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婧
摘 要:培養操作型和應用型的人才是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首要任務。教育改革日新月異,教學模式也在發生變化,這就要求高職院校教師適應當前改革形勢,推廣并實施分層次教學,以提高英語教學的質量和水平。
關鍵詞:高職英語;分層次教學;因材施教
一、高職院校推廣分層次教學的必要性
分層次教學實際就是根據學生入學時英語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在教學中依據教學大綱的培養目標,分級分班并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根據大一學生入學時英語水平的高低實施分層次教學,首先教師必須要端正態度,盡量兼顧到每一位學生,以提高教學質量為目的進行有層次的教學,讓每一位學生的水平都能得到提高。
最近幾年,我國高校一直在擴大招生規模,雖然入校學生數量有了顯著增加,但是新生的成績卻差異很大,特別是英語成績。通過對比研究發現,高職院校的學生學習英語時主要有下面幾個問題:基礎知識不扎實;學習英語時缺乏自信;部分學生在口語表達上問題較為嚴重;同時,寫作能力比較薄弱,很多學生在寫作中經常會出現詞語運用不當、字母拼寫錯誤以及語句結構混亂等。因此,學生要牢固掌握基礎知識,這對高職院校英語教學水平和質量提出了更進一步的要求。如果還是一味采用傳統教學,將很難做到對學生的全面兼顧,勢必會造成兩極分化。所以,改進教學方法,改善教學內容已經成為當今高職院校英語教學的重中之重。
高職院校的生源主要來自一些普通的高中、職業高中和中專,生源地的不同導致學生的文化水平和專業素養參差不齊。學校在分班的時候把成績高低不同的學生分到同一個班,教師在授課時又采用同樣的教學方法,久而久之,學生之間的差距拉得更大。基礎相對較差的學生會覺得上課對于他們來說有著無形的壓力,基礎相對較好的學生會覺得課堂上的知識點滿足不了自身學習的需求。這種情況很不利于培養高素質和高技能人才的計劃以及目標的實現,所以,教師在教學當中實施分層次教學是很有必要的。
二、實施分層次教學的操作方法
教師在實施分層次教學前首先需要明確分級的情況和分級標準。在剛開學的前兩周,應該有相關人員組織對新生進行摸底檢測,并將學生的英語技能檢測結果與高考分數結合起來,根據學生的綜合水平來分班。
把成績較好、成績中等和成績較差的學生分為A、B、C三個等級。依據要求,A班的教學目標是提高學生英語應用能力并且通過全國高等學校英語能力A級考試,以此來安排課程;B班主要是提高學生基礎知識并能通過全國公共英語等級能力測試PETS三級考試來安排課程;C班則是以通過PETS二級,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來安排課程。在新生上課之前,教師應該先將培養目標以及學習方式給學生做一個大概的介紹,如在課堂上需要準備哪些工具書、參考書等,讓每個學生都能明白初高中英語和高職英語在學習上的本質區別和教師教學上的區別,并對高職英語的學習有一個大致的了解。
開展分層次教學,不僅要在授課方式上做適當調整,同時也應該使用不同的教材。對于成績較好的A班,應該注重他們在英語綜合能力方面的教育和培養。而B班要把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方法作為目標,并且讓他們學會鞏固基礎知識。C班主要是幫助學生重新學習基礎知識,并注重學習興趣的培養。教師在準備教案和設計教學內容時,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不同方法,記錄和分析學生掌握程度,及時改進和調整教學方法和進度,以保證教學目標順利實現。
三、實施分層次教學的意義
針對學習程度不同的學生,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也不盡相同,因此,教學效果也會有所不同。實踐證明,在實行分層次教學后,我校學生不僅在平時考試中整體水平有所提升,在考級考證方面的通過率也提高了不少。
實施分層次教學,在教學中把學生能力的培養放在第一位,使得教學質量得到了很大提高,這也成為了當前英語教學改革當中的一大特色。在教學中,教師一般采用多媒體教學,教學方法也更加多樣,教師采取和學生互動的方法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和活動中。在這期間,教師也應多留意學生的學習習慣,并仔細分析,幫助他們克服膽怯心理,糾正不良習慣,端正學習態度。在教學當中,教師應著重講授重點,讓學生做到學以致用。以前的教學方法都是教師教學生聽,不同水平的學生領悟程度各不相同,而分層次教學使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聽懂學會,極大地提高了他們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也提高了英語教學質量,在一定程度上是當今高職院校英語教學的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