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分析將微課應用于電類課程課堂教學的原因,闡述把微課應用到課前預習、新課導入、實訓操作等的教學步驟,分析在課堂教學中引入微課所帶來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電類課程 課堂教學 微課 實踐 效果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1B-0058-02
在中職學校里,因為大多數學生文化基礎較差,個人修養、紀律性表現也不好,學習上沒有目標方向,缺乏學習的主動性,這給中職學校的老師在教育教學上很大的工作壓力。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課堂里還時常出現“滿堂灌”現象,學生只能被動性地去接受,出現精神不集中、課堂紀律差等現象,這樣給課堂教學帶來很大的影響。為此,各學校都在探索各式各樣的教學方法,比如“翻轉課堂法”“分層教學法”,等等,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我們發現,電類課程有很多項目內容的選題都具有適合使用多媒體教學的特性。用多媒體表達,能以其直觀、生動形象解決課堂教學上比較抽象、學生難以理解的問題。把它制作成微課引入課堂教學,會給電類課程教學注入新的元素。在學校大力提倡把微課引入課堂教學的背景下,筆者努力地學習了微課制作方法,制作了幾個電類專業課的微課,并成功地應用于課堂教學,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電類課程課堂教學引入微課的實踐
(一)課前預習引入微課。教師要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獨立思考問題的有效辦法就是讓學生先課前預習后老師課堂講授,它是學生自主學習的一種方式。學生在自主學習教師精心準備預習的內容時可能會碰到不解的問題,會產生疑問,也就會有求解的欲望,希望在課堂上能得到老師的幫助。因此,在上新課之前,筆者都先在要上課的章節上仔細研究課的內容,找出要解決的每個問題,擬好教學設計方案,編寫課件,選取素材,提前把所授課章節內容的微課制作好。例如,講授《電工作業》科目,上到“一燈一控制”的實訓操作后,下個內容要準備上“兩地控制一盞燈”內容。上新課之前,筆者結合前一節課的內容,制作新課內容的微課,然后將這放到所教授班級的電腦里,讓學生利用課外時間自主播放或下載到手機里先進行自主學習。同時要求學生把問題列在紙上,以便講授新課時討論。學生看到新鮮的東西,很樂意去學習。這樣課前引入微課,安排學生先預習準備要上課的內容,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對某個知識概念的理解,也為課堂上師生間、學生間的討論爭取到更多的時間,為學生提供更充分的自主思考時間,有效解決問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二)新課導入中引入微課。什么叫課堂導入呢?它指的是教師講授新課時,在進入正題內容的前幾分鐘內,師生共同圍繞教學內容而展開的教學活動,是一堂新課的開場白。精彩的課堂導入能使學生快速地進入學習狀態,提升教和學的效果。為了能引起學生課堂學習的興趣,把師生間的情感距離拉近,教師上新課時導入設計要做得好,并借此引入一節精彩的課。導入法有很多種,如舊知導入法、問題導入法、事例導入法、經驗導入法,等等。使用何種導入法,要看知識內容、結構。
筆者上《電工作業》的“兩地控制一盞燈”時,為課堂導入,筆者設計與課堂教學內容相關的情景并制作成微課。以情景導入法展現一位老爺爺晚上摸索上樓遇到問題的情景,并在開始上課前讓學生先看微視頻。當學生很有興趣地觀看視頻時,筆者提問:這位大爺遇到了什么問題?你有什么辦法可以幫他解決問題嗎?學生饒有興趣地熱烈地交流和討論。接著筆者趁機說明,一個開關一般是控制一盞燈,人們在晚上要上下樓梯時,總希望在樓梯的上下端都能夠控制樓道照明燈的通亮與熄滅,想一想,怎樣設計出這樣的電路呢?微課里的情景導入使學生精神亢奮并展開豐富的聯想,使他們帶著情感和體驗進入學習狀態,學習興趣大增,課堂氣氛熱烈。趁著學生饒有興趣、熱烈討論問題時,筆者及時出示教學課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兩地控制一盞燈”,并板書展示課題,進入新課授課環節。
(三)實訓操作中引入微課。微課的特點是精悍短小、直觀生動。正因為其“微”,所以才可以更靈活地將之滲透到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中;也正因為其“精”,所以才能用最短時間將精要技術講通透;正因為其“直觀”,所以能把每個技能方法分解進行講解,直觀地給學生演示。筆者在課堂講授《電工作業》教材里的“兩地控制一盞燈”實訓課教學內容時,融入了筆者制作的微課。在 7 分多鐘的視頻教學里,以生動的動畫展示其工作原理,用模擬的實訓操作讓學生好像進入一個真實的情景中,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實訓教學通過引入微課,將實訓元件結構、步驟進行分解講解,再模擬情景操作接線演示,圖文并茂,動畫、視頻生動具體地將雙控開關內部結構分解、上下樓梯間元器件布控安裝接線、測試演示等一一呈現在微課中。制作這樣的微課能被學生所接受,為學生所喜歡。微課能直觀演示實訓操作的技術,讓學生更容易學得懂,比較快地掌握到實訓課中技術技能和操作要領。學生通過觀看視頻,理解控制燈的原理,掌握接線方法。教師結合視頻,講解相關知識,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課堂教學氣氛熱烈,效果好,為接著要進行的實踐操作奠定好基礎。
二、電類課程課堂教學引入微課的效果
(一)直觀形象地展示實訓技術,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微課內容豐富,以動畫、聲音等生動形象直觀地表現,特別是在實訓技能操作的展示上,學生更喜歡,課堂教學效果更好。一個優秀的微課內容,如圖片、音樂、動畫、照片、視頻等資料,如果能科學地將它們結合起來,那么就能創設出妙趣橫生的問題情境,就能挑動學生求知欲望的神經,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增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活躍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堂教學取得很好的效果。
(二)更能讓學生自主學習,探索知識。在信息化發達的今天,微課能易被搜索、傳播,應用范圍廣,可以做成學習資源庫。又由于微課視頻精悍短小,教師可以在電類課程中把各項目內容的各個知識點制作成微課,上傳到網絡上在線播放或放到班級的電腦,讓學生自己觀看學習;或者讓學生把它下載到終端移動設備進行學習,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便利。這樣可增加學生的學習時間和探索知識的空間,將課堂教學延伸到課外。
(三)讓電類課程教學更細化,學生更易接受。教師可以將電類課程的知識點進行分類,精細制作成微課,讓學生利用微課更加靈活地學習知識,更好地把所學知識進行消化。比如《電子技術基礎》課里的“LED 燈的制作”,涉及整流、濾波、穩壓的知識點,如果不把知識點細化講解,那么學生學習起來就覺得很費勁吃力。筆者把整、濾波、穩壓這幾個知識點進行細分,并將之制作成微課,然后把它引入課堂進行分層次講解、傳授,學生學習起來更輕松,也更容易接受。
將微課應用于電類課程課堂教學中,應用到課前預習、新課導入、實訓操作等教學步驟,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更加容易地理解和掌握知識和技能,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張秀梅.立足一線談微課在服裝專業教學中的影響力[J].新課程:教研版,2015(2)
【基金項目】2015年度廣西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立項項目“中職學校電工電子類專業實訓教學與管理策略的研究”(GXZZJG2015B178)
【作者簡介】楊世宏(1971— ),男,廣西欽州人,講師,北部灣職業技術學校教師,研究方向:電工技術、電子技術教學。
(責編 盧建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