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階段,溫州市生產性服務業發展迅猛,已成為溫州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與省內其他先進城市相比,還存在著市場化程度不足、供給需求錯位、服務人才短缺等問題。本文從溫州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現狀及城市間的對比研究入手,深入剖析制約發展的主要因素,就如何在新常態下進一步推動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的協同發展提出相應的對策與建議。
關鍵詞:溫州 生產性服務業 協同發展 供給側改革
中圖分類號:F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7)04(a)-139-03
近年來,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之間的融合發展趨勢愈加明顯,兩者的協同效應已對世界產業格局和區域經濟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2014年8月,國務院出臺的《關于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指導意見》就十分明確地提出: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已經成為保持國民經濟健康持續發展的重要增長點,是提高整體競爭力、促進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重大措施。目前,溫州制造業發展迅速,已經成為溫州亮麗的一張城市名片。但不少原本以勞動密集型、低附加值和低層次技術為主的制造企業在面對不斷變化的國內外市場需求和越來越嚴峻的同行競爭時困難重重,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戰。因此,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加快溫州市制造業結構轉型升級是目前溫州實施供給側改革必須要認真對待的重要課題。
1 溫州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現狀及城市間對比分析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溫州的生產性服務行業呈規模化和專業化發展,已經成為溫州市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點,并且與溫州制造業的發展并駕齊驅,相輔相成。從2011年至2016年,溫州市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由1694.1億元增到2793.9億元,從發展速度上看,溫州生產性服務業年均增長率超過10%,快于同期GDP的增長。但是,與同省先進城市如杭州、寧波相比,溫州市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水平相對落后。根據2016年的統計數據,溫州市的生產性服務業不僅從增加值總量上低于杭州、寧波兩市,僅相當于杭州的41.3%、寧波的69.8%,而且從增長速度上也少了將近1.8%和0.2%。三地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比較如圖1所示。
在生產性服務業的幾大行業當中,包括資本服務業(用金融業數據近似)、物流服務業(用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批發和零售業數據近似數據近似)、信息服務業(用電商服務、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數據近似)、知識技術服務業(用科學研究、技術服務業數據近似)等,從2011年~2016年的相關數據來看,生產性服務業的幾大行業的增加值均不同程度地低于杭州、寧波。同時,溫州市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很不均衡,仍以金融行業、房地產業、批發業及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等傳統服務行業為主,與生產性服務業發達地區以電商服務業、證券業、軟件業、咨詢業、高新科技業等新興行業為主的產業結構存在著很大差距。就三市的相關數據比較來看,2016年,溫州市的傳統服務行業增加值占整體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的占比超過八成,而新興服務業則占比偏低,與杭州寧波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尤其在電商服務領域,與杭州相比,溫州的劣勢更加明顯。2016年,杭州的信息服務業增加值為1618.58億元,寧波為268.32億元,而溫州的增加值為132.36億元。由此可見,目前溫州市生產性服務業內部結構急需調整優化,應大力挖掘其發展潛力,以促進與制造業的協調發展。三地生產性服務業分行業增加值比較如圖2(a)~2(d)所示。


2 制約溫州市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主要因素分析
近年來,溫州的生產性服務業發展較快,但與同省杭州、寧波等先進城市相比,在發展規模和產業結構上存在著不小的差距,依然面臨著一系列制約因素。
2.1 生產性服務市場準入門檻高,市場化程度嚴重不足
目前,生產性服務市場準入門檻仍然過高,雖然在交通運輸、會計咨詢以及科學研發等領域已具有較高的對外開放程度,但在一些關鍵領域仍存在較多的限制,例如民資及外資在電信、銀行、航空運輸、廣播傳媒等領域存在著準入資格、進入形式、股權比例、業務范圍、地域等不同限制。生產性服務業市場化程度嚴重不足,不能及時反映市場需求。一是一些國有壟斷服務行業發展尚未真正形成產業化。一些跟制造業密切相關的國有壟斷生產性服務行業本身缺乏市場開拓和發展的能力,缺乏與制造業的聯動效能,往往是依附于政府部門而生存,不能很好地服務于制造業、服務于社會。例如,溫州市的某些部門應上級要求所設立的公共信息平臺或者商務平臺,建設投入使用后長期沒有更新信息,也沒有人員進行維護,沒有真正體現價值,服務社會。二是價格形成機制尚未進一步市場化,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價格壟斷,服務產品價格的市場化改革進度緩慢,突破某些特殊既得利益集體的藩籬仍需時日。例如,從鐵路民航票價到銀行利率調整,許多生產性服務產品價格仍未由市場決定,缺乏市場自我調整機制,其價格往往不能及時有效地反映市場的真實供求關系。同時,由于關鍵服務行業的價格壟斷及市場競爭的缺乏,生產性服務業的優勝劣汰和自身發展往往受到阻礙,也無法真正有效地同制造業進行協同發展。三是一些企業內服務部門尚未社會化、市場化,服務資源尚需開發和整合。目前,溫州許多企業內部都設置有眾多的服務部門,如售后服務部門、技術開發中心、市場調研機構、信息咨詢部門等,但是有些服務部門缺乏市場開拓能力,長期以來很少有向社會提供技術和咨詢服務;同時也缺乏將這些服務資源進行統一聯系和整合的部門和平臺,這在一定程度上妨礙了生產企業服務部門的發展壯大。
2.2 生產性服務業的服務供給與制造業實際需求錯位,難以形成合力
大量生產性服務業的服務供給與制造業實際需求錯位,例如,在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方面,由于現行的科研申報管理轉化政策尚不完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很多科技成果僅僅停留在發表論文、提供實驗室成果階段,沒有與社會企業的實際需要相掛鉤,缺乏進一步產業化、市場化的動力。另外,在金融行業方面,目前中小企業,尤其是現代科技企業和高新制造企業普遍遇到的一個實際問題是融資貴、融資難、融資周期長,這極大地阻礙了這些企業的發展;同時,大量的銀行信貸提供給了國有大中型企業和大型房地產企業。當前,溫州的房地產發展迅猛,各家國有或者民間金融機構對房地產市場的信貸獨有情衷,其杠桿率屢屢突破新高。而真正需要貸款的小微民營企業,尤其是制造型企業很難從銀行得到融資。金融業的厚此薄彼及相對供給不足將嚴重阻礙溫州產業的轉型升級,削弱民營企業作為溫州經濟的支柱地位,甚至會造成產業“空心化”和資本“空轉化”,這應該引起大家的重視。另外,我國的風險投資運行機制尚未成熟,沒有有效地形成對現代科技企業的支撐作用。在歐美發達國家,風險資本的運行市場和管理機制相對完善,新興高科技企業往往能得到風險資本的支持和青睞,這一方面極大地促進了科技成果的商業性轉化,推動了知識密集型制造企業的迅速壯大,同時也促進了風險資本企業的發展,形成了良好的生產性服務業和制造業協同發展局面。
2.3 生產性服務業人才匱乏,專業素質有待提高
生產性服務業是知識與技術密集型產業的主要組成部分,其發展對人力資本都有著較高的要求。當前,尚缺乏行之有效的人才培養和引進機制,人才供給結構與市場需求結構信息往往是不匹配的,一方面有些傳統行業的人才培養供過于求,而另一方面市場對某些人才的需求,特別是對高科技服務、現代物流、會計管理、信息咨詢、廣告傳媒等高素質專業人才的需求長期得不到滿足。例如,在現行高等院校的專業設置中,生產性服務類專業設置時間較晚、數量偏少,不能及時符合市場對人才的需求,不少新興行業,如VR虛擬現實、智能機器制造等高科技領域目前缺乏對口的專業設置。另外,現有生產性服務業從業人員很多是由其它專業轉換而來,專業素質有待提高,尤其是具有國際水準的高層次服務及管理人才嚴重短缺,例如,近年來,溫州電商產業的硬環境發展迅速,涵蓋了很多的電商園和創業基地,但是由于缺乏服務配套措施及高水平的運營和管理服務團隊,溫州電商產業的軟環境尚未成熟,不少落成的電商園和創業基地的招商引資常常遇到困難,其空置率相當嚴重,這也是去年溫州的信息服務業增加值不及杭州的十分之一的原因之一。
3 促進溫州市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目前,正值溫州市實施制造業供給側改革的關鍵期,也是促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突破期,我們應抓住機遇,加大對生產性服務業的扶持和改革力度,促進其健康快速發展,保持好與制造業協同發展的大格局、大趨勢。
3.1 明確互動關系,制定長期戰略目標
當前,國際經濟活動的中心已經由制造業轉向服務業,兩者相互依存,互動密切,這已經成為經濟高速健康發展的新標志。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之間需求依存度的不斷提高,將大力促進兩者的規模化和市場化的發展,從而形成兩者之間的良好互動關系。例如在服務外包方面,相關數據統計表明,采用商務流程外包的溫州企業可平均節省生產流動成本超過10%。制造業企業將自己不擅長的業務外包給專門企業,甩掉包袱,集中企業主要資源于生產制造主業,這將大力增強企業向心力和核心競爭力;同時這種市場需求又培養出一大批優質的服務外包企業,促進了服務外包行業的發展。因此,溫州想實現跨越式發展,就必須把兩者的發展有機地結合起來,要明確不同時期支持發展的重點行業,制定出生產性服務業的長期戰略目標,不斷強化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的互動效應。
3.2 強調自身優勢,規劃重點發展方向
在規劃生產性服務業重點發展方向方面,溫州市應該要注重立足自身條件,強調自身優勢,全面促進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一是憑借溫州民間資金雄厚的優勢,重點發展 金融服務業。要大力打造區域性金融中心,堅持金融行業市場化和專業化的改革方向,進一步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大力提升金融資源配置水平和效率,增強金融有效服務實體經濟能力,不斷地推進金融產品創新,活躍金融市場供需雙方的互動協同,為眾多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金融支持。同時,要加強金融市場的監管,做好風險管控和預警措施。二是要借助溫州的交通樞紐優勢,重點發展物流服務業。溫州地處“長三角經濟帶”和“海西經濟區”交匯處,運輸條件優勢得天獨厚。因此,要進一步加強物流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和建設綜合性物流園區,加快推進物流節點設施建設,全力打造溫州區域性物流中心地位。同時,要加強物流信息交互和共享,推進物流行業信息系統建設,共同搭建面向制造型企業的物流信息服務平臺。三是立足溫州外向型經貿發展現狀,重點發展商貿服務業,加強國際合作。要加快推進電子商務園區、外貿綜合服務平臺、“單一窗口”等開放平臺建設,全面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充分發揮溫州豐富的僑胞資源,完善以海外溫商營銷網絡為重點的境外營銷和服務網絡,支持境外商品市場轉型發展。鼓勵本土企業參與收購國外企業,吸收先進技術,擴充銷售渠道,提升產品技術含量,同時注意降低物流成本,規避貿易壁壘。
3.3 完善服務體系,保障行業健康發展
一是完善基礎設施支撐體系,保障生產性服務行業的健康發展。要鼓勵各方力量加大對生產性服務業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投入和資源整合,完善重大基礎設施資源的共享機制和分配措施,要形成合力,為生產性服務企業提供全方面的服務,同時也要注意重復建設、資源利用率不高等問題。例如,在推進溫州電商產業基礎建設方面,要充分發揮園區在集聚發展、規范發展、創新服務等方面的集中優勢,同時相關部門要明確責任,簡化手續,便捷服務,實現“一卡通”、“路路通”。二是不斷完善人力資源保障體系。相關部門和高等院校要樹立起面向市場的理念,堅持以就業為導向,以市場為驅動,加快設置一批與生產性服務業密切相關的緊缺專業,大力培養復合型的高素質人才,同時要完善人才配套措施和人才引進政策,要解決引進人才在稅收、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后顧之憂,全力保障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所需要的人力資源。
參考文獻
[1] 關于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指導意見[Z].國發〔2014〕26號.
[2] 杭州、寧波、溫州三市在2011-2016年期間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EB/OL].中國統計信息網,http://www. tjcn.org/.
[3] 溫州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溫州調查隊.溫州統計年鑒2016[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6.
[4] 周靜.我國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的互動效應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5] 駱嫕.浙江省生產性服務業效率評價及影響因素研究[D].寧波大學,2013.
①基金項目:浙江省教育廳科研項目資助(Y201534783)《溫州市生產性服務業和制造業互動分析及對策研究》。
作者簡介:葛丹(1981-),女,漢族,浙江省溫州市人,講師,碩士,主要從事服務經濟與貿易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