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華+葉劍英
摘要:課程教學是我國教育體系的主要內容,其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我國教育事業的成敗,如果教學質量不高,那么教育事業必然不會快速發展,所以構建合理有效的課程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對于課程教學質量的提升,以及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有著非同尋常的作用。構建以“質量點”管理為基礎的課程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是在新的教育形勢下,提升課程教學質量的重要舉措。本文就以“質量點”管理為基礎構建課程教學質量監控體系進行了相關探討,希望有助于我國課程教學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質量點”;課程教學;質量;監控
近些年來,我國教育事業取得了質的飛躍,教育發展日新月異,越來越多的教育形式出現在公眾的視野,但是無論何種教育形式,都該立足人才的培養,以教學質量的提升為重點,不斷適應時代發展潮流,培養更為優秀的人才。提升教學質量,就必須要有相應的質量監控體系來保障,缺乏有效的監控管理體系,教學質量的提升將會缺少一定的保障,不利于教學質量提升工作的落實。而我國傳統的課程質量監控體系,太過于依賴經驗化,過于制度化,缺乏人文關懷與文化傳承,缺乏科學性與合理性。所以在堅持以人為本,實行人性化管理的基礎之上,開發新的課程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已經成為擺在廣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務。而“質量點”管理原理,則為廣大教育工作人員提供了一個方向,構建基于“質量點”管理的課程質量監控體系,無疑是一個比較好的路子。筆者結合自身的工作經歷以及理解,對以“質量點”為基礎,構建課程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期望能夠有一定的作用。
一、以“質量點”為基礎的課程教學過程質量監控
1、教學準備階段的質量監控。在教學準備階段,教師必須根據教學大綱的具體規定,在課程教學質量標準的規范下,有計劃的對本學期的授課做出合理的安排。教材的選擇一定要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以及人才培養目標來確定,不能夠盲目的自己指定教材。教師要對教學大綱進行仔細的研究,深入理解大綱的要求以及課程教學質量標準,根據實際情況以及學生的特點,來合理有效的對教學計劃進行安排,學校相關部門要根據課程教學質量標準以及教學大綱的要求,對該階段進行實時的監控與檢查,保證各項內容均得到落實。
2、課堂教學的質量監控。課堂教學的具體實踐過程,教師一定要依據上一階段所制定的授課計劃,積極組織教學活動,對教學大綱所規定的內容要進行細致、準確的講解,要嚴格遵循課程教學質量標準,合理把握課程的重點以及難點,做到層次分明,教學有方。要注意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參與課程教學,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學校相關部門要做到對課堂教學進行督導,定期的進行中期檢查以及終期檢查,做好課堂教學質量的監控管理。
3、課程考核階段的質量管理。在該階段,教師一定要按照教學大綱所要求的課程重點掌握的程度,進行合理有效的課程考核,課程考核應該能夠反映教學的要求,依據課程教學質量標準進行考核內容的命題,并對考核的質量實施全面而又有效的分析,發現其中的問題,及時提出改進的建議與具體舉措,學校相關部門要對課程考核的結果進行檢查,確保課程的考核符合課程質量標準。
4、課程教學效果的質量監控。課程教學的效果直接反映了課程教學的質量,課程教學效果的好壞直接由學生對于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學生對于知識的運用能力等來決定。所以,學校課程質量監控部門,要定期的組織學生對課程教學進行評價,通過學生的反饋信息,來對課程教學的效果進行監督與監控。
二、以“質量點”為基礎的課程教學質量監控體系運行機制的建立
課程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有效實施,依賴于科學合理的運行機制,當然,以“質量點”為基礎的課程教學質量監控體系也不例外,所以我們一定要著力構建合理有效的運行機制,為質量監控體系的實施保駕護航。
1、建立并完善有效的聽課制度。有效的聽課制度是對課程教學質量進行監控的有力途徑,所以,學校應該建立并完善有效的聽課制度。學校的教學質量監控相關領導,包括黨政領導、教學秘書以及各系的主任等,每學期都要進行聽課,且聽課課時不得少于學校所要求的聽課課時,并且聽課的內容要涉及到各個專業的不同課程,并對每門課程的課堂教學效果進行打分評價,并提出一定的改進措施與建議,從而推動學校課程教學質量的提升。
2、建立學校教學督導以及咨詢制度。一方面,學校要設置專門的督導小組,督導小組的成員可以是退休的或者是在職的工作嚴謹的教授,也可以是聘請的經驗豐富的教學工作者,由他們擔任督導小組成員,不定期的到課堂進行聽課,對于對教學當中的出現的問題,要及時指出,并提出合理的意見進行指導與改進;另一方面,學校要聘請富有豐富教學經驗的教授或者是專家,組成教學咨詢小組,對教學質量相關問題進行答疑解惑,充分發揮咨詢小組的功能,對課程教學質量的提升,保駕護航。
3、建立完善的教學檢查機制。為了保障課程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有效實施,學校要建立完善的教學檢查機制。首先是在開學的初期,學校要定期的對教學的準備情況進行檢查,主要包括教學計劃的制定與安排,教學目標的制定等等,促進教師合理安排工作;其次是在學期中斷,學校要進行中期檢查,這主要是檢查教學的進度以及教學的基本情況等;然后是學期的期末,要進行期末檢查,這一階段的檢查主要是針對期末考試以及課程考核進行檢查,抓作弊違紀,建設良好的考風考紀律。
參考文獻
[1] 劉柳.構建教學質量監控體系 實施教學質量全面管理[J].重慶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02:145-149.
[2] 劉元林,于信偉,趙汗青.基于全面質量管理的實踐類課程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構建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2,12: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