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薇
(遼寧省朝陽市中心醫院神經外一科,遼寧 朝陽 122000)
早期護理干預對重型顱腦損傷非血腫性高顱壓減壓手術患者的作用
劉薇
(遼寧省朝陽市中心醫院神經外一科,遼寧 朝陽 122000)
目的 對重型顱腦損傷非血腫性高顱壓減壓手術患者早期的護理干預效果進行分析。方法選取重型顱腦損傷非血腫性的高顱壓患者120例,將其隨機的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60例,對于實驗組的患者,在治療的時候采用早期護理干預的方法,而對照組的患者則采用常規的護理措施進行治療。結果觀察組和對照組的患者在手術后24、48、72 h內,內顱內壓的水平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8.42±0.98),而對照組為(8.11±0.66),觀察組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重型顱腦損傷非血腫性高顱壓的患者,在經過早期的護理干預后,對于顱內壓的降低效果顯著,而且對于提升整體的治療效果和護理的滿意程度而言具有很大的作用。
早期護理干預;重型顱腦損傷;非血腫性高顱壓;減壓手術
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迅速,道路交通更是發展迅猛,交通工具的普及已經成為了大勢所趨,這樣的環境下,交通事故的發生率也是與日俱增,伴隨著交通事故而來的是顱腦外傷的發病率和病死率[1]。本研究對120例被確診為重型顱腦損傷非血腫性高顱壓的患者資料進行分析,探討了早期護理干預在重型顱腦損傷非血腫性高顱壓的治療中的臨床作用。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12年10月~2014年2月收住在遼寧省朝陽市中心醫院的120例被確診為重型顱腦損傷非血腫性高顱壓的120例患者,經過影像確定后確診為重型顱腦損傷。針對患者的昏迷程度進行格拉斯哥評分,評分不超過8分為昏迷狀態,且昏迷時間在6 h以上。隨即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0例,兩組的患者在年齡、性別、致傷原因等方面的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法 在對患者治療時,均采用尿脫水、止痛止血等措施后,對患者進行麻醉,然后進行減壓手術。在手術過程中,需要通過異丙酚來進行有效的降壓控制,在手術結束后要保持患者持續的低流量吸氧,同時補充尿脫水等藥物進行止血和機體營養的提供,另外要保證患者呼吸道的流暢,還要使用對神經系統有促醒作用的藥物。
1.2.2 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的護理方法,而觀察組則采用早期護理干預。早期護理干預的措施主要包括3個方面:首先是在保證患者舒適體位的基礎上進行促醒作用的護理干預,幫助其意識的恢復。其次是做好亞低溫的干預護理和營養護理,通過體溫監測時時掌控患者的身體狀況,利用營養護理幫助患者身體機能的恢復。最后是進行并發癥護理和早期的康復訓練,通過并發癥護理盡量的減少并發癥的產生和危害,而早期的康復訓練對于患者的恢復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1.3 評價指標 評價指標主要有3項,首先是顱內壓變化。主要利用顱內壓監護儀器進行時時的監測,以觀察顱內壓的變化情況。其次是格拉斯哥昏迷評分:此項評分劃分為五項標準,昏迷后恢復良好者為5分,中殘恢復4分,重殘恢復3分,植物生存為2分,植物死亡為1分[2]。其中植物生存和植物死亡為無效治療。最后為護理滿意度評定。此項評定主要針對調查表的20項內容進行,分別從質量安全、健康教育、人文關懷、環境設施和舒適度5個方面進行,滿意度的最高分值為5,最低分值是1,總體滿意度分值為10[3]。
1.4 統計學方法 運用SPSS 16.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觀察組和對照組顱內壓變化比較 觀察組和對照組在手術后其顱內壓水平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顱內壓變化比較(±s,mmHg)

表1 兩組顱內壓變化比較(±s,mmHg)
P值>0.05<0.05<0.05<0.05時間手術時手術后24 h手術后48 h手術后72 h觀察組(n=60) 26.21±1.34 24.15±1.72 22.35±1.12 19.72±1.28對照組(n=60) 26.15±1.53 23.31±1.57 21.14±1.23 18.64±1.31 t值0.2285 2.7940 5.6342 4.5676
2.2 觀察組和對照組臨床療效比較 通過兩組對比發現,觀察組的療效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2.3 觀察組和對照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通過對兩組患者及家屬的護理滿意度調查發現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s,分)

表3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s,分)
P值>0.05>0.05<0.05<0.05>0.05<0.05滿意度環境及設施舒適度質量與安全健康教育人文關懷護理總滿意度觀察組(n=60) 4.35±0.76 4.27±0.31 4.58±0.65 4.34±0.53 4.41±0.35 8.42±0.98對照組(n=60) 4.28±0.44 4.16±0.58 4.35±0.33 4.11±0.25 4.32±0.14 8.11±0.66 t值0.6174 1.2956 2.4439 3.0402 1.8494 2.0323
重型顱腦損傷主要指大腦的半球出現了大面積的損傷,導致其皮質具備的功能出現喪失,或者導致產生了昏迷或無意識的現象,使得死亡率大幅度的提升。一般出現重型顱腦損傷的患者,其表現為昏迷時間較長,病情進展也比較迅速,而且容易產生多種并發癥,從而使得治療存在一定的障礙[4]。針對重型顱腦損傷的患者,除了要做早期的確診和搶救之外,進行早期的干預護理也非常重要,因為干預護理可以促進減壓術后患者的迅速恢復[5]。
通過臨床治療和護理發現,早期的干預護理對于重型顱腦損傷非血腫性顱內高壓患者的效果更加的顯著,其護理措施主要分為5個部分[6]。
(1)要進行嚴密的生命體征的監測,在護理過程中,一定要對患者的血壓、呼吸頻率以及脈搏強弱等進行嚴密的監測,通過監測來確定患者的的病情狀況,一旦有變化,要及時采取措施進行施救。
(2)進行患者意識形態的嚴密監測。由于重型顱腦損傷的患者會出現較長時間的昏迷或無意識現象,所以對其進行意識監測,可以有效的判斷治療效果和護理效果,也可以為進一步的病情確診提供參考依據。
(3)要做好關于呼吸道的護理干預。呼吸道干預的主要目的是要幫助患者經脈更好的回流,避免腦水腫等的發生。呼吸道干預能夠有效的避免呼吸道阻塞情況的發生,對于監測患者呼吸頻率具有重要意義。
(4)針對長期昏迷的患者,要及時做好清潔和護理工作。因為長期昏迷,所以意識比較薄弱,在護理當中,要注意患者陰部清潔,避免交叉感染,第五是要做好眼部和口腔的護理工作。時常對眼部和口腔進行相應的處理,避免眼角膜受到損害,同時做好口腔衛生防治病從口入。
從本組的實驗效果來分析,觀察組的患者在減壓手術后的24、48、72小時內,其顱內壓水平相比對照組而言有明顯的優勢,而且從觀察組患者及其家屬的滿意程度上來看,觀察組也是明顯的優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早期的護理干預對于重型顱腦損傷非血腫性高顱壓減壓手術的患者而言臨床效果非常的顯著,值得進一步的研究和推廣應用。
[1]宋明芳.早期護理干預對重型顱腦損傷非血腫性高顱壓減壓手術患者的作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9):776-778.
[2]陳貞素,鄭錦輝,方志紅,等.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對創傷性顱腦損傷患者肢體運動和認知功能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 2014,11(5):123-125.
[3]陳丹丹,李先馨.重型顱腦損傷非血腫性高顱壓減壓手術患者的早期護理[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4,23(12):1361-1362.
[4]劉玩燕.手術治療重型顱腦損傷非血腫性高顱壓的早期護理體會[J].中國實用醫藥,2015,10(3):203-204.
[5]徐雪影,肖華紅,陳素媚,等.早期護理干預對重型顱腦損傷患者促醒效果及并發癥的影響觀察[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5,25(13):136-137.
[6]黃效東.奧拉西坦治療老年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的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10):2159-2160.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1.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