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從培養未來社會人的角度來看,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的隱性知識分為技術技能領域的隱性知識和人文領域的隱性知識兩大類型。技術技能領域的隱性知識又可以分為會計實務操作、會計賬務控制技術、財務團隊管理3種類型。設計和組織包含隱性知識培養的高職院校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是提高高職院校會計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措施。
關鍵詞:高職 人才培養模式 隱性知識
中圖分類號:F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7)04(a)-189-03
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是實操性要求很高的專業,學生必須經過嚴格的實踐訓練才能掌握從事實際會計工作所需要的技術技能。由于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學生畢業后3~5年從事的實際工作經常與資金活動相關,也能夠通過自身會計工作形成的信息影響其他人的行為和決策,所以要求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學生要具有很高的職業道德操守。實踐操作技術技能與職業道德操守都需要內化為人的自覺意識,進而成為隱性知識與行為習慣。因此,研究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教學中隱性知識形成規律,對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 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教學的隱性知識類型
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教學存在多種類型的隱性知識。從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培養未來社會人的角度來看,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的隱性知識分為技術技能領域的隱性知識和人文領域的隱性知識兩大類型。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技術技能領域隱性知識主要由實踐課程教學來培養;而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的人文領域隱性知識培養大多數通過校園文化、學生社團活動、社會實踐鍛煉以及一部分素質選修課程來完成,實踐課程教學只是輔助其他培養方式來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人文領域隱性知識。因此,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教學的隱性知識培養內容主要是技術技能領域內的隱性知識。
高職院校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的技術技能基本要求是學生畢業后5年內能夠勝任初級到中級的會計相關工作,包括企事業單位的出納、會計核算、稅務核算、審計助理、會計主管等崗位,部分學生能夠在畢業后5年成長為財務經理。這就要求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教學能夠為學生畢業后5年提供實際工作所需要的技術技能支持。高職院校會計學生畢業后最初從事的工作主要是出納、納稅申報、車間成本核算、賬務資料整理、審計資料整理、收銀等工作,這個階段工作所要求的隱性知識主要是對基礎會計實務技術技能的潛在意識;經過幾年發展后將會從事總賬、報表編制、財務預算、內部控制審核、稅務籌劃等工作,這個階段工作所要求的隱性知識主要是對具體會計業務核算、控制和信息反映的潛在意識;部分學生能夠帶領團隊完成整個中小企業的賬務處理、財務管理和審計工作,他們還需要管理團隊內人際關系、協調部門間關系、判斷內外部業務環境、做出財務決策和經營管理決策建議的潛在意識。因此,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教學的技術技能領域隱性知識應該分為3種類型:(1)會計實務操作相關隱性知識;(2)會計賬務控制技術相關隱性知識;(3)財務團隊管理相關隱性知識。這3種類型隱性知識構成了高職院校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的基本要求,能夠達到畢業后從事會計職業工作發展所需要的技術技能領域的隱性知識。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教學需要根據3種不同類型的技術技能領域隱性知識特點構建不同的教學環境、采取不同的教學內容與方法。
2 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應構建包含隱性知識培養的人才培養模式
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教學是人才培養中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設計和組織包含隱性知識培養的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教學是提高高職院校會計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措施。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教學需要兼顧考慮輔助人文領域隱性知識培養要求,重點根據不同類型技術技能領域隱性知識特點來進行實踐方案設計和實施。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教學的核心是實踐教學課程體系。
當前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實踐教學課程體系主要包括單獨開設的會計賬務手工實訓、會計軟件實訓、納稅申報與審計實訓、畢業綜合實踐等課程,以及基礎會計實訓、財務管理實訓、成本會計實訓等在課程內的實訓環節。此外部分高職院校通過學生組織會計協會、ERP協會等學生社團方式開展技能競賽訓練實踐。
從當前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實踐教學課程體系來看,應該可以通過改進教學內容和方法來構建基于隱性知識的教學體系。隱性知識不僅是顯性知識的源泉、出發點,而且還是顯性知識最終運用于實踐的落腳點。隱性知識元素的教學往往伴隨顯性知識的教學實施而同步完成,同樣在實施隱性知識的教學過程中也會伴隨著顯性知識教學活動,兩者具有共生性。但是如果在顯性知識教學過程中沒有注意其中包含的養成學生隱性知識的教學內容,而忽視一個具體教學活動可以培養隱性知識的情況,任由學生個體自主發現和習得隱性知識,那么將會大幅度降低教學活動可以產生的隱性知識培養效果。因此,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構建包含隱性知識的教學體系應將隱性知識元素納入教學內容,把隱性知識培養作為教學的目標之一。促使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構建包含隱性知識的教學最重要的手段是建立對教學的隱性知識培養質量評價。
3 湖南汽車職院會計專業隱性知識人才培養改革探索
3.1 建立了適合隱性知識培養的課程體系和知識結構體系
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實踐教學隱性知識培養質量評價重點是考核實踐教學過程學生獲得隱性知識的效率與效果。為此,我們在湖南汽車職院開展了會計專業隱性知識人才培養改革探索,建立了適合隱性知識培養的課程體系和知識結構體系,具體如圖1所示。
3.2 制定了科學的隱性知識培養質量測評方案

在實踐過程中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教學的隱性知識培養質量評價應該采取項目評價制來進行考核,具體考核程序與內容有:(1)事先由專家對會計專業教學團隊擬定的包含隱性知識的會計教學方案是否合理性與可行性進行考核,給出方案實施可能產生的隱性知識培養各種程度效果。(2)事中由學校教學管理部門根據擬定的會計教學方案對會計專業教學過程進行全程監控,確保實施過程符合擬定的方案,對出現的偏差及時進行糾正,對實際情況發生變化需要調整原定方案的情況邀請專家審定新的方案。(3)事后由學校教學質量監控部門組織行業專家與教育專家擬定會計專業教學隱性知識調查,通過問卷、訪談等多種形式測評學生通過教學獲取隱性知識的效果,以判斷隱性知識培養質量,同時收集學生和教師的反饋建議。會計專業教學團隊在擬定下一輪包含隱性知識的專業教學方案時應該考慮上一輪專家事后測評和師生反饋建議。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教學隱性知識培養項目制質量評價如圖2所示。

通過有意識地擬定包含隱性知識的高職會計專業教學方案,采取科學的隱性知識培養質量測評方案,能夠有效地引導師生在實施教學過程關注隱性知識的培養,促使教學面向未來社會職業工作和社會生活需要的隱性知識。經過兩年的實踐探索,課堂教學質量有較大幅度提高,畢業生滿意程度提高15個百分點,參加湖南省會計技能大賽連續兩年位居理工科高職院校第一,95%以上的學生通過會計從業資格證考試,相比之前提高5個百分點,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才培養質量。
參考文獻
[1] 鄒德軍,董英娟.產業升級視域下美國職業教育的變遷及啟示[J].中國商論,2015(17).
[2] 劉華初,王東旭,由鋒.“做中學”與科教協同培養:隱性知識管理視角[J].學術交流,2014(10).
[3] 王重陽.隱性知識對大學生信息認知的影響[J].云南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4(04).
①基金項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基金項目“基于隱性知識培養的高職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以會計專業為例”(15C0715)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