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日華+許耀瓏++林歡慶
【摘 要】本文探討 PBL 教學法在藥物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效果。以藥劑專業 2 個班共 135 名學生作為考察對象,隨機分成對照組(傳統教學法)和 PBL 教學組。通過問卷調查和實驗報告等對比這兩種教學方法的教學效果。結果顯示,PBL 教學組學生在學習興趣、順利完成實驗、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分析問題能力這四方面的成績均明顯高于對照組。結論:與傳統教學方法相比,PBL 教學法可顯著提高藥物化學實驗教學效果。
【關鍵詞】PBL 藥物化學 實驗教學 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1B-0050-02
什么是 PBL 教學模式?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是 1969 年美國神經病學教授 Barrows 首創,它強調以學生的主動學習為主,在老師的引導下,以提出問題為學習基礎,學生通過組成學習小組的模式來進行自主學習,通過多種學習途徑,以取得解決問題的良好效果,從而學習和掌握相應的理論知識。PBL 教學改變了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是一種既能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能充分體現學生學習主體作用的新型教學模式。目前,玉林市衛生學校藥物化學實驗教學將 PBL 教學法引入藥物化學實驗教學活動,能夠比較充分地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并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就此進行調研、分析。現就調研情況匯報如下。
一、對象與方法
(一)對象
選取玉林市衛生學校 2014 級藥劑專業的 2 個班共 135 名學生作為考察對象,其中 14 級藥劑 4 班共 67 名學生為對照組教學,采用傳統式教學方法;14 級藥劑 5 班共 68 名學生為 PBL 教學組,采用 PBL 教學方法。PBL 教學組分為 12 個學習小組。每組有 5-6 人,選出 1 人為組長。
(二)方法
1.教學方法。兩組采用教材相同,授課老師相同。對照教學組按照傳統教學方式授課,PBL 教學組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理解能力、接受能力以及所學專業課基礎知識的具體情況,制定出周詳的 PBL 教學方案。具體為:(1)由老師提出問題,根據實驗內容和問題設計實驗方案。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生根據所學知識,查詢相關資料,進行闡述和討論,初步提出可能解決的方法或者途徑。在此過程中,老師主要作為聆聽者。(2)依據實驗方法,學生獨立完成實驗操作。在實驗操作中,老師需要指導學生正確使用儀器。(3)小組對實驗過程和結果進行討論分析,歸納總結,得出結論,解決問題。
2.評價方法。從實驗報告和問卷調查所得到的學生反饋來評價 PBL 教學方法在藥物化學實驗的教學效果。其中,學生對學習興趣提高和實驗順利完成情況這兩項目指標是課后采用問卷形式來得到的;知識理解和掌握以及提高分析問題能力這兩項是通過問卷反饋、老師批改學生實驗報告給予的綜合評分來得到的。每一項的評分設置 1-10 的分值,數據均以平均值±標準誤差(±S.E. )表示。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二、結果
發放問卷 135 份,回收有效問卷 135 份,提交實驗報告135 份。問卷和實驗報告的回收率 100%。在調查中,實驗項目內容分別為:實驗一維生素類藥物的性質實驗、實驗二抗生素類藥物的性質實驗、實驗三甾體激素類藥物的性質實驗、實驗四作用于膽堿能神經系統藥物的性質實驗。從表 1 中可知,在這四個實驗課教學中,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學生順利完成實驗、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以及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能力這四方面,PBL 教學組都比傳統教學的對照組的藥物化學實驗教學效果明顯提高,說明 PBL 教學方法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利于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較大地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討論
藥物化學實驗教學是幫助學生將理論知識和實驗檢測相結合的實踐教學,它更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通過實驗,提高學生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是藥物化學教學過程中極為重要的部分。在藥物化學實驗教學過程中,對比傳統教學法,PBL 教學法已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如表 1 所示,PBL 教學組與對照組相比,效果更顯著,其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一)藥物化學實驗采用 PBL 教學法的優點
傳統教學模式是以教師和教材為中心,在教學過程中,學生處于被動地位,教師的教學與學生的學習互動很少,使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興趣低。PBL 教學方法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PBL 教學法以問題為基礎,圍繞所學知識點由老師或者學生提出問題,讓問題起到承上啟下的教學作用,然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討論、分析、查資料等多種方式開展學習,使學生從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有目的地探討相關問題。如在“實驗一 維生素類藥物的性質實驗”的實驗教學中,維生素分為脂溶性和水溶性,向學生提出一系列問題:(1)維生素類藥物的作用是什么?(2)食物中所含的維生素與維生素類藥物的區別是什么?(3)食用過量維生素類藥物導致什么后果?提出這些問題引導學生把所學知識與日常生活聯系起來,理論聯系實際,較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深入了解和掌握知識
PBL 教學是在老師引導下,老師與學生一起共同建立討論小組,營造和諧的團隊氣氛,使小組所有成員都參與其中,積極發言。在小組的討論中,老師不是主導角色,老師不再是指導者、評判者,而是引導者。老師只是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其中,使學生團隊展開討論,分析實驗的思路和方案,進而查詢資料、看課本查證,使學生主動獲取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順利完成實驗。如在“實驗四 作用于膽堿能神經系統藥物的性質實驗”中,三種作用于膽堿能神經系統藥物分別為:溴新斯的明、碘解磷定和硫酸阿托品。基于這一實驗主題,老師引導學生查詢資料,充分了解這些藥物所起的作用,了解其在醫藥上的用途,懂得如何通過實驗來區分這些藥物,等等,使得學生進一步了解作用于膽堿能神經系統藥物的種類、性質、作用原理和注意事項,深入了解和掌握這方面的知識,從而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達到更高的層次,增加學生知識的深度和廣度。
(三)提高學生的實驗技能和解決問題能力
在藥物化學實驗中,學生分組進行實驗,在開始實驗操作之前,學生要根據老師給出的問題設計實驗方案,查詢資料,大家分析討論,參考課本的實驗方法,形成新的實驗方案。在這一過程中,鍛煉了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在實驗操作過程中,學生經常會出現操作錯誤現象,導致實驗失敗。此時,老師可引導學生去分析實驗失敗的原因,讓學生主動分析和查找操作方面存在的問題。反復改進實驗方法,不斷地進行操作,直到實驗得到順利完成。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是主角,老師是配角。老師不對學生進行的實驗進行干涉,失敗了也不給予批評,而是鼓勵學生去尋找失敗的原因,比如是否試劑加錯了,試劑濃度過高或者偏低等原因。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中心,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以提高學生的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四)PBL 教學應該注意的問題
首先,老師要注重問題設計。老師要根據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重新備課,明確學生所需要掌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設計各種類型的問題,比如基本概念和原理類型問題、理論聯系實際類問題、實際應用類問題、知識拓展類問題、綜合知識類問題,等等。問題的難度要適中,要能激發學生產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濃厚興趣,從而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其次,老師要采用小班教學,才能取得好效果。我們的班級人數比較多,一個班超過 60 人,建議在有條件的情況下,超過 60 人的班改編為 2 個班,這樣比較適合開展 PBL 教學。除此之外,在探討 PBL 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一次完整的 PBL 實驗課教學,需要耗費更多的學時,如我們開展 4 個藥物化學實驗,傳統教學只需要 12 學時,而 PBL 教學至少需要 20 學時,甚至更長時間。還有,由于實驗存在探討性和嘗試性,摸索實驗次數增加,這就會增加實驗耗材,尤其是試劑的損耗量比傳統實驗教學要多很多,如果學生實驗失敗了,還要重新再做,這些都無形增加了實驗經費。如果學校不能增加相應的實驗教學經費,那就難以在實驗教學中實施 PBL 教學法。
四、小結
在教學過程中,充分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加強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采用 PBL 教學法開展藥物化學實驗教學過程中,我們體會到,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PBL 教學法更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能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學生在實驗中會根據問題主動地進行學習和探討,會多方面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順利完成實驗,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習效果顯著提高。
【參考文獻】
[1]朱立倉,何學君,趙 冬,等.PBL教學法在神經外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及效果分析[J].農墾醫學,2016(2)
[2]張良珂,張景勍,黃 華,等.PBL教學法在藥劑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基礎醫學教育版),2009(1)
[3]王保奇.CBL教學模式在藥理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醫藥衛生教育,2016(12)
[4]劉志明.淺談中職衛校生物化學實驗教學改革[J].衛生職業教育,2016(14)
[5]奚苗苗,段佳林,郭 超,等.EBL、CBL、PBL 綜合教學法在藥事管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藥學教育,2016(2)
【基金項目】2016年度廣西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立項項目“中等職業教育實踐教學資源實用新平臺建設的研究——以藥劑專業為例”(GXZZJG2016B100)
【作者簡介】林日華(1962— ),男,漢族,廣西玉林人,大學本科(理學學士),玉林市衛生學校實驗師,研究方向:實驗教學、實驗室建設與管理。
(責編 盧建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