行普遍存在的問題。由于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商業銀行風險管理背后承擔著巨大的壓力,國有企業的不良貸款使商業銀行的發展運營受到了巨大沖擊,雖然大部分的商業銀行貸款并沒有出現較大問題,但銀行和客戶之間依舊存在負債關系,有不良貸款存在的隱患。根據股份制銀行的運營情況來看,雖然建立了一定的內部控制以及風險控制,使得商業銀行在運營和約束上有了很大成效,但股份制商業銀行雖然給銀行的管理上帶來了很多靈活性,但也帶來了諸如信貸業務資金周轉以及資金來源流動風險等潛在問題。根據我國商業銀行的發展趨勢來看,從事商業銀行的發展規模沒有達到預期目標,同時存款和信貸比例也不夠完善。換言之,就是資產的流動性沒有達到使用安全的范圍,一旦信貸風險發生了變化,那么資金的周轉就會受到影響。除此以外,工作人員的專業程度、自我約束能力、按規操作情況以及職權分配情況都需要進一步提高。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信貸風險的種類也越來越多,人們對信貸的需求也越來越多,但我國相應的法律法規、信用體系以及銀行環境等卻沒有與信貸管理機制相匹配,在我國信貸風險管理還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對于用戶信用分析以及貸款方式都需要進一步的提高和改善,而這需要我們不斷進行研究與探討。
2 基于內部控制的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
2.1 信貸業務組織結構的內部控制
只有良好的組織結構設置,才能進一步提高信貸業務的開展效率,這就要求我們進一步對組織結構進行合理的規劃,以及通過各部門之間的制衡作用來使信貸業務開展過程中的風險進一步減少。
商業銀行相關部門的設置。在商業銀行可以設置一定的風險管理部門,通過建立信貸業務風險管理的子公司來負責商業銀行的信貸業務。信貸業務風險管理可以通過對信貸業務風險的評級、對信貸業務風險管理目標的設置以及具體的指導來實現,從而使商業銀行能夠掌握各分行的風險管理現狀進行掌控。分行的風險管理部門需要對所屬的信貸業務風險進行同一管理,將下級行的信貸風險材料和向上級行的匯報評估風險在本行進行匯總。除此之外,風險管理部門對于風險的監控實現了對信貸風險的集中管理。在開展信貸業務之前,風險管理部門需要對商業銀行所面臨的風險進行動態識別,為新業務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及時對所開展的業務提供保障和進行反饋,以實現商業銀行內部監控的全方位。
商業銀行利潤的主要來源就是信貸業務,那么在商業銀行中建立與信貸業務相關的部門就顯得尤為必要。信貸業務部門主要負責信貸業務的發展,在業務方面信貸業務部門與風險管理部門是互相協調、互相合作的關系,而在環節上則呈現出相互制衡的關系。我們在對下級分行進行信貸業務目標制定時應根據高層制定的戰略目標以及下級分行信貸業務開展現狀進行分析,經過風險管理部門對信貸業務風險的評價后交由各分行進行執行。
區域性信貸審批中心的建立在集中對信貸進行審批的原則上,將信貸審批權限分配在各商業銀行分行和區域審批中心以進一步提高信貸的審批效率。區域信貸審批中心是總行在各地區各支行行使審批權的代表,通過這樣的設置可以使審批工作能夠在各地區的實際發展情況出發更好的控制信貸業務的開展,以降低信貸業務風險的出現。各分行和區域性信貸審批中心需要加上對信貸業務發展部門以及風險管理部門的了解,針對各部門提供的客戶評價進行分析,進而做出審批決定。
2.2 信貸業務信息內部控制
信貸業務會計信息控制。在信貸業務的發展過程中,我們需要加強會計部門的監督作用,制定嚴格的會計處理流程,要在貸款發放和回收過程中及時處理,保證入賬憑證的完整和賬務處理的清晰,實現會計系統對貸款整個業務流程的實時監控,使會計工作能夠真實全面的反映信貸業務的實際情況。
信貸業務信息歸集控制。在進行每一筆信貸業務時,我們必然會留下商業銀行用戶的信息以及信貸發展情況,而在信貸業務發展過程中我們也需要不斷搜集信貸業務發展材料,對可能存在影響信貸業務的發展因素進行分析,并及時采取措施以降低風險發生的可能。與此同時,需要及時對所用的信息進行存檔,以方便日后的查詢使用。
信貸業務信息的使用控制。信貸業務的信息很多都涉及到客戶或者銀行機密,所以各商業銀行應針對信貸業務材料建立起嚴格的保護措施,對于重要的信息進行授權控制,只有經過授權的個人才可以對部分材料進行查閱,同時要注意電子信息的備份,以防止因為發生意外而造成的信息丟失。
2.3 信貸業務環節內部控制
我們都知道,信貸業務是從貸款人提出申請到商業銀行對信貸業務完成評價的整個過程,具體包括了貸款申請、貸款決策、貸款審批、簽訂貸款合同、貸款發放、貸款檢查、貸款回收以及貸款業務的自我評價。
(1)貸款申請與決策。對于客戶的發展,貸款業務發展部門需要根據信貸業務的發展政策積極的開展貸款營銷策略,以吸引優質客戶。根據客戶提交的相應申請,對客戶進行風險和內控調查從而確定該用戶是否符合發展。如果客戶符合商業銀行發展客戶制定的信貸業務發展目標,那么就可以將客戶的相關資料傳遞到各部門進行風險評估,如果客戶不符合商業銀行制定的信貸業務發展目標,那么就可以拒絕該用戶。
風險管理部門可以依據信貸業務發展部門遞交的材料對優質客戶進行尋找,對于行業的選擇要具有客觀性,不要一味的追求目前發展較火的行業,這樣會激發行業間的競爭,造成商業銀行的授信集中,從而帶來較大風險。信貸業務發展部門需要加強貸款企業的聯系,利用銀行的信息資源為企業的經營發展提供幫助,加強銀行與企業間互惠互利的良好合作關系,而不是單純的借貸關系。
(2)貸款審批和合同的簽訂。貸款審批部門負責貸款的審批工作,主要根據業務發展部門和風險管理部門提交的材料對貸款是否發放進行確定,如果經過審批同意發放貸款,那么就可以將簽署后的意見交給負責的業務部門進行后援操作。
貸款合同的簽訂是一個需要有相關的法律部門以及有經驗的法律人員參與過程,在合同正式簽訂之前,需要咨詢法律部門的建議進而對合同格式的制定和合同條款的協商等過程做到有法可依,通過商業銀行自我保護意識的提高來降低因合同制定不合理造成的商業銀行損失。
(3)貸款發放以及檢查。貸款的發放需要有貸款業務部門和會計部門的協調,會計部門主要在貸款發送時做好帳務處理,在這一過程需要注意對貸款內容的再次檢查,其他部門要配合貸款業務部門以及會計部門依據貸款合同的約定來進行貸款發放,以降低貸款發放過程中因操作問題造成的風險。
在我國商業銀行信貸業務中,貸款檢查一直就是一個薄弱的環節,很多貸款業務部門發送完貸款后,沒有充分地意識到貸款檢查的重要性,并沒有加強對貸款的使用情況的檢查。風險管理部門應該在貸款發送后對貸款的企業進行定期和不定期檢查,了解貸款企業的財務狀況和行業發展狀況,根據高管人員變更和企業經營狀況進行風險分析,如果出現了影響貸款回收的影響因素,應該及時進行風險討論,并及時向上層傳遞和反饋信息。
(4)貸款回收和貸款業務的評價。在貸款到期之前,商業銀行應根據貸款合同的規定及時向貸款企業發送到款通知,并部署貸款回收工作。如果貸款可以正常收回,就要及時進行帳務整理,而對于無法正常收回貸款就需要依據企業資信情況進行分析,如果企業資信情況較好,只是因為短暫的困難而無法去進行還款,那么商業銀行就需要積極幫助企業渡過難關,以實現企業和銀行的互利互惠。如果對于資信狀況不好、故意不歸還貸款以及無法正常經營的企業,商業銀行就應該及時采取資本保全,以降低企業無法正常還款的損失。
在商業銀行完成信貸業務后,應該及時對信貸業務開展評價,以完善和補充在信貸業務開展過程中出現的內部控制缺陷,以進一步修正信貸業務內部控制。這個環節標志著信貸業務的完成,但并不意味著這一環節不重要。對貸款業務的評價有利于企業和商業銀行進一步總結這一過程中影響自身發展的因素,加強對這一環節的重視,將有利于企業和銀行更好的完善自我發展體系和經濟利益的增長。
3 結語
目前我國缺乏良好的適合于商業銀行發展的信用環境,而商業銀行對于企業信貸的監督力度也達不到要求,沒有建立健全信息的流通方式和相應的司法制度,從而使中小企業發生信貸違約的現象越來越多。而隨著市場經濟競爭的越來越激烈,商業銀行信貸業務的潛在風險也進一步加強,為此我們需要努力加強和完善銀行的風險管理以及內部控制系統,這就需要從信貸業務組織結構的內部控制,信貸業務信息內部控制以及信貸業務環節內部控制等多角度進行分析,做好商業銀行信貸業務的內部控制,建立健全信貸業務的內部組織結構,實現對信貸業務環節的內部控制以及信貸業務信息的內部控制,從而增強商業銀行在信貸業務風險下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實現商業銀行以及企業的共贏。
參考文獻
[1] 王學文,趙云蘭.我國商業銀行內控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哈爾濱商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5).
[2] 苗承雨,問曉萌.我國商業銀行信貸風險內部控制系統建設現狀及完善對策[J].金融與經濟,2009(03).
[3] 賈清顯,陳妍.商業銀行金融創新與金融風險內部控制——基于雷曼的案例分析[J].生產力研究,2010(03).
[4] 任健.我國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的思考與研究[J].金融經濟, 2012(9).
[5] 楊躍勛.淺析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J].經濟視野,2014(4).
[6] 劉鐵錘.論基于內部控制視角的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J].經濟研究導刊,2013(24).
[7] 段斌,王中華.股份制商業銀行中小企業信貸風險管理的研究[J].現代管理科學,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