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銘黛
摘要:本文主要討論如何構建信息共享這一教學新模式,其主要目的是通過此種教學模式,使教學者和學習者更有效充分地利用多媒體這一平臺進行互聯互動,從而調動學習者的學習潛能和主動性,提高學習者適應新形勢下創新人才所具備的能力,其目的是促使學生全面發展,成為一名復合型的優秀人才。
關鍵詞:信息共享 教學模式 學習者
中圖分類號:G6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7)03-0174-01
一、信息共享教學模式的含義
在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的教育界,語言教學法和教學模式也都隨之不斷改變和創新。互動式教學模式尤為受到教育者們的關注。這種新的教育模式理念倡導“以學生發展為主體”,也就是說,在此基礎上形成“信息共享”,即:教學方式在校園多媒體網絡基礎環境下,借助網絡信息平臺學習者與學習者/教學指導者進行互動,在教與學的實踐過程中彼此交流各自所擁有的信息資源,同時可以提出自己對問題及解決問題的建議和經驗,并相互影響和發生作用。這種新型教學模式以教學者和學習者、學習者和學習者之間互聯互動為橋梁,使現代課堂教學的指導者、學習者、教材內容和多媒體幾大基本要素之間構建一種和諧暢通的信息交流和傳遞渠道。從而以學習者自主、積極和主動的學習態度進行知識互享和實踐,可以充分有效調動學習者的潛能和創造性思維的模式。培養學習者對社會和市場經濟需要的不同素質,提高學習者適應新形勢下創新人才所具備的能力。
信息共享教學模式是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基礎的一種新型教學法。實踐證明,語言學習是一種習得的過程,盡管語言學習本身也有很深的知識內涵,但是獲取知識的手段并不是完全通過教育者講授獲得的,而是應具有一定的學習環境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才能產生效果,也就是說,通過人與人間的交流、協作活動而形成的一種知識建構過程。由此可見,從研究和分析構建知識意義這一模式來講,由于語言教學涉及的知識多以實踐性為主,但同時也需要教育者和學習者去探索和挖掘語言習得的規律性和其內在的含義。這也需要經過是一個時間和量的積累過程。教學者需要深入了解學習者的知識背景和其學習態度及動機,同時需要學習者在教育者的指導下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內容和其有關聯的知識掌握和運用,進而探索出一種積極有效的學習技能和學習策略。在此實踐過程中,教育者應交給學習者充足的自由空間,同時分配一定量的討論任務,更重要的是在這一過程中,指導者必須為學習者提供相應的交互氛圍和條件,其結果必定會有利于學習者產生對渴求知識的強烈愿望和探索并在此基礎上加以構建。除此之外,語言學習者在與人的溝通和交際過程中對某一問題產生的交互建議和修正可以有效增加語言獲得的可能性。
二、信息共享教學模式的理論基礎
關于在教學中如何能達到信息共享這一效果,多媒體應用加之先進的教學理念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在構建和實施的組織過程中,任務類型是影響交互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Foster,1988)。Doughty & Pica在研究中曾把任務劃分為兩類:信息輪流交換型和信息自由提供型。因此,在提倡以學習者為中心,討論式和合作式的教學模式過程中,其主要的宗旨是充分發揮學習者作為語言教學的主觀能動性,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習者的交際需求,促使他們通過語言溝通的實踐和人與人之間的合作來達到和完成語言的實際應用的工具特性。
必須說明的是,語言建構主義理論內涵存在于語言教學實踐過程中,學生是語言學習的主體,強調以真實的生活任務為教學中心活動,而校園網絡技術的推廣和發展恰恰使其得以完美實現。
三、信息共享教學模式在語言教學中的作用
通過對信息共享教學模式的含義和理論基礎的研究和實踐得知,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具有以下幾點主要作用:
(一)有利于構建合作學習的氛圍環境
使學習者在小組完成任務的學習過程中,互相展開討論提出問題,并可以用小組的集體力量分析研究,最終解決問題。
(二)可以使教育者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模式
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引導和啟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批評思維模式的形成。
(三)學習者在指導者所給出任務范圍內可自主選擇材料內容和討論話題
可以自主掌控時間,從而培養自身的自控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
(四)可以最大限度利用一切可利用信息資源
可以擴大學習者的知識面和主動參與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拓寬多元化的學習空間,培養學習者學會處理和獲取更多有價值信息的能力。
(五)能更有效地調動起學習者的主動性和自主性
使他們更加積極熱情地參與討論問題和提出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或假設,從而提高學習者自主學習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和發展。教學實踐證明,這種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很受教育者和學習者的歡迎,并取得了相應的教與學的良好效果。
參考文獻:
[1]王小萍.外語傳統教學與多媒體網絡教學研究[J].成都大學學報(社科版),2011.
[2]李新民.構建大學英語多媒體網絡教學模式的探索外語電化教學[J].外語電化教學,2006(2).
責任編輯:孫瑤