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瑩瑩
摘要:英語是全世界通用的語言。在我國,英語是第二種語種,因此,近年來英語學科的教學被人們所重視。對于英語學科來說,包括“聽、說、讀與寫”四種能力,其中,英語中的口語能力較低,本文針對這一問題展開分析,探討在高中英語口語的教學過程中涉及到的情感因素,在高中英語口語教學中存在的情感障礙,以及在高中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情感教學措施。
關鍵詞:高中英語;口語教學;情感因素;策略
在高中英語口語的教學過程中,教學水平的高低受多種因素所影響,包括高中學生的認知能力、教學的環境氛圍以及各種情感因素等[1]。在高中英語水平需要具備的聽、說、讀和寫四種能力中,口語受情感因素的影響最強烈[2]。積極樂觀的情感因素能夠改善高中英語口語的教學水平,提高高中學生的學習能力;但是,消極悲觀的情感因素能夠阻礙高中英語口語的教學,干擾高中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的提高。以往的高中英語口語教學僅僅是追求死記硬背以及重復訓練,沒有注意到在高中英語口語教學過程中存在的情感因素,造成教學水平的嚴重不足[3],而納入高中英語教學的新課標的情感因素需要值得重視。
高中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是教師在相關課程的教學中沒有充分重視情感因素的影響,高中學生的各類心理障礙使得其英語口語對話的自信心缺乏。學生們只是被迫的英語口語交流,效果較低。可見,教師在英語口語的教學過程中,需要實時地關注學生們的情感狀況的改變,及時地改變與調整教學的理念、模式以及措施,將情感因素融入高中英語口語的教學過程中。因此,高中的英語口語教師需要充分地增強學生們的積極樂觀的情感因素。
一、在高中英語口語的教學過程中存在的情感問題
1、學生對于英語口語學習有焦慮和緊張的情緒。在高中英語口語的學習中,大多數的高中學生會產生焦慮與緊張的情緒,一旦口語表達出現失誤,則會更加緊張,甚至有不想再開口的消極心理。焦慮的情緒會使得學生更加害怕與不安,可能會使得學生在英語口語表達時更加緊張,造成惡性循環,不利于英語口語的學習與練習。
2、學生對于英語口語學習的自信心不足。高中的學生對于自身的英語口語的學習的自信心缺乏,認為自己掌握的詞匯量較少,口語與語法的能力比其他學生低,產生自卑的不良心理,進一步使得學生沒有主動的進行課堂的英語口語交流活動。在課堂中,英語教師會在學生講完后進行直接的點評與糾錯,這會使得學生擔心因口語的錯誤而不能積極地開口進行英語口語的交流。
3、英語教師對于英語口語學習的情感因素的重視不足。英語教師對于英語口語的教學過程中起著引導的關鍵性的作用。英語教師若能夠充分地重視高中學生的情感因素,充分發揮高中學生的積極的情感因素,避免消極的情感障礙。
4、高中學生缺乏對于英語口語的學習動機。學習動機能夠提高學習的效率。而動機包括融入型以及工具型兩種[4]。其中,融入型的學習動機優于工具型的學習動機,學生的熱情更高,持續時間更長,學習的效果更加顯著。因為現在我國的高考測試中沒有英語口語的項目,可能使得高中的學生沒有充分地重視到英語口語學習的優勢,學生們沒有意識到學習英語的最根本的目標是進行溝通與交流,沒有明確的學習動機。
二、在高中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情感教學措施
1、英語教師應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英語教師應隨時鼓勵學生,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在英語口語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關心學生,親切和藹地鼓勵,適時地贊揚學生的表現,信任并尊重學生,關注學生的情感變化情況。如果學生在英語口語的表達中發生失誤,教師也應以鼓勵為主,有技巧地幽默地處理與化解,不能過分地加以批評,甚至是指責。教師應該時刻關注高中學生在英語口語中的進步,并及時地鼓勵學生,促使學生對此感到愉悅,增強學習的自信心與勇氣。
2、提高學生對于英語口語學習的動機。英語教師應該營造英語口語的表達與交流的范圍環境,選取高中階段的學生比較感興趣的話題。教師可根據日常生活組織設計具有針對性的口語交流活動。還可對于交流的動機較弱的學生要求其回答,增加其表現的機會并適時進行鼓勵。例如,教師可在課堂的開始的 5 分鐘,在班級中進行自由式的英語口語談話。每次可指定討論的話題,如節日、明星以及時事等。
3、營造愉悅地情境,減少學生的學習焦慮。教師可采用實物道具與圖畫,通過音頻、視頻、幻燈片與多媒體等,營造社會性的活動情境。加強教師與學生的情感交流,營造融洽的師生關系以及愉悅的課堂氛圍。實施合理地有技巧性的糾錯,及時肯定與鼓勵學生的進步。教師應告知學生,語言的學習過程就是不斷進行實踐與犯錯的過程,即在不斷的犯錯中進行語言能力的改善與提高,鼓勵學生正式學習中的犯錯與丟臉,指出只要有勇氣開口就是成功的。
4、增強學生對英語口語的重視。英語教師應改變學生對于英語口語的學習觀念,增加學生進行英語口語交際的次數,在日常的測驗中,教師可引入口語測試。
5、增強師生的情感交流。師生的關系與情感交流能夠影響學生的教學質量。融洽的師生關系能夠增強學生對于英語口語學習的主動性,提高學習的效果。教師應從學生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寬容學生以親切微笑的態度與學生進行交流。
6、營造和諧的交流課堂。在英語口語課堂中,教師應通過各類的教學方式,營造生動的情境,根據話題中蘊含的感情來增加學生的情感共鳴,促使學生減少消極的情緒,增加積極的情感。教師可設置討論小組,按照學生的自身特點來進行分組工作,以確保在討論時各個成員應分工協作,共同完成英語口語的鍛煉任務。教師在小組活動時應密切觀察學生的情感變化,還可加入小組的交流與討論,并適時進行相應的指導與點撥。
參考文獻
[1] 韓敏.論高校英語的情感教學[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4(11):159-160.
[2] 包銳.論情感教學策略與高中英語口語教學[J].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13,(14):95.
[3] 王燕燕.論情感教學策略在高中英語口語教學中的運用[J].民風(科學教育),2012,(10):142.
[4] 吳賽平.情感策略在中職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冶金教育,2012,(1):7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