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喜龍,徐靜
(江西省鷹潭市人民醫院麻醉科,江西 鷹潭 335000)
超聲引導下椎旁神經阻滯在開胸手術術中及術后的鎮痛效果
官喜龍,徐靜
(江西省鷹潭市人民醫院麻醉科,江西 鷹潭 335000)
目的 本次基于超聲引導下椎旁神經阻滯在開胸手術術中及術后鎮痛效果的臨床觀察與研究,重點探討開胸手術患者在手術中采用椎旁神經阻滯后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康復意義。方法主要采取回顧分析與查閱患者病歷資料的統計方法,選取行開胸手術的患者40例,根據其所接受神經阻滯方式的不同分為兩組。對照組20例行開胸手術的患者,主要采取的是硬膜外神經阻滯,觀察組20例行開胸手術的患者,主要采取的是胸椎旁神經阻滯,兩組患者均復合全身麻醉。結果觀察組與對照組進行比較,在手術中和手術后鎮痛期間控制不良反應發生率效果明顯,遠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術中術后鎮痛效果Prince-Henry評分比較上,觀察組與對照組比較,效果更優(P<0.05)。結論超聲引導下椎旁神經阻滯應用到開胸手術治療當中,在術中術后的鎮痛效果更佳。
超聲引導下椎旁神經阻滯;開胸手術;鎮痛效果;硬膜外阻滯
開胸手術是醫學臨床治療領域最常見的一種手術方式,其具有創傷大、反應強烈、頭痛劇烈等臨床特點,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導致在手術過程中血流動力學的劇烈波動。接受開胸手術的各類患者,在手術治療過程中,不同劑量局麻藥對治療效果也不同[1],除了麻醉藥物之外,一般都需要服用一些用于鎮痛效果的藥物,其中阿片類鎮痛藥物是手術中服用最多的一種藥物[2]。而大量的服用鎮痛類藥物,很容易讓患者在手術中產生惡心、嘔吐等并發癥,同時還會造成患者在手術后疼痛感、刺激感加劇,進而勢必會影響到患者有效呼吸與咳嗽,最終導致一連串的肺部并發癥狀的發生。
1.1 臨床資料 主要采取回顧分析與查閱患者病歷資料的統計方法,選取了江西省鷹潭市人民醫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間收治的行開胸手術的患者40例,根據其所接受神經阻滯方式的不同,將其分為兩組。對照組20例行開胸手術的患者,主要采取的是硬膜外神經阻滯,觀察組20例行開胸手術的患者,主要采取的是胸椎旁神經阻滯[3],兩組患者均復合全身麻醉。對照組20例行開胸手術患者當中,男14例,女6例,患者年齡16~66歲;觀察組20例患者當中,男15例,女5例,患者年齡15~67歲。上述40例患者,體重指數為18~30 kg/m2,病例均符合SASⅠ~Ⅱ級標準。兩組患者均進行了身體檢查,患者均未發現有嚴重高血壓以及心血管疾病,也未發現凝血功能異常的患者,病態肥胖者標準定為BMI>30 kg/m2。兩組臨床資料數據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在手術前均需要做好準備工作,患者在進入手術室之后,需要進行常規心電、脈氧和橈動脈置管有創血壓監測,開放深靜脈后給予咪達唑侖0.03 mg/kg實施緩慢靜推,待10 min左右的時間再分別對患者行胸椎旁神經阻滯和硬膜外阻滯。對照組20例行開胸手術的患者,主要采取的是硬膜外神經阻滯,觀察組20例行開胸手術的患者,主要采取的是胸椎旁神經阻滯,兩組患者均復合全身麻醉。
對照組(硬膜外神經阻滯)20例患者,取側臥位選擇開胸肋間隙所對應的椎間隙,選取定位好之后,手術工作人員將消毒清理過后的針穿刺該部位,穿刺皮膚后,可在所穿刺部位胸椎棘突位置旁邊切口1 cm,在該位置做一皮丘,之后再使用術前準備好的硬膜外穿刺針采取側入的方法,對患者胸段硬膜外實施穿刺處理,讓針進入硬膜外腔內,之后再向頭側置入導管3 cm,由護士人員配合主治醫生將該導管妥善固定住。上述環節完成之后,開始注射藥物,首先注射1%含量的多卡因,劑量控制為5 mL,待5 min之后再次對患者注射0.375%羅哌卡因,劑量也控制為5 mL,待5 min以后再注射0.375%羅哌卡因,劑量同樣是5 mL(前后總共是10 mL)。觀察組(胸椎旁神經阻滯)20例患者,取側臥位,開胸側朝上,選擇開胸肋間隙所對應的椎間隙的上一位椎間隙。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使用手術所準備的彩色多普勒超聲儀[4]。此次超聲儀器設備探頭所選擇的是12 MHz線陣探頭。在具體實施上,運用了當前醫學領域比較先進的長軸平面內技術,首先對患者需要手術穿刺的部位表面皮膚實施全面消毒,之后再用準備好的消毒隔膜將超聲探頭包裹起來,將包裹后的探頭放置在穿刺點附近進行超聲定位。在進行定位處理之后,獲取到椎旁間隙圖像,之后運用超聲探頭外側先用利多卡因對患者實施局部麻醉做一皮丘。
1.3 儀器設備 在此次關于超聲引導下椎旁神經阻滯在開胸手術術中及術后鎮痛效果的臨床觀察與研究,兩組患者在接受開胸手術治療的過程中,所使用到的儀器設備主要包括有:一次性壓力傳感器(MX9505T型,美國的Smiths Medical公司);BIS監測儀(VISTA型,美國的Aspect Medical Systems公司);麻醉機(Aestiva/57900 Plus,美國的Datex公司);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器(Cobas b 123,美國的Roche公司);便捷式彩色多普勒超聲儀器(Sonosite S-Nerve,美國的Sonosite公司);可留置硬膜外阻滯套件設備(AS-E型,中國海寧市綠健醫療用品有限公司);生命體征監護儀器(Ohmeda S/5,美國的Datex公司);持續靜脈注射微量泵(WZS-50F6型,浙江省浙江大學醫學儀器有限公司)。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統計處理軟件,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觀察組與對照組進行比較,在手術中和手術后鎮痛期間控制不良反應發生率效果明顯,遠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中術后鎮痛期間不良反應發生率統計比較(n)
2.2 兩組患者不同治療方案鎮痛效果評價對比 在術中術后鎮痛效果Prince-Henry評分比較上,觀察組與對照組比較,效果更優(P<0.05)。見表2。
表2 對照組觀察組術中術后鎮痛效果Prince-Henry評分統計比較(±s)

表2 對照組觀察組術中術后鎮痛效果Prince-Henry評分統計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bP<0.01
觀察組(n=20)1.2±0.3 1.4±0.4 1.7±0.5 1.8±0.4 2.1±0.4評分術中術后2 h術后6 h術后12 h術后24 h對照組(n=20)2.2±0.4b2.6±0.4b3.1±0.5b2.7±0.5a2.2±0.3
超聲引導下神經阻滯的優點就在于,能夠做到精確定位神經,能夠大大提高手術在該階段操作的成功率,提高麻醉質量,同時還可以縮短藥物起效的時間,從而實現降低局部麻醉用藥量,在這種情況下,接受開胸手術的患者,在手術中和手術后身體將會更加的舒適,疼痛感、不適感大大降低。超聲引導下神經阻滯主要適用接受手術的患者人群,多為小兒或者部分神經阻滯以及全身麻醉的患者。本文關于超聲引導下椎旁神經阻滯在開胸手術術中及術后鎮痛效果的臨床觀察與研究,將40例開胸手術患者分為了兩組,兩組患者在接受不同麻醉方法治療之后發現,觀察組與對照組進行比較,在手術中和手術后鎮痛期間控制不良反應發生率效果明顯,遠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術中術后鎮痛效果Prince-Henry評分比較上,觀察組與對照組比較,效果更優(P<0.05)。超聲引導下椎旁神經阻滯應用到開胸手術治療當中,在術中術后的鎮痛效果更佳。
[1]張東暉.不同劑量局麻藥對超聲引導腋路臂叢神經阻滯效果的臨床價值[J].當代醫學,2015,21(23):146-147.
[2]郝樹蘭,宋志永.超聲引導下小兒上肢手術神經阻滯及術后鎮痛的臨床觀察[J].當代醫學,2014,20(30):26-26,27.
[3]魯海兵.超聲引導椎旁神經阻滯在右腋下切口小兒先心手術術后鎮痛效果觀察[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7(31): 61-62.
[4]劉偉,孫前闖,宋智敏等.超聲引導下椎旁神經阻滯在老年人開胸手術術后鎮痛中的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7): 1854-1855.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