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雄
摘要:研究農村初中數學學困生的成因與對策的目的在于了解引發學生數學學習困難的主客觀原則,由此找到改進教學手段、提高學生學習水平的途徑。本文通過分析農村初中數學學困生學習概況,闡釋了學困生的成因,并就解決問題提出了若干解決對策。
關鍵字:農村;初中數學;學困生;成因;對策
對學困生的定義并非是指學生的智力發育存在先天的缺陷,而是那些擁有與其他學生相當的智力水平,但學習情況卻因種種原因落后于平均水平的學生。數學作為一門強調邏輯思維的科學在不少中小學都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幾乎每所學校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數學學困生。而農村地區由于家庭、學校、社會等環境的相對局限性,這里出現數學學困生的情況更為普遍,給數學教學形成了一定的阻礙。
一、農村初中數學學困生學習概況
學習困難,對教材難以理解、認知和記憶,成績落后是比較普遍的狀態。這些學生對數學課的態度相對消極,課堂上難以集中注意力,容易走神或是被與學習無關的瑣事干擾。部分學生甚至對數學教學有抗拒心理,感覺厭煩。不少學生對數學持敷衍心態,只求得到最終結果,對數學規律的摸索、從問題到答案之間的推導過程等不重視,因此在教學中明顯缺乏共同參與的積極性。一旦較長時間處于相對落后的學習狀態,這些學生更容易產生自卑感與畏難情緒,甚至會嘗試通過抄襲、作弊等不正當行為蒙混過關,結果越不主動學習,學習水平就越落后,于是學習更加困難……
二、農村初中數學學困生的成因
基礎薄弱,自制力差,缺乏學習興趣是主要成因之一。這些學困生并非自接觸學校教育開始就學習困難,而是從小學到中學的轉折中未能及時調整好學習心態與狀態,加之難度的增加幅度不小,于是逐漸落后。同時由于學生自身缺乏比較良好的自控能力,不能通過自覺強化預習、復習等過程形成較好的學習習慣以彌補課堂學習的差距。久而久之,數學便成為這些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攔路虎”,而學生則越來越缺少對數學的興趣,由此形成不良循環導致成為學困生。
外部環境的不良影響是造成學困生的又一成因。比如讀書無用論。家長對子女學習缺乏重視與監督,甚至認為上學讀書不如外出打工掙錢更加實際。農村地區許多家長自身受教育程度不高,對子女學習無法開展輔助與引導。一些家長甚至簡單認為學習就是學校的事情,在家庭中只注意子女的日常生活,對學習情況一概不管。
三、解決農村初中數學學困生問題對策
1、充分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提高學生興趣。相較于教材和板書教學平面化的單一,多媒體輔助教學具有圖片、圖像、音頻、視頻綜合應用的優勢,能夠將二維的文字教學轉換為三維立體的形象教學。尤其是在幾何教學中,利用多媒體組合或分解圖形的過程能夠使教材內容變得更為靈活生動。比如在講到平行四邊形、梯形或者不規則圖形的面積計算時,就可以利用多媒體動畫展示這些復雜圖形分解為相對簡單的三角形、矩形、正方形后的計算與疊加等。再如學習立體圖形表面積計算時也可以借助多媒體將整個立體物分為頂部、底部、中間等若干部分,分別計算出面積后相加就是立體圖形的表面積。不僅如此,涉及到代數中追逐問題、同向或反向運動問題等的計算時,也可以利用多媒體動畫舉例。
多媒體的輔助教學能夠將相對抽象的數學理論以更加具象的形式展現,由此彌補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欠缺造成的推理困難,讓學生在看到更加形象的分析過程后產生學習的興趣。而興趣的產生是后續學習動力產生的前提,這將有助于學困生擺脫對數學枯燥乏味的錯誤成見,重新端正學習態度更加積極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
2、增加小組合作式學習的比重。利用同齡人之間交流相對容易,互動更加頻繁的特點增加小組合作式學習的比重也是解決學困生問題的對策之一。相對于老師的傳授或講解,成績較好的優生的示范作用有時會更加明顯。小組合作式學習能夠突出榜樣的作用,讓學困生先從模仿優生學習方式著手,汲取他人的學習經驗轉化為自己的直接經驗,繼而摸索出一套自己的學習方法,由此實現數學學習的突破。
開展小組合作式學習可采取事前預習-組內分析-提出方案-教師反饋的步驟,側重于學生自主學習。首先在小組內部進行分析和探討,形成解決方案后提交,再由教師進行反饋式評價。這個過程能夠盡量發揮學生的參與意識,特別是給了學困生更多機會發表自己的看法,也能讓同組成員幫助學困生彌補認識上的不足和對知識掌握的缺陷。
教師在這類學習模式中應當以鼓勵式教學為主,尤其是對學困生的方案應最大限度給予正向激勵,幫助學生樹立起學習自信,以更加熱情的態度投入到數學學習之中。
3、密切和家長的聯系。轉變家長對子女學習漠不關心的態度,也是解決學困生問題重要的環節。家庭氛圍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學習心理。即使家長自身受教育程度局限無法給予子女足夠的學習輔導,但若家庭擁有熱愛學習的氛圍,就會成為學生關注學習的推動力量。教師應與家長建立起信息交流機制,一方面督促家長關心子女學習,一方面從家長處收集學生學習情況,以此采取更加有針對性的教學手段。
四、結語
我國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學較小學有了明顯的難度提升,這種階梯式狀態既使教學形式和內容發生了非常巨大的變化,也造成相當數量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了不適應性。而農村初中學生由于本身基礎相對薄弱,導致不少數學學困生出現。解決農村初中數學學困生問題需要各環節齊抓共管,學校應注意創新教學模式,家庭則需努力培養學生積極參與數學學習的熱情。
參考文獻
[1] 張奠宙.數學文化的一些新視角[J].數學教育學報,2013(01):16.
[2] 吳杰.科學課堂教學中的“引子”[J].黑龍江教育,2012(z1):91.
[3] 周清松.信息技術與科學課程的整合[J].信息技術與實驗教學,2012(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